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峰 《内江科技》2013,34(4):101-102
针对低渗、稠油区块开发中应用常规抽油泵举升存在泵效低、光杆缓下、转抽周期长的问题,采油院研制了实心柱塞抽油泵,偏置阀式抽稠泵,压裂抽汲联作抽油泵特种泵技术,三种泵具有不同技术特点,满足了不同油藏的需求。通过现场900多井次应用表明,特种泵技术满足了稠油、低渗油藏举升需要,解决了常规抽油泵的不适应性问题,提高了泵效,延长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关。  相似文献   

2.
王峰 《内江科技》2013,(12):79-80
针对低产油井应用实心柱塞抽油泵技术存在泵内流动阻力大,杆柱失稳弯曲造成杆管偏磨等问题。采油院开展了实心柱塞抽油泵的优化及配套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实心柱塞泵结构优化,以及防偏磨、防砂技术的完善配套,形成了适用于不同井况的低产油井高效举升技术。现场推广应用42口井,平均泵效提高8.6%,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免钻塞技术在涂防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有明 《内江科技》2009,30(8):80-80,77
临盘油田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出砂趋势加重。防砂效果好与坏,对老油田持续稳定开发和评价新区块开发效果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涂料防砂采用候凝后钻塞,致使钻后附着在套管壁上的砂粒在开井后随液流进入泵筒内,造成泵效差、泵漏等。免钻塞涂防工艺其实质是将涂防与外固化分开进行,节约了钻塞费用,提高油井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田建新  姜海翔 《内江科技》2014,35(11):36-36
在中原油田,下泵深度、泵径大小、原油粘度等油井的参数不同,基本上采用的柱塞长度为1200 mm。在浅井中,该长度的柱塞对泵效的影响不大,但是在深井中对泵效的影响便会明显起来。通过对柱塞长度合理选择的研究,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以提高抽油泵泵效,达到增加原油产量,为采油厂创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大斜度井机采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斜度井(井斜角大于30°)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在这些井中应用最广泛的有杆泵采油系统,存在着杆管偏磨严重、抽油泵泵效低等问题,因此,针对大斜度井机采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大斜度井采用的机采技术存在的缺陷,特别是针对有杆泵采油的偏磨和普通泵的泵效低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厂两台丙烯原料泵是进口的立式多级泵,在聚丙烯厂开工期间,由于工艺波动,造成两台泵机封损坏4次,为了确保聚丙烯厂顺利开工投产,经结合国内密封厂家的技术人员并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对其机械密封端面比压的核算与分析,并对其机械密封动环材料及结构的分析找到了密封失效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综合改造,换用国产的串联机封,丙烯原料泵P301A于8月中旬更换国产机封,目前一直处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7.
曙一区杜84、杜229块超稠油油藏,具有油层埋藏浅、油层厚度大、原油粘度高、边底水活跃等特点,在水平井采油的过程中,常规抽油泵当下泵位置(造斜段)井斜角大于50°时,泵启闭滞后,漏失量大,平均泵效一般只能达到30%。因此开发研制了满足水平井大井斜下泵需要的新型强启强闭式大排量抽油泵(φ95mm),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泵加大了水平井的下泵深度(大井斜下泵),增加抽油泵的沉没深度,延长了油井周期生产时间,提高了抽油泵的泵效,进一步改善了水平井的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排营等 《内江科技》2014,(4):65+95-65,95
<正>本文针对红河油田的抽油泵停抽,因井筒赃物卡泵,导致不能正常开抽的现象,设计了抽油泵防卡装置,并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工艺原理和应用效果。1前言[1]现阶段,国内各油田的生产井中80%以上是常规油杆泵采油,产液量占总产液量的60%,产油量占总产量的75%,在我国石油采油中有重要的地位,尤其红河油田这样的低压低渗透油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WZC的无油管采油系统,可解决泵效低、杆柱失效,降低系统寿命等不利因素的问题。WZC采油系统主要是利用空心抽油杆代替实心抽油杆带泵工作,空心抽油杆兼作洗井流道,下接特种抽油泵,抽油泵通过尾管坐于人工井底,并通过支撑式封隔器固定在井内,提高了抽油泵的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刘军 《内江科技》2010,31(6):97-98
