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太谷方言文白异读现象丰富且复杂.古全浊平声今塞音、塞擦音的字,文读送气音,白读不送气音;初、崇、昌、船、禅母部分字文读送气塞擦音声母[tsh],白读擦音声母[s]或[f];部分影母字和疑母字文读零声母[o],白读鼻音声母[n]或[η].曾、梗两摄文读鼻尾韵,白读是开尾韵;果摄开口一等个别字文读[∞]韵母,白读[ie]韵母.白读音与白读音结合较稳固,地名多保留白读音,反映风俗的词语一般读白读音.  相似文献   

2.
二韵母教学重点福建方言与普通话,韵母之间的差异显然比声母大。但组成韵母的方式(韵头、韵腹、韵尾),两者却完全一样;充当韵母的成分——音素之间的差别,也不很大。普通话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单韵母(包括四个特殊韵母),有a、o、e、i、u、ü、e、er、-i(前)、-i(后)十个,都是单元音。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组成,其中可以当韵头的有i、u、ü,可以当韵腹的有a、o、e、e,可以当韵尾的只有i和u。鼻韵母则由元音加鼻辅音组成,其中能当韵头的也是i、u、ü,能当韵腹的是a、o(实际音值是u)、e、i、ü,能当韵尾的只有辅音n和ng。  相似文献   

3.
沅陵乡话、湘南几个土话的韵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沅陵乡话,东安土话,宜章土话,江永土话等集中在湖南境内尚未分区定性的土话的韵母进行共时描写,并同时与吴语,湘语进行比较,研究其韵母演变格局,发现这些土话与吴语,湘语共同具有:果假遇摄元音高化链;支微入鱼;流效摄的联系;阳声韵尾归并;阳声韵三分格局等音韵现象,沅陵,东安,宜章,江永与吴语,湘语韵母的相同之处反映了它们的历史联系,应该是原来相同或相近的方言因素的共同留存。  相似文献   

4.
延东土话的语音系统独具特色,它既具有很强的存古性,在语言接触和自身发展演变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独特的变化。如声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浊音系统,非组保留重唇音或与晓组合流为舌根音,尖团音问题与北京话和其他方言迥异;韵母阴阳对转现象突出且过程清楚,ai、 两个韵母来源复杂,效流相混,通摄念aη韵,宕摄念oη韵;古平、上、去、入四声均因声母的清浊而调值各异,上声有三个调;声韵配合关系特殊,语流音变丰富而独特.  相似文献   

5.
李旭 《现代语文》2015,(4):34-39
描写、分析霸州方言声韵调三方面的特点。声母方面,古见系开口二等有少数字保留舌根音声母;古知庄章今基本读[t■]组声母;古日母字除止摄开口外,读[z]声母,还有一些非古日母来源的字读[z]声母,如云母、以母;古影疑母开口一二等,今普通话读开口呼零声母的字读[n]声母。韵母方面,存在与普通话开合口不同的字;存在系统的文白异读,尤其是古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有儿化韵母,后鼻音韵母儿化后主要元音不鼻化,与非后鼻音韵尾韵母合并。声调方面,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古入声字归到四声中。  相似文献   

6.
碛口镇是临县的一个重要古镇,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及山西重要旅游景点.临县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汾州小片,碛口话在语音方面具有该片方言的共同特点之外,同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碛口方言有24个声母,40个韵母,6个单字调.与临县城区话、三交话相比,声母方面碛口话没有[v]声母,不分尖团音;韵母方面没有儿化韵以及几组字的韵母与临县话、三交话明显不同.与普通话相比,声母比普通话多[z]、[(n)]两个辅音声母,碛口话[(n)]声母的字在普通话中读零声母[(o)];韵母方面,碛口方言没有前鼻音韵母[-n],有入声韵;声调方面,比普通话多阴入和阳入两个调类.  相似文献   

7.
湘南土话咸摄、山摄韵尾情况复杂。-m并入-n尾后,n尾演变有两大方向:一是韵尾舌根化,演变为后鼻音;另一个演变方向是弱化甚至脱落。湘南土话中闭口韵的音变现象属于典型的回头式的语音演变,非存古性质。  相似文献   

