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镜庆广角     
《辅导员》2013,(23):36-37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作品是从北京市朝阳区第九届青少年诗、书、画、摄影大赛近千幅作品中遴选出来的部分优秀摄影作品,是朝阳区中小学教育成果的结晶,是广大青少年美好精神世界的展示,也是朝阳区青少年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2.
沈凯 《文教资料》2011,(15):84-85,52
本文从摄影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摄影作品推动文化传播和保护、摄影作品促进文化交流、和谐及摄影作品丰富旅游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摄影器材的不断升级,使摄影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可能。从技术、与文字媒体的对比、与电视教材和动画的对比、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几个层面论证了摄影作品在教育教学当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摄影作品应用于教学当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艺廊精粹     
莫毅先 《教师》2011,(18):130-F0004
莫毅先,男,自由摄影工作者,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桂林摄影家协会会员,桂林爱上爱摄影工作室艺术总监,从事摄影20余年,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并在各类报刊发表,2010年部分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  相似文献   

5.
记录历史不仅仅可以用文字,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现代摄影技术也在记录着历史。本文就庄学本在我国四个藏族聚居区的摄影作品为对象,分析当时涉藏图片报道的内容取向和特点。在分析过程中,审视当时藏族聚居区的人物特点与社会形态。在对庄学本在藏区的摄影作品报道给出评价的同时,文章还从记者的视角分析庄学本身上所具有的专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基于摄影特性的限制及信息传递语式的需要。摄影文化的传播必须用其特定的语言、语式来表达、传递。摄前意识在摄影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摄影作品的成败。因此。把握摄影意识以及影响摄前因素的三大文化因素,可以准确传递作品内涵.创作出优秀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3):151-152
作者结合国内测绘院校摄影测量实践教学经验,在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遥感科学技术专业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师资条件、实验室硬件条件,构建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体系。增加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学时,将传统单一的课内实验改为课内实验与集中实践并行,实现"两步走",即课内实验打基础,集中实践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8.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对新闻摄影作品的使用日益增多,对其选择评判的标准随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的分析,了解其发展趋势,目的是为了能选择更多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中。  相似文献   

9.
罗明 《中国高教论丛》2002,24(3):134-135
如何才能创作出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作者从要反映出时代精神、浓郁的时代气息、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高超的摄影技巧、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风格、创造性等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摄影可以看做是对生活、自然和景象的记录,是一种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行为。对于高超的摄影师而言,不但要追求摄影的技巧和技艺,更要追求摄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气质。所以,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很多都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启示。对于我国的很多优秀摄影作品来说,其中不乏艺术精品,也不缺少与传统文化接轨的作品。本文以此为论述线索,阐述了优秀摄影作品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11.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大赛”是生物摄影爱好者昀盛会。2013年度的大赛吸引96个国家的摄影者参与其中,共有4.3万幅参赛作品角逐18个奖项,最终有100幅作品获奖。参赛的摄影者有的是专业摄影师,有的是业余爱好者,有成年人,也有不少是青少年,他们的共同点:部是对美丽大自然有一颗热爱之心。  相似文献   

12.
构图和光线是摄影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构图关系到怎么选择并拍摄所选的对象,一幅作品画面的布局与安排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视觉效果好的照片,是既不违背自然形式,又力求高度简化,敢于大胆处理线条、色彩、形状并质感的那些作品,也就是说摄影作品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的本质就是用光来作画,光线也是摄影作品最本质的要素,光线能使画面体现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赋予照片视觉韵律感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3.
李刚  朱琳 《教育与职业》2008,(6):182-183
摄影课程的学习评价,要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后的作品成果,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摄影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任何摄影画面无不包含对比因素,摄影创作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手法,能使作品主题鲜明生动,意境深远,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分别从色调对比、形体对比、概念对比3个方面,对摄影创作中经常运用的对比手法,通过典型的摄影作品实例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24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结果在深圳揭晓。从77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万福新闻摄影作品中挑选出的128幅(组)作品获奖。这是获得自然与环保类单幅金奖的作品《昔日雨林 今日沙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摄影是源于美学的艺术,是美和艺术在瞬间的凝炼。新闻摄影脱胎于艺术摄影并与之有着"母系的血缘关系";获得主题鲜明、色彩饱满、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使得新闻摄影聚焦区域跃出画面,涉及到设计作品的构图、安排各类别的视觉元素、光圈、景深以及曝光的精密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以上因素探讨新闻摄影构图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创意摄影     
佚名 《高中生》2013,(2):F0002-F0002
或许我们会为很多国外摄影师的奇思妙想所震撼,年轻的国内摄影师Japual却给了我们一个更大的惊叹号。这个满脑子都是幻想,爱摄影、爱设计、爱艺术的梦想家将他的幻想倾注于摄影作品中,为我们讲述了那些美丽的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18.
摄影与旅游活动的交互影响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已形成。西方学界从旅游摄影与旅游凝视、视觉印象的交叉研究、旅游拍摄内容分析在旅游意象上的运用、旅游摄影对主客双边的影响这三个领域来构建旅游摄影图片学的理论视角和技术运用。国内相关研究则表现在西方理论引入和借助VEP技术或照片内容分析运用于测量旅游意象、审美、社区关系等目的地开发依据方面。通过梳理旅游摄影图片学主要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我国区域旅游意象、不同文化体系的主客关系等热点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章骞 《文教资料》2011,(33):83-85
森山大道是日本著名的纪实摄影大师.作品风格十分突出。这位摄影家的作品对中国摄影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摄骰爱好者而言,在近几年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本文对森山大道的摄影风格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摄影与旅游活动的交互影响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西方学界从旅游摄影与旅游凝视、视觉印象的交叉研究、旅游拍摄内容分析在旅游意象上的运用、旅游摄影对主客双边的影响这三个领域来构建旅游摄影图片学的理论视角和技术运用。国内相关研究则表现在西方理论引入和借助VEP技术或照片内容分析运用于测量旅游意象、审美、社区关系等目的地开发依据方面。通过梳理旅游摄影图片学主要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我国区域旅游意象、不同文化体系的主客关系等热点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