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夫茶     
《档案管理》2006,(2):91-91
不变应万变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容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想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后,道士所变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迁离他去。有人问道树禅师“:道士们法术高强,您怎能胜过他们呢?”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勉强说,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们。”“无,怎能胜他们呢?”禅师说“:他们有法术,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治学有“三种境界”。就此他引用三首宋词里的句子来说明。其一是晏殊《蝶恋花》里的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是柳永《风栖  相似文献   

3.
小熊的森林     
《全国新书目》2023,(6):60-62
<正>这是一本自然童话集,作者以无尽的想象力赋予了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蓬勃的生命力,通过一篇篇精彩纷呈的童话直观地告诉孩子们:任何生命都值得敬畏。小小的书,大大的自然,希望孩子们能在立体、丰盈的大千世界里快乐成长。“咔嚓嚓,咔嚓嚓……”小熊正踩着地上的落叶,在森林里走着,他好喜欢听脚掌踩在落叶上的声音。他走到榛子树下面,仰起头来。“榛子树,榛子树,我是来跟你告别的,谢谢你给我的榛子。”小熊说。  相似文献   

4.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办公室里一片繁忙。总经理林尔蔚直到处理完一个外国代表团要求前来谈判合作出版词典的事情后,才转过身来,和我打招呼。“总经理,看来您这里找上门来的生意还很兴旺呢!”我说,“听说您对图书如何打入国际市场这个问题,有一些想法,能谈谈吗?”林尔蔚微笑着点点头,侃侃地谈起来。他说,我国施行对外开放政策后,许多出版社在介绍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方面作了程度不同的努力,出版了不少读者急需的书籍。但是,仅仅“引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一点儿战略眼光,考虑如何使我们出版的图书打入国际市场。谈到这里,林尔蔚从写字台上拿起一本装帧精美的书递给我,说:“这是《精选英汉汉英词典》的海外发行本。国内的发行本,大概你已经看到了吧?”  相似文献   

5.
桂进权 《大观周刊》2012,(2):125-125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这里的“想象力”实际就是一种思维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到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如何在对文本“多元化解读”过程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先贤鼓励人们刻苦学习时 ,曾用过这样一副对联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里说出了学习的艰辛 :不努力学习 ,不付出心血和汗水 ,是不可能达到知识的彼岸的。那么在哪里学呢 ?先贤告诉我们 :在“书籍的高山”里 ,在“学问的大海”中。图书馆里有“书山” ,有“学海” ,图书馆是包容高山、大海乃至整个宇宙的神圣殿堂。人们的知识从两方面获得 ,一是直接知识 ,需要从社会和大自然中学习 ,一是间接知识 ,主要从书籍中汲取。直接知识虽然十分重要 ,但对于专家教授来说 ,其知识层次的高低 ,似乎更体现在其间接知识的多寡方面。图书馆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解放军报师以上干部的讲话中,强调“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身,必须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还要求新闻工作者“努力做到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江总书记说“新闻工作有很深的学问,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只有知识广博了,视野开阔了,“才能在新闻领域里得心应手,纵横驰骋”。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报纸是明天的历史”,那么就可以说“图书馆里藏有昨天的新闻”。二者既构成了这样的时空关系,就有谁为谁服务、谁被谁利用和怎么利用的问题。今天,共和国的大地上报刊林立,大有铺天盖地之势,加上视听媒体,于是,记者队伍迅速壮大。尽管不少报刊社和电台、电视台在招聘编采人员时,都在诸多必备条件中把“本科学历”列在第一条,以强调“知识”在新闻事业上的重要,但为数众多的编辑、记者,特别是三十郎当岁左右的青年“老记”,对“宏观知识”、对历史课本以外的“历史知识”、对警匪片以外的“法律知识”、对新闻长河里的“昨天知识”、…  相似文献   

9.
有个山东威海成山头招商引资的挺“著名”的广告,广告词为:“这里是天之尽头,这里是甲午故地,这里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个广告词中的“甲午故地”,实在让人难明其意。广告词说的“这里是甲午故地”,意思是说,这里过去是“甲午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俗语和文学语言“这两种语言之中俗语是较高贵的。”鲁迅说:“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鲁迅在这里说的“炼话”,也就是“俗语”。俗语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日常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说他最喜爱的一句格言,就是“世界的一切在我都不生疏”。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尤其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古代,我国就主张文章要有知识性。司马迁说庄子“学无所不窥”,赞扬他写的文章学识广博。鲁迅也主张作家要学习各种知识,他希望文学青年“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但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新闻是不能讲知识性的。在他们看来,知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发表了《从〈中图法〉探讨图书分类理论》一文,其中有些基本观点,读后实不敢苟同。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在这里略议一番。一、关于“两门知识和三门科学”文章说,毛泽东知识分类体系本来就是两门知识(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和三门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批评《中图法》在编制说明中把“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两门感性知识给删掉了,以及“把知识改为科学”,因而“打乱了两门知识和三门科  相似文献   

