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军事未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未来学是研究未来军事领域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军事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现代未来学的一个分支。军事未来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军事未来学主要研究未来军事领域发展变化的前景,为人们的认识和行为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广义的军事未来学除上述内容外,还要研究构成本学科的各种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的定义和预测手段及研究方法等等。所以,军事未来学也常常被人们称为“军事预测学”、“军事预见研究”、“军事预测方法研究”等等。一、军事未来研究的一般概况我国著名学者周炯槃教授曾指出:“我们可以从过去的事件中提取信息,但无法控制这些事件;  相似文献   

2.
世界已跨入90年代,离新世纪仅一步之遥。适当此时,读到了国防大学出版社的《军事未来学》一书,欣喜之情油然而生。中国的未来研究活动经历了十多个春秋,军事未来方面的研究,业已在各个领域展开。军事未来学作为未来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军事发展的趋势及其研究模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基点,建立在对过去与现在军事发展状况的研究基础之上。预测军事发展前景,提出合乎实际的研究模式和对策是军事  相似文献   

3.
我军军事未来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即将成立。三月三日,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筹备组在军事科学院召开了筹备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章程草案、组织机构。首批会员发展方案以及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等问题。军事未来学又叫军事未来研究,或称军事预测学。它是一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军事未来学又是军事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来探索军事发展前景,为预测本国和外国的武装力量、军事  相似文献   

4.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长蒋顺学同志的“军事未来研究在中国”一文,全面而深刻地概括了近年来中国军事未来研究工作者在中国国防战略、未来世界的军事格局和战略态势、战争与和平、军事技术和军事思想的发展趋势、未来战争的特点等方面研究的成果,并从指导思想、理论和方法论等角度勾勒出中国军事未来研究发展的若干趋势与特征。  相似文献   

5.
国外文摘     
《未来学》——简史、预测、成就、经济和政治本书作者V·弗基斯是世界知名的未来研究人士。这本书是写给未来学界之外的人士看的,目的是使他们对未来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未来学发展的历史。简单介绍了《世界未来学会》的历史,《2000年委员会》的活动及美国以外未来研究组织的情况。第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军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要靠预测来预见未来。“军事未来学”也就是军事预测,它作为整个未来学的一个分支,必然向人们展示它的自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1980年7月20~25日,由世界未来学会和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等组织联合举办的全球未来研究托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世界未来学会是世界最大的未来研究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拥有80多个国家的4万多名会员。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是加拿大的未来研究全国性组织。这次多伦多大会也是世界未来学会的第三届大会和加拿大未来研究协会的第五届大会。世界未来学会第二届大会1975年7月在华盛顿举行。华盛顿会议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800名代表。会上,包括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阿尔文·托夫勒、赫尔曼·廉里、丹尼尔·贝尔、威利斯·哈尔曼、莱斯特·布朗在内的200多著名未来学家发表了论文。  相似文献   

8.
建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是当前中国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不仅要发展我们的理论,也要发展我们的方法。 80年代,我国的未来研究基本上处在介绍和评论外国未来学的理论和方法阶段,也把他们的方法用于研究中国的未来问题。在90年代,我国的未来研究必须前进,即要从介绍、评论外国未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到建立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学理论和方法。现在,西方世界流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现代未来学引入中国,得到了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的支持,中国未来学研究出现了快速发展与繁荣的景象。各级未来研究会相继成立,举办形式丰富的学术活动,积极对外交流,探讨国际未来学互动与合作,培养了一批未来学学者,产出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为我国未来学学科建设做了一定的基础性工作。但是中国未来学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理论体系中国化等方面还显得不足,需要未来学研究的老中青学者们共同努力,促进中国未来学健康快速发展,服务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各领域,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军事科学体系中,以马克思主义未来观作指导,以现在为出发点展望未来,以未来军事世界为对象的研究,叫作军事未来学。这门学科还处在形成之中,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行探索。因此,对其定义、特点、历史发展过程、主要任务、内容及指导思想、基本要则、研究方法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总结,从而使这门新兴学科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应该说,高等学校在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的创立与发展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1943年第一个提出“未来学”这个学科名称的德国政治学教授弗拉希泰姆,就是来自大学。他当时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首先开设了《未来学》课程,现在西柏林大学工作。现任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主席的马西尼,是意大利罗马大学和联合国大学的教授;而该会的秘书  相似文献   