抽油泵是机械采油中的关键设备,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管式抽油泵,只能实现由环套进入油管的单向连通,不能满足环保及一些技术措施的特殊要求,为此研制了固定阀可捞倒置式悬挂泵,实现利用抽油杆打捞和安装固定阀,以建立油管和环套的正反向连通,为相关技术措施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到中后期,由于长期注水或注汽开采极大的破坏储层骨架,造成油井出砂,油井出砂将造成油井减产或停产;还会造成地面及井下设备加剧磨蚀;还会导致地层亏空并坍塌,造成套管损坏使油井报废等危害。为了解决油井出砂保证正常生产,油田普遍采用水力冲砂的方法。但在地层压力低或油层漏失严重的油井,使用水力冲砂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低压井清砂问题,研制了捞砂泵。通过合理的设计柱塞与泵筒配合间隙有效地减少砂卡,现场使用捞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4500t双柱快锻下拉式油压机是由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也是国内首台大吨位快锻下拉式油压机。4500t双柱快锻下拉式油压机的工作台是由柱塞缸驱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柱塞缸出现爬行的现象,并有时伴有振动和异响。经拆检发现,柱塞密封损坏,并且柱塞缸内表面有研伤现象,更换密封5天后又出现爬行现象。柱塞缸的型号:力士乐CDH2MS2/320/220/5100A1X/D4CHUMWW,柱塞的密封形式为OMKMR形式密封。柱塞缸缸体较长,柱塞缸内表面修复较难,并且修理费用较高,修理周期长,为了不影响使用,利用原活塞作为毛坯加工新活塞,将密封形式由原来的OMK-MR形式密封形式改为V型夹布密封形式,并设计专用密封挡环,密封挡环采用ZCuSn5Pb5Zn5材质制作,有效地防止密封挡环与柱塞缸缸体内表面接触时缸体内表面研伤加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4500t双柱快锻下拉式油压机是由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也是国内首台大吨位快锻下拉式油压机。4500t双柱快锻下拉式油压机的工作台是由柱塞缸驱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柱塞缸出现爬行的现象,并有时伴有振动和异响。经拆检发现,柱塞密封损坏,并且柱塞缸内表面有研伤现象,更换密封5天后又出现爬行现象。柱塞缸的型号:力士乐CDH2MS2/320/220/5100A1X/D4CHUMWW,柱塞的密封形式为OMKMR形式密封。柱塞缸缸体较长,柱塞缸内表面修复较难,并且修理费用较高,修理周期长,为了不影响使用,利用原活塞作为毛坯加工新活塞,将密封形式由原来的OMK-MR形式密封形式改为V型夹布密封形式,并设计专用密封挡环,密封挡环采用ZCuSn5Pb5Zn5材质制作,有效地防止密封挡环与柱塞缸缸体内表面接触时缸体内表面研伤加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邵勇 《内江科技》2009,30(11):103-103
本文介绍了增效抽稠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技术优势。由于增效抽稠泵具有无固定凡尔、进泵阻力小、漏失量小、不易砂卡和缓下的特点,在孤东油田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该项工艺对于低含水稠油井、偏远零散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曹鲁 《内江科技》2006,27(4):137-137
针对深层低渗油层能量较低的抽油机井,研制了可以在低沉没度下工作的液压充油泵。研究及应用表明,由于其动力活塞的作用,在抽油机上冲程活塞两端压差降低,解决了气体影响抽油泵泵效的难题;其可在低沉没度下工作的特点,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上提泵挂成为可能,从而减小了抽油机的冲程损失,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6.
引言:抽油泵是石油生产中的最基本设备,一台抽油泵的性能直接影响一口油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甚至影响油层的动态分布。对抽油泵的检测是石油生产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漏失量的检测又是各检测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抽油泵主要由泵体与柱塞两部分组成,泵体长度一般为8—10m,内径从44mm到95mmzh之间共有五种规格。柱塞长度大约为1.2m是抽油泵的活动部件。柱塞的外表面和泵体的内表面要求都很光滑,工作时柱塞就在泵体内上下滑动。柱塞是中空的,其端部设有单向阀门,这样当钢缆拖着柱塞上下滑动时就把石油抽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讲述了一种二氧化碳轮注驱油单管双层注入工艺管柱,包括套管,在套管内设有油管,其特征是:在套管内设有可钻桥塞,可钻桥塞将套管分为上层段和下层段,在可钻桥塞上插接有密封插管,密封插管上端接专用扶正器、水力锚油管,油管由下而上依次设有坐封球阀、投捞式配产器和封隔器,所述投捞式配产器包括外筒和内滑筒,在外筒上设有防止内滑筒在外筒内沿轴向滑移的内滑筒固定剪钉,在外筒和内滑筒上开有上层段注气口,在内滑筒内还设有投捞式堵塞器,堵塞器上部设有打捞头,在堵塞器下部设有下层段注气嘴。该工艺管柱结构简单,施工及注入量调节方便,可以实现单注上层、单注下层、两层同注,一层注入故障后可以采用笼统注入方式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江苏油田目前平均泵效为51%、低于30%占总井数的20.4%这一现状展开了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抽油泵泵效的主要因素,开展了提高抽油泵研究,通过对常规泵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结构材质进行改进,设计了高效泵。现场应用了20台高效抽油泵。  相似文献   

19.
狄敏燕  张格 《内江科技》2009,30(5):105-105
YA油田具有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气油比高等特点。针对该油田生产井抽油泵泵效偏低状况,通过对影响泵效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从供液能力、工艺参数、配套工艺三个方面提出技术改进措施,并在现场10口并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油井生产设计及油田有效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9)
为解决环冷机漏风问题,改善环境与节能,汉钢公司对环冷机密封方式进行了改造。通过改橡胶板密封为包容式机械密封,加装摇摆涡流式柔性密封装置和耐高温钢丝刷等,使环冷机漏风率大幅降低,综合效能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