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沈阳人孙海英现在定居在北京。孙海英说:“石光荣说了,家在哪啊?老婆在哪家就在哪。” 一部戏成就了一段姻缘,在《激情》热遍全国的时候,这部戏的男女主演之间也进发出了激情,并最后走到了一起。这个戏剧性的结局使《激情》看上去更加像一个传奇。 吕丽萍本来不想接这部戏,但执着的康洪雷却认定女主角非吕丽萍莫属。在看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说过:“能爱能憎才能文。”翻开一篇篇文学佳作。读者们仿佛可以触摸到一颗颗充满激情的灼热的心,作者的激情深深感染着读者,激励着读者,使人们从中得到真、善、美的启迪和熏陶。艺术创作一定要充满激情,表现激情。文学是这样,播音也不例外,播音创作必须要有激情。  相似文献   

3.
尤龙 《新闻爱好者》2010,(8):168-169
石光荣是石钟山的中篇小说《父亲进城》中的主人公。《父亲进城》叙述了一个经组织同意,凭战斗英雄石光荣的单相情愿而构成的捆绑式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故事,展示抑制他人意愿,笼罩着家长专制阴影的婚姻家庭生活悲剧。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长廊里.作者塑造了石光荣这个专制型的家长形象。本文以这部小说为文本.从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两个视角对石光荣这个家长形象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4.
德国诗人哥德有句名言,“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说,一篇好的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情才有味。写诗写词是这样,写新闻也是同理。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至把激情视为记者的生命。其实,激情并不是记者的专利,当编辑也需要激情,我甚至认为激情也是编辑的生命,缺乏激情的编辑绝对当不好一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5.
黄素微 《大观周刊》2012,(3):170-170
在大力推行素质,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型期的今天,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们的注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理念。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怀着欣赏态度,用真诚的爱心去播撒赏识的种子,让每一个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眼光里,让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让他们尽情地舒展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先生的诗文,是十分叫人喜爱的。他的流荡自在的文字,他的真诚不掩的情怀,叫人阅读时如清泉过胸,俗尘尽销,只显出本色的纯净,……这一切,在这个变得过于沉实的世界,该是怎样的难寻、怎样的珍贵啊!所以,人们常常总记得他,除去他的亲朋近交,还有我们——这些只见过他作品的读者。  相似文献   

7.
苏婧 《网络传播》2005,(2):54-55
在网络时代,一名成功记者,需要真诚、激情,奋进来武装自己的心灵和身躯。因为——真诚是理想的初衷,激情是奋进的动力,实干则是成功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商标形象广告,亦称“形象设计广告”、“象征意义型广告”,是国外80年代兴起的一种广告诉求方式与表现形态。它以极具个性的表现手法与对传统广告表现方式的根本性突破,在国外广告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于商标形象广告,我国广告界刚刚接触。至今未见这方面专论。但是,在广告实践领域,尤其是电视广告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诉求方式,出现了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9.
马红 《档案天地》2011,(7):37-40,57
毛泽东的“美食”风格.“土”得顽固:一是喜食“粗、杂”:二是无规无矩,不屑于珍馐美味。但是,“土”中可见一代伟人艰苦奋斗的本色和卓尔不群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说过:“能爱能憎才能文。”翻开一篇篇文学艺术佳作,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一颗颗充满激情的灼热的心。他们热情讴歌世间美好的事物,淋漓尽致地揭露丑恶,痛心疾首地切中时弊,满怀信心地展现未来。作者的激情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使我们得到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艺术创作一定要充满激情、表现激情。文学是这样,播音也不例外。播音创作必须有激情。  相似文献   

11.
徐凯 《视听纵横》2007,(3):87-87
个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但反映在每个人身上会表现出"个别差异",这种表现个别差异的心理现象叫做个性心理,简称个性。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千人一面的、没有个性的节目是枯燥的和乏味的,是难以获得公众认同的。在这个有机的统一体中,主持人的个性是融注在电视节目的共性要求之中的,同时,其个性又是通过共性的表现而凸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独特、成就卓著的著名作家,同时又是一位饮誉中外的文物专家。但是,由于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直到80年代他才像“出土文物”一样被重新发现。沈从文以他所创造的湘西世界给人留下了一个魏美奇艳的艺术天地。他的“请美纯净”的文字,对“人性”内蕴的深刻把握和执著探索,对“生命”价值的热情歌颂和礼赞,至今仍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射出夺目的光辉。近二十年来,“沈从文研究”的热潮此起彼伏,正像美国的一位沈从文的研究者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到:“先生的代表作品最世界上好多文学者永远要看,而且要给…  相似文献   