8.
有关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方言古果摄、效摄一等字的今读,学界存在单元音和复合元音之争。文章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出发,对古果摄、效摄一等字在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方言中的今读问题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大埔方言果、效摄一等字韵母确为复合元音ou而不是单元音o或滑音ou。  相似文献   

9.
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入声三个方面:声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章组字和邪母字上;舒声字韵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假咸山摄、臻摄、流摄字上;入声的差异体现在入声调和入声韵两个方面。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差异呈现出一种系统性,入声的差异中出现了入声消失过程中的逆反现象。  相似文献   

10.
资源县地处湘桂交界地带,语言状况复杂。作为当地权威方言的资源话属湘语,同时又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舒声字基本保留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不送气,古全浊入声字部分清化;果摄一等基本读[o];遇摄主要读[y],少数读[u];咸山摄开口多读[i]或[an];深臻曾梗四摄开口三等多读[in]或[n];共四个调类,入声调类消失,上、去声不分阴阳。  相似文献   

11.
贺州灵凤都话同音字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灵凤都话属桂北平话,又叫"八都话".其语音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舌齿音的边音化和舌根化,古舒声韵母今读促声和入声调.本同音字汇收字3千多个.  相似文献   

12.
在方言的分化和演变的过程中,在方言区的交界处或移往外地的方言岛,由于语言接触和渗透,有些方言兼有不同时代、不同方言的特征,对应繁复,异读多、同义手段多,归入哪区都不合适,以往的学者已经提过“混合型方言”和“过渡型方言”.本文先就比较典型的几种过渡型方言归纳了一些类型特征并区别了不同的等差.然后,就湘南、粤北和桂北的连片方言,在众多学者们的调查报告中,提取了16条语音特征和60条常用词,拿9个方言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已知的混合型方言的类型特征是相符合的.文中还就这一片混合型方言的社会文化特征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三字杂》的用韵,有一定的特色,其所体现的读音可以与今洞口方言尤其是山门话语音相印证。此外,通过分析其韵脚字,还可以考证方言本字以及订正错别字。  相似文献   

14.
四川北部山区方言的语音分尖团,同时也有一些入声的痕迹。随着语音的变化,已经出现了老派和新派的分别。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汉语方言的发音方式或发音习惯不可避免地使英语语音的学习发生或正或负的迁移,从而影响我们学习英语语音的效果。文章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出发点,总结出河南信阳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与英语语音的异同,认为在对信阳地区的学生进行英语语音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在比较方言与英语语音差异的基础上,选用有针对性的教材和影像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英语的发音规则,并按照规则进行相应的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方言材料、历史文献、方言地理学和实验语音学的证据共同表明,北方地区鼻化韵有三种演变类型:始于an类音的,在随后的扩散过程中分化为两种类型:一是以韵尾-n为条件,一是以韵腹a类音为条件;第三种则始于aN类音。山东方言属于第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樊华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6):63-66,104
遵义方言和重庆方言同属西南官话的成渝片。二者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儿化程度明显高于西南官话其它方言片。  相似文献   

18.
客赣方言关系密切,两大方言有差异性也有共性。对客赣方言量词进行比较研究,并据此分析这两大方言量词使用上的异同和特点。通过165个词条比较,我们发现: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与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语在量词词类中是相同词的数量略多于不同词的数量;赣语和普通话相同的量词明显多于客家方言和普通话相同的数量;两大方言有几个共有的特色量词,各自也有一批体现各自特色的创新性量词,二者相比,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19.
方言与移民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方言的形成发展依赖于移民的迁徙,移民的方言是某一地域方言形成的语言胚胎,因而移民的迁徙走向与方言的空间分布、方言类型与移民类型存在对应性。此外,本文还从交互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移民在双言环境中的言语交际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移民方言与迁入地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进行了描写.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人现在讲的英语是从伊丽莎自时代开始产生的。当时讲英语的人不超过5百万,而现在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已有3亿多了,其中大部分是美国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人讲的英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此美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个品种而存在。由于地区和社会的原因,在这一品种中又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方言,笔者在本文中将对此作些初步的探索,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