13.
知识网络研究(Ⅰ)——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之探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蓉英  邱均平 《情报学报》2007,6(2):198-209
本文首次对知识网络概念的演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性研究。首先,从科学学说的角度探讨了在知识网络概念演进过程中早期提出的知识网络形态及其相关学说,从普赖斯的“科学论文的网络”到布鲁克斯的“认识地图”以及“知识地图”、“知识基因”再到“知识网络”的出现,分析了在知识网络概念演进中从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概念,并从科学学说的高度归纳为“地图说”、“基因说”、“网络说”和“知识载体形态说”四种学说。然后,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揭示出知识网络概念演进的哲学规律:①知识网络概念的产生与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②人类对知识网络认识的探索是始于网络并终于网络、由表(文献网络)及里(知识本体的网络空间结构)的螺旋上升的认识发展过程;③知识网络的出现是人类对知识文明保藏和传播方式从平面向立体化、空间化、虚拟化方式延伸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记者们在忙着报道别人脱贫致富的同时,是否也应关注一下自身的脱“贫”致“富”呢?笔者所说的贫富,并非指口袋里钱财的多寡,而是指大脑这个人体“智囊”中的知识存量。怎样使自己成为“富”记者,这里谈点粗浅的认识。智囊中知识存量知多少同样是记者,论知识存量确有多寡之差,“贫”富”之别。早在50年代,新闻界前辈邓拓就提倡记者要涉猎各类知识,勤学苦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成为杂家。范敬宜同志认为:学养不足,是新闻工作者的大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  相似文献   

15.
地处长江下游,紧靠长江入海口的张家港市,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图书发行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当我一踏进这块土地上,就被这个南方新兴港城具有科学规划的建设、整洁优美的环境所吸引;被这里的人,特别是座落在市步行街中心的新华书店深深地吸引。具有现代风格的新华书店主体楼,楼前高高擎树的“新华书店”四个红色大字的巨型霓虹灯,在繁华的商业区这条彩河之中,宛如一盏灿烂的彩灯,吸引读者驶进知识的海洋里。  相似文献   

16.
刘颖 《新闻记者》2001,(8):50-52
非 洲的部落老者曾经掌握着该部落的全部知识 ,他们的知识优势用一个词概括 ,就是“经验”。而今天 ,在《财富》看来 ,经验已成为“吃剩下的苹果”。美国福特公司前总裁亨利·福特说 :“不创新 ,便灭亡。”那么 ,在新闻报道中 ,如何实现创新呢 ?由于新闻报道的创新和新闻本身都有对“新”的要求 ,在这里有必要先对两者略作分析。我以为 ,在新闻报道里 ,创新的“新”可以理解为发现了经验思维中所不曾意识到的新闻价值或找到了新的文本形式而实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而“新闻的新鲜性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新闻所反映的事实要新 ,要‘活鱼’ …  相似文献   

17.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三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先生在这里谈到古今成大学问、大事业者,需追求这“三种境界”。作为从事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记者,同样需要追求这“三种境界”,否则,就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就不能成为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那么,新闻记者应该树立哪“三种境界”呢?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似文献   

18.
老师帕得班纳坦说,不久前政府派人来这里预报说,可能有新海啸到来。当时课堂里的孩子一下子都放声大哭起来。“许多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伤害”,帕得班纳坦说。她指着旁边一个紧紧抓住另一位老师胳膊的6岁的小姑娘德尔格·德维“她本来是个爱说爱唱的小姑娘,但经历过海啸之后,特别容易受惊吓,很少开口说话,动不动就躲到别人的后面”。  相似文献   

19.
临终细节     
病房里,一位重症肝炎病人突然出现烦躁,言语不清。医生迅速地做出了判断,抢救开始了。护士小姐们有的抽血送化验,有的挂吊瓶、排输液管里的空气,有的测脉搏、心率和血压。30分钟后,病人稍有清醒,用细弱的声音说:“疼。”欲用连着输液管的手指向自己,被一旁的护士制止了。医生按了按他的脐周,问:“是这里吗?”病人摇摇头。又轻轻按了按上腹,病人立刻痛苦地屏住了呼吸。药物不断被调整着。1小时后,病人对正在往点滴瓶子里加药的护士说:“我想见我的老伴儿。”护士说:“您家里人一会儿就  相似文献   

20.
古时候巴比伦的巴别塔是怎么倒了的,这想必有人论过;《圣经·创世纪》就是一个例子。这里须要“再论”,也还是为了一本书。而且,鲁迅先生也写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他在文章里感慨说,雷峰塔倒了,那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终于把雷峰塔给挖倒了。外国的巴别塔之所以倒了,倒不是无知,而是“知识”实在太高超:一下子来了几千种不同的语言,造成了造塔的小民们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