13.
经济强势之下,文化显得相对柔弱,于是又曾有一种说法,说广州是文化沙漠(当然这很无知)。在这种环境下的文化,形成了它自己的一些特点。而具体到出版文化,在我看来,它表现出的是一种强劲的个体生命的活力。广州出版模式是一种楔入、生存、膨胀的模式。它不是坐享现成的一切,而是往外挤压,从而争得一个空间,包容吸纳扩张的个性在这里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田岗 《大观周刊》2012,(28):31-31
歌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她富于作品鲜活的生命。作品写得好,最终要靠演唱者进行个性化的二度创作,才能激发起听众强烈的共鸣。本文阐述了《玛依拉变奏曲》的二度创作其需要歌曲演唱者不仅发声的方法技巧要好.更重要的是歌唱者在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演唱,将自己的演唱个性、风格融入其中,把歌的曲调、思想、内容、情感、意图等升华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表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15.
记者与激情     
对于每天都要捕捉有新闻价值信息的记者来说,把握生命中的激情,让它贯穿于工作乃至生活之中,非常重要。德国诗人歌德有句名言: “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的去表现它。”一个缺乏激情的人,是难以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  相似文献   

16.
罗福强 《新闻窗》2006,(2):52-53
1998年元月,《铜仁日报》“周末版”正式更名为“梵净山周末”,当月的第1周,第1期“梵净山周末”出版,时至今日已8载春秋。8年的实践,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梵净山周末”视作一方窗子的场景,透过这方与生命和艺术毗邻的窗子,家园被挚热的眺望。在这里。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无论是摄影还是篆刻,家园始终以一种普遍的潜在形态,成了黔东艺术家们创作的无所不在的情感元素。这是一种对家园养育之情的“感恩”,这是一种肃穆的心理意旨和精神态度。在“周末”的编辑们看来,这种最靠近大地的清苦和温情,便是终极的纯净和神圣,而“周末”有责任和义务为这种纯净和神圣的歌唱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徐钰婧 《东南传播》2022,(8):129-132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媒介的不断进步,人们从赫伊津哈所谓的“游戏的人”变成了“游戏的网民”,网络社交游戏也为“真诚”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本文以豆瓣“相互表扬小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游戏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与微信“夸夸群”的对比,探析走向网络社交的真诚原则及其具体的践行方式,以及同一种网络社交游戏产生两种不同生命曲线的原因,并试图由此窥见游戏的网民能否建立起一种新的网络社交规范。  相似文献   

18.
科技想要什么[美]凯文·凯利,中信出版社,2011"技术亦是生命!"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宣称,"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了解凯文·凯利,并读过他以前作品的人一定不会感到意外,"技术是独立生命体"的论断是有缘由的。早在18年前,凯利以一部《失控》横空出世、震惊四座,书中的观点至今读来都仍觉得新颖且富有洞见:人造与天生的联姻正是本书的主题。有两种具体趋势正在发生: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在凯利看来,科技系统具有模仿自然的能  相似文献   

19.
这是孙郁研究鲁迅的第一本专著,表达出更年轻的声音的专著。带着用生命体认生命的激情和理智。 孙郁的鲁迅研究成果,固然集中在这本专著里,其实,他的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乃至偶尔述怀的散文,都渗透着一种鲁迅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个性形象,是“是我”“非我”的统一。“是我”,就是通过主持人的叙述、说明、抒情、议论,来完成播音个性形象的塑造。主持人的个人气质、播音风格、表达技巧,都以本色表现出来,“我”就是我,不同于任何的“他”。“我”以真实面貌出现,不加矫饰,姓名、面貌、生活阅历、衣着服饰等都是生活中我的原形。比如:你主持的节目内容是讲一位工程师的事情,而你是学文的,你就不能把自己装得好象通晓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