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纵向储集体贯通的井往往能实现高产。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经历多期岩溶、构造等作用而变得十分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对于开发而言,亟需寻求创新而有效的识别方法明确研究区储层发育的类型、特征及规模。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常规测井资料,针对划分出的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轻质)、溶孔-孔隙型(轻质)、裂缝-孔隙型(重质)、溶孔-孔隙型(重质)及孤立型孔缝6种储集空间类型,运用最大似然机器智能学习算法进行测井定量识别,样本的回判率为93.9%,识别结果与岩心观察结果平均吻合率为86.1%,表明该方法针对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定量识别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2.
裂缝是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的重要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因此裂缝研究对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对裂缝识别,选择裂缝相关参数(如线密度及充填性等)予以统计,研究塔中地区裂缝发育垂向及平面分布规律。结合裂缝发育规律,研究裂缝发育受岩性、层厚、断层及岩溶的影响关系。主要基于地质统计方法,预测塔中地区奥陶系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带集中在主要断裂带附近及断裂带交汇处。预测的有利区带与其他方法如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预测的区带一致。  相似文献   

3.
根据岩心、钻井资料分析,系统地对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二叠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圈湖油田二叠系岩性主要以白云岩和凝灰岩为主,黏土含量和碳酸盐岩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以孔隙和压裂为主,孔隙为小孔微喉结构,裂缝以微裂缝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由于黏土含量高,储层的水敏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牛圈湖油田裂缝发育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牛圈湖油田为低孔低渗的储层,裂缝的发育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岩心分析和测井成像观测,对裂缝特征和平面分布规律进行描述,并对裂缝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牛圈湖油田二叠系储层裂缝特征以网状裂缝为主,显裂缝少见;裂缝发育与构造和成岩作用以及岩性、岩层厚度、岩层非均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芯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层的主要岩类、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空间展布等特征以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飞仙关组储层主要集中分布于江油鱼洞梁剖面—龙岗68井一带的飞一二下亚段,剑阁地区的飞一二上亚段以及九龙山地区的飞三段;主要的储集岩类为亮晶鲕粒灰岩,其次是(残余)鲕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常见,裂缝为主要的渗透空间。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其中台地边缘鲕粒滩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的相带,白云岩化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导致主要储集空间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潜山油藏不同于常规的砂泥岩油藏,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蚀作用产生的溶孔、溶洞以及强溶蚀带。预测潜山油藏的有利相带,识别其有效的储集空间是必要的基础工作。塔河油田4区S65井区中,不同类别潜山油藏储集空间的钻井、测井及地震识别标志不同,以这些识别标志为基础,结合典型井的动态生产资料,识别S65井区潜山油藏不同类别的储集空间,并对其发育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储层平面上集中于北东走向的构造高部位。纵向上集中发育于0~100m进山深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潜山油藏不同于常规的砂泥岩油藏,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溶蚀作用产生的溶孔、溶洞以及强溶蚀带。预测潜山油藏的有利相带,识别其有效的储集空间是必要的基础工作。塔河油田4区S65井区中,不同类别潜山油藏储集空间的钻井、测井及地震识别标志不同,以这些识别标志为基础,结合典型井的动态生产资料,识别S65井区潜山油藏不同类别的储集空间,并对其发育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利储层平面上集中于北东走向的构造高部位。纵向上集中发育于0~100m进山深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与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资料对下寺湾油田柳评15井区长2储层的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类型及喉道类型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该区的主要储集空间,晶间孔分布较少,该区储层的孔喉结构类型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较好,喉道发育程度较好;Ⅱ类、Ⅲ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较差,喉道发育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9.
丰深1砂砾岩体储层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其裂缝发育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岩心观察和FMI成像资料研究裂缝的平面分布规律以及裂缝的倾角、走向、密度、宽度等各项参数,并对控制裂缝发育的形成期次、构造位置、盐膏层的塑性作用以及储层厚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丰深1裂缝发育的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为下步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丰深1砂砾岩体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丰深1砂砾岩体储层为特低孔低渗储层,其裂缝发育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岩心观察和FMI成像资料研究裂缝的平面分布规律以及裂缝的倾角、走向、密度、宽度等各项参数,并对控制裂缝发育的形成期次、构造位置、盐膏层的塑性作用以及储层厚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丰深1裂缝发育的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为下步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吐哈盆地勘探的进一步深入,低孔、低渗储层是测井解释和储层评价的一个难题.综合应用各种资料进行储层评价和油气层识别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加强对钻井取心、分析化验资料的利用,对快速建立四性关系,进一步精细解释奠定了基础.通过单井的精细解释、多井的横向对比,利用交绘图版和经验公式等方法,加强时间推移测井和一些测井新技术的应用等多种手段,在小草湖洼陷红台油气田开展的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利用上述评价技术仅对低产层采取的改造就新增133.4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12.
在测井储层参数研究中,需要将测井原始数据、中间成果数据、最终结果数据图形化,以指导用户进行测井储层参数研究的全过程·对这些图形结果进行了抽象和分类,论述了图形底层的设计,描述了该底层的逻辑结构·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G393区块储层存在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等特征,综合地震、测井、地质、油藏等学科对该地区储层进行了精细地质建模。在构造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建立了各小层的沉积微相模型;并利用相控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各小层的储层物性模型,描绘出储层内部各种非均质隔档,确定了影响开发效果的各种地质因素,指出了有效的调整挖潜位置,为井位优化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在没有进行岩石的密度测井及岩石孔隙度测井条件下,利用伽玛-伽玛测井曲线及视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岩石视密度及岩石视孔隙度曲线重构的原理及方法,为进一步利用地震多属性拟孔隙度参数反演预测煤层顶底板富水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定边地区富县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岩心观察、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化验等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富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富县组储层砂岩主要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该储层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根据地史恢复和成岩特征综合分析,该地区富县组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A期阶段.储层砂岩成岩过程中,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度影响最大,压实-压溶作用使得储层原始孔隙度减少约25%,孔隙度损失率达68%;胶结作用使储层的孔隙度降低了3%,孔隙度损失率7%;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的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使孔隙度由11%升高17%;晚白垩世以来,随着上覆地层的剥蚀,富县组埋深有所降低,晚期胶结作用使孔隙度缓慢降低到16%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测井信号以准确识别储层含流体性质,并评价其油气生产能力,对测井曲线信号进行隐周期分析,利用测井数据周期图的差异对储层的流体性质进行判识.通过对某油田的测井数据进行处理,证实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Imag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oilfield applications, from micro-scale (mm) X-ray tomography of rock core samples to macro-scale (km) seismic imaging for oil-gas reservoir exploration.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some recent imaging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Schlumberger for oilfield downhole multiphase flow production logging (PL) (multiphase pipe flow rate measurement) and reser- voir-scale cross-well electromagnetic (EM) survey applications. Some field exam…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是该地区主要的产油层,也是典型的低孔、低渗透储层。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环县地区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成岩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利用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长8划分为四类储层,并计算了各类储层的面积,为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入认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对试井数据进行解释,不但可以获取油藏地层压力及生产井产能资料;而且通过进一步试井分析还可以了解井筒附近地层是否存在污染、地层能量补给情况、含水率上升情况及井间干扰等更深层的地层信息。介绍了试井解释过程中的常用参数推导、裂缝及双孔介质存在时的经典双对数曲线形态,重点对实际生产井采用裂缝加双孔介质模型进行了试井解释,结果显示双对数曲线拟合良好,因此认为试井解释合理,解释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