12.
编者絮语     
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是中国未来研究会的历史重任。查汝强同志的遗作《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一文提出了开展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研究需要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建立过程是一个马克思基本原理和西方未来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的过程,过程中既有批判,又有吸收、借鉴和创造。当前,世界各国在高技术及其产业化、贸易保护、战略资源控制、货币汇率价格、高科技人才等五大领域正进行一场跨世纪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的较量。本期在“发展战略研究”栏目中刊登了刘义昌、武希志同志的文章《“全方位经济战”与2l世纪战略格局》,文章从科技、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全方位经济战”对各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对世界未来战略格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未来研究学又称未来学、预测学,是人们对一个动态系统未来状态的预料、分析和推断,以及用未来信息反馈的观点处理现实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世界当代未来科研学发展源于20世纪初。作为一门新  相似文献   

14.
军事未来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但就其本质——探求未知军事领域的前景而言,却早就存在于人类战争史的长河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未来观,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预示未来,预测未来的科学。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社会革命和武装斗争的许多著作,对预测未来的意义、依据、途径等问题作过许多经典性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一、预测未来的新世纪:2001-2100年未来,对整个人类来说,既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也是一个相当难以确定的前景。人们为了探索未来,本世纪中叶,O·弗莱希泰姆教授正式提出了“未来学”(Futurology)一词,此后,出现了“人类2000年国际协会”(Mankind 2000 Internationals)、“世界未来学会”(The World Future Society)、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World Futures StudiesFederation)等一大批国际性的未来学研究组织。近3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具有革命性影响的、科技创新中的突变性事件经常发生,致使按平稳发展的常规对未来进行预测的论断屡屡失误。比如,1948年晶体管发明之前,难以想象这个不起眼的  相似文献   

16.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又一个“跨世纪的年代”的时候,一个世界性的未来研究热震撼着世界,也震撼着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这种热潮见之于我国军事部门,不仅表观为当代军人进一步强化了未来意识,涌现出一批热心军事未来研究的军事理论工作者,而且令人欣喜的是已经推出了一批颇有见地的军事未来研究成果。最近,由刘继贤著、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科学与未来国防》一书,就是在这种热潮中推出的又一部颇具特色的透视跨世纪军事问题的力作。认真研读该书之后,我认为它至少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未来学、预测学与情报研究的关系近年来,最具有国际影响和普遍意义的著述,无疑是一系列未来学著作。“忽视未来的人。将冒丧失未来的危险” (桑塔亚纳语),未来学受到高度重视,这绝非偶然的事情。按流行的说法,未来学又叫预测学,是以未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科学方法来推导或估测未来的事物内部性质的变化,及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从而判明短、中、长期内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学与预测  相似文献   

18.
(1985年8月30日在日本未来学会东京国际讨论会上的讲演摘要) (一)未来研究与未来学未来学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是近几十年来适应时代的需要产生的,是正在形成中的一门学科。关于它的名称、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学术界众说纷纭。也还有人根本不承认这是一门新的学科。这里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国际上对于这一学科的名称,有不同的提法,如:未来学(Futurology),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未来研究会举行学术交流会。就马克思对未来的预见,马克思研究未来方法论上的程序与层次问题,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未来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未来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区别问题,对非马克思主义未来学的批判与吸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钱学森同志,就“公元二○○○年的中国”的研究等有关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他特别强调未来研究要有中国特色,要联系中国的实际。一马克思主义未来学,首先是一门科学的未来学。于光远同志在《未来与发展》创刊号上的一篇文章中说,要科学地预见未来,我很赞成。这句话很概括,其实科学的未来学和科学地预见未来中之所谓科学,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