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伍秋鹏 《收藏界》2010,(9):51-54
古陶瓷中的梨形壶,一般被认为是从元代才开始出现的造型。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认为,"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因形状似梨而得名"(文物出版社,1998年)。  相似文献   

2.
杜文 《收藏》2013,(1):66-73
在唐宋时期鱼形壶造型比较流行,一般都认为是模仿鲤鱼造型,在唐三彩、白瓷、金银器中皆有表现。以往皆认为唐宋时期的这类产品皆取材于鲤鱼造型,而通过与唐宋文物上流行的摩羯图像比较可以看出。有些鱼形壶造型来自摩羯鱼的可能性较大。下面以潮州窑产品为主体展开探讨。唐代产品见于梅县水车窑烧制的双鱼形穿带壶(图1),壶高27厘米,口径...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6,(7)
正潮州博物馆收藏一件早年在笔架山窑采集的青白瓷人形注子(图1)。其造型为一单腿跪姿女性,头顶圆孔为壶口,双手怀抱一带温碗的小注子,怀中的小注子的流被巧妙地设计成人形注子的出水口,人像背后原有扁条状壶柄已缺失。此注子最早被定名为佛像,之后又有研究者认为是"麻姑进酒壶"。朝鲜开城(高丽时代的都城)发现的笔架山窑瓷器中,也有一件类似的人形注子,工艺颇为精致(图2),其背后的壶柄亦缺失。类似的人形注子在笔架山窑还发现多  相似文献   

4.
唐宋以前的古人称“壶”和“瓶”,与我们今人“壶”和“瓶”的称呼正好相反。古人所谓的“壶”和今人称之为“瓶”的形象相似;反之,唐朝人称之为“瓶”的器物上却有柄曰“錾”,有嘴曰“流”,与今天的“壶”的形象相差无几。由此可见世事沧桑,斗转星移,竟然连器物的名称也倒转了过来。  相似文献   

5.
周旭辉 《收藏》2006,(4):68-69
民国贴花壶是在成型的素釉壶体表面,将绘印好的彩色图案,通过胶贴的方法,使其牢固地附着在壶体,以对器具起到一种点缀,装饰的效果。可以这样说,民国贴花壶既是现代版画形式的另类介质上的扩容与发展,也是早期彩色胶印技艺与陶瓷物件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耕生 《收藏》2013,(6):38-43
陶瓷枕具是古陶瓷收藏中的特色品种,肇始于隋代,造型林林总总,有腰圆形、如意头形、箱形、兽形、人形等多种,以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为饰,题材丰富多彩,有些还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用途上,除了实用卧枕,还有作为随葬明器的头枕、脚枕,尺寸极小的则是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它们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古代陶瓷制作与装饰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7.
耕生 《收藏》2013,(11):38-39
陶瓷枕具是古陶瓷收藏中的特色品种,肇始于隋代,造型林林总总,有腰圆形、如意头形、箱形、兽形、人形等多种,以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为饰,题材丰富多彩,有些还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用途上,除了实用卧枕,还有作为随葬明器的头枕、脚枕,尺寸极小的则是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它们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古代陶瓷制作与装饰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8.
雁子 《收藏界》2010,(11):124-127
2009年3月28日,赵月汀先生的世华艺术馆开馆,举办了古陶瓷"百壶珍藏特展",震惊了中外收藏界。展品的年代从公元前3900年的新石器时期崧泽文化时期到南宋5000年间,窑口包括越窑、邢窑、定窑、龙泉窑、磁州窑、宣州窑等,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的窑口。专家们说,任何一个博物馆都不能像他这样一下子拿出108只精品古陶瓷壶。  相似文献   

9.
杜文 《收藏》2018,(6):74-76
耀州窑从唐代开始就烧造色釉、器型丰富的陶瓷枕,在唐宋时期曾烧造出釉彩和造型各异的陶瓷枕。唐代该窑也被称作"黄堡窑"。本文主要结合铜川黄堡窑址考古资料,对唐代该窑各式陶瓷枕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于荣丽 《收藏》2007,(5):61-61
“倒流壶”和“公道杯”是我国古代科技含量最高的陶瓷酒具,是古代陶瓷工艺与先进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藏有顺治五彩八仙人物纹桃形倒流壶(图1),高17厘米,腹径11厘米。壶体寿挑形,下承外卷的高足,曲柄,长弯流,流上有3片桃叶与壶体相连,壶底有一个小扎。壶身用五彩绘八仙人物中的四人,一面画曹国舅和蓝采和,二人上方有一只飞翔的仙鹤;另一面画韩湘子和铁拐李,两人之间有一只梅花电,左上角用红彩书唐代大诗人杜甫《秋兴八首》之五中的两句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画面寓意“八仙祝寿”和“鹤鹿同春”,都是清初景德镇瓷器上流行的贺寿类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