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两国慈善事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中美慈善文化具有“博爱”和“仁爱”的差别:美国基督教的慈善思想强调本能意识,具有民主性且开放,而中国儒家的慈善思想则重视道德教化功能,政治色彩浓厚且比较封闭。第二,中美慈善管理模式具有“民间主导”和“政府主导”的差别:一是美国慈善组织登记注册的程序简单、条件宽松、形式多样,而中国慈善组织的注册登记采用双重管理体制;二是美国慈善组织的税收管理制度成熟,而中国慈善组织的税收管理制度不成熟;三是美国采用多种监管模式并存的监管制度,而中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采用的是以行政为主的多主体监管制度。第三,中美慈善组织的发展也有成熟与稚弱的差别:美国慈善组织数量多、类型多样,专业化程度高且社会公信力高,而中国慈善组织和机构数量少、类型单一,专业化程度不够且社会公信力低。因此积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文化。加快推进慈善事业的管理体制创新,并努力营造慈善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华裔美国文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美国多元文化的产物,包含华裔美国作家曲折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化符号为代表的中国元素扎根于华裔美国历史、美国历史和中国历史之间。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成人教育总体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成人教育高度发达的原因有:开办成人教育的悠久历史奠定了成人教育的牢固根基;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为其提供了保障;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外部力量;美国国内崇尚知识、提高素质成为潮流;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为美国成人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黄靖 《留学生》2010,(5):20-21
主持语:是否存在“中国模式”?自美国学者雷默2004年提出“中国模式”概念之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处在热议之中。雷默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的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二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三是循序渐进、积聚能量。  相似文献   

5.
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发展教育服务业,直接增加经济收益;二是留在中国就业的美国留学生可以为中国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三是为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长远战略目标担当海外市场开拓和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机构。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定位。主要表现为: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性、办学目标定位的综合性、办学类型的稳定性、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多样性、办学层次定位的灵活性、办学特色定位的开放性等。学习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费正清和拉铁摩尔是新一代美国中国学家的典型代表。两人均是与中国有过亲密接触的学者,他们在中国学研究上均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为后来的中国学发展提供了思路,奠定了基础,两人的学术努力和学术影响力对美国"中国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李锋 《成才之路》2011,(23):98-I0015
为谁而学: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烦琐的各种规定,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学得被动、教条、无奈。考试制度: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在中国,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淘汰;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成绩单: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他只给你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美国这两个民族皆以自己的文化为背景,形成独特的文化模式,即中国是宗族主义中心和相互依赖的取向,美国是个人主义中心和自我依赖的取向。这两种差异悬殊的文化模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民俗根源,即中国拥有复杂平稳的伦理观念:儒道佛三家合一以及自我释怀的集体主义;美国则拥有单一开放的人生哲学:基督教一神教以及张扬个性的孤军奋战。民族文化及其模式具有差异性,但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10.
美国饮食文化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饮食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随着美国文化输出的发展,美国饮食文化输入中国,并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面对美国饮食文化的冲击,中国饮食文化载体—餐饮业,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而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华战略是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基本战略之一,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外交如何打破美国对华遏制战略,为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和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题为《长盛不衰的美国》发展新蓝图,承诺给所有勤劳、负责任的美国公民提供公平的机会。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教育在此蓝图中体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蓝图以较长的篇幅明确了未来美国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牢牢把握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影响近代美国在华教会大学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丁  金思 《天中学刊》2009,24(6):134-137
近代美国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创办和发展,既是一种文化渗透,又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顺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中国教育输入了新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美国教会大学在中国快速发展并长期存在,除了中国社会为教会大学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更重要的是美国教会大学解决了它们的办学目的、投资体制、师资问题、课程设置等重要因素,为后续发展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愈演愈烈的南中国海争端,一方面看起来是周边几个国家对南海海域及岛屿岛礁归属的争夺,另一方面是中国与美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冲突。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走向海洋的国家战略和美国亚太战略的对撞。美国重返东南亚,巩固太平洋第一岛链,阻碍亚太一体化进程都是为防范中国崛起所采取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5.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为中国职业篮球联赛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和宝贵经验,同时也给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带来了许多冲击和影响。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在篮球市场和明星球员方面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占据了中国的大部分篮球市场;美职篮通过与中国的各种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吸引了大量球迷观众,削弱了中职篮的影响力;推广体育产品,通过合作伙伴掠夺广告收入,限制了中职篮的发展;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文化中的糟粕对中职篮职业联赛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世界教育信息》2002,(2):27-28
一、开设汉语课程的发展情况1988年以前,美国中小学几乎没有学校开设汉语课程。1988年,美国道奇基金会(Geraldine R.Dodge Foundation,是以资助美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的基金会)和部分美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以来美国研究在中国受到学者的青睐,本文认为,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发展的需要,以下三个问题在中国美国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1)美国在冷战后时代国际体系中地位与美国帝国;(2)美国国内政治制度对美国对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影响;(3)美国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共性与差异。这些问题对于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俄战争是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战争中美国采取了支持日本的政策,这是美国和俄国在争夺中国东北问题上矛盾发展的结果,其目的是企图通过支持日本以遏制俄国,进而扩张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美国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但是美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一直遭到俄国的抵制。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美国企图变中国东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由于军事实力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美国主要依靠自己的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在中国东北展开争夺,主要是争夺中东铁路的修筑权。1896年俄国和  相似文献   

19.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篇报道: 二十多年前,中国派团赴美考察基础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提交了一份报告:美国学生无论能力高低,无不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课堂上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有的甚至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结论是:美国基础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用20年,中国的科技和化必将赶上和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20.
美国跨国公司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接近并影响权力以获取经济上的利益。它对美国政治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助于促进议会制度的运转;有助于弥补选举中政党功能的局限性;有助于政企互动;有助于政府在国际、国内两个层次达成施政目标:有助于美国政府缓和双边关系。同时,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加剧美国社会不平等的现实,形成“自由”与“平等”的悖论:影响选民政治热情:引起的政治腐败为美国民主机制带来阴影,导致大多数公众福祉受损:间接干涉别国内政,有损美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