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光辉 《考试周刊》2010,(38):70-71
说到听、说、读、写,我们很自然地想到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一直强调贯穿听、说、读、写训练。听和读是吸收,是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表达,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生正是通过听、读吸收营养,得到借鉴,再通过自己的说、写、实践逐步提高表达能力。听、说、读、写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说话———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一翼天津市蓟县教研室刘永富蓟县杨津庄中小崔铭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重理解、轻口头表达的现象,致使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训练包括理解、积累和运用等方面的训练。理解是为了积累,积累是为了运用。语言训练是融听、说、读、写之中的,听、说、读中的语言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说写的能力。其落脚点都在一个“写”字上,所以说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深入一步看,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输出;从能力上来说,听、读是理解,说、写则属于表达。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上不可能只有吸收,没有输出;只需理解,不需表达。初中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现代语文的能力,于是吸收与输出、理解与表达都有它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重理解、轻口头表达的现象,致使学生的语文素质难以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句子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 :在阅读教学中 ,要重视句子教学。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各个年级段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那么 ,在小学各年级段怎样进行句子教学呢?一、小学低年级重点指导建立句子概念 ,理解句子意思建立句子概念 ,也就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说的“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既为学生以后理解比较复杂的句子打下基础 ,又帮助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学写完整的句子。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从课文中选择一些句…  相似文献   

8.
按照大纲要求,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重点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句子训练,究竟应该训练什么?怎样训练?现就《吃墨水》一课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句子训练的内容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注意读写密切配合。读,重于理解内容;写,重于学习形式表达。句子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从理解角度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另一方面还应注意通过句子训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句子本身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表达角  相似文献   

9.
王修珍 《现代教育》2003,(14):44-44
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来进行交际,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方式有四:听、说、读、写。听、说是运用口头语言,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基本上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训练);读、写是运用书面语言,不能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必须进行专门的训练)。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在客观的层次上进行,即通过语音(书面上为文字)组成语汇,通过语汇组成句子,通过句子组成篇章,来传递信息的。  相似文献   

10.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听说读写的活动。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言语交际是表达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言语交际表达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一、句子教学的意义和要求句子是实际运用语言的单位,和词不同,它表示的是特定的、完整的意思.句是段的构成单位,也是构成篇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句子训练是读写训练的重要项目,是阅读的基础.学生读一篇文章先得把句子读明白,然后才谈得上理解段,理解篇;学生写一篇文章,也只有把每一句话写明白,才能连句成段,积段成篇.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加强句子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说白了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听、说、读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很广泛,唯有在"写"上,大多语文教师把训练范围仅缩略在了作文课上。透视现今的语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每学期读了数十篇课文后,学生仍然不会表达,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不能用笔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不知"写什么""怎么写",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说,训练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关系来说,听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没有良好的输入,就不会有良好的输出。就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形成的过程来说,听和说先于读和写,一个人只要不聋、不哑,就必定会听,会说。就听与说两种能力的形成来说,听则是说的基础。听与一个人的记忆力、理解力紧密相关。而记忆力、理解力的发展又必须以听觉和视觉等感觉能力的发展为先。感知到的东西少,或对事物感知的不敏感,就不会有较好的记忆和较高的理解。从开发智力的角度说,耳聪目明是具体的智力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听说为先,听字当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听话,能理解内容,抓住主要意思。”“低年级能听明白别人的一般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培养认真听话的习惯。”“中年  相似文献   

15.
浅淡民族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祝显福在汉语文课为第二语文课的民族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仍是“双基”训练的主要内容。只有强化这些训练,才能使学生在接受了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汉语言文字,使他们...  相似文献   

16.
实践的观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观点。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七年前,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还说:“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让他们去应付考试,咱们是要让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必要的本领。所以听、说、读、写四项应该同样看重,都要让学生受到最良好的训练。”(《语文学习》1980年第七期) 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训练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已得到教师们足够的重视,尤其对单项训练科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过去由于不理解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应付考试出发,片面强调了读(阅读)、写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全面,读、写能力的提高也受到影响。近一年来,我从培养和提高学生记忆能  相似文献   

18.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简析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社会性、综合性,并且渗透着美育因素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基础板块,这四者是互为基础、互相依存的,其中听、说、读的能力训练最终都是为写而服务的。在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句子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学生掌握句子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状况。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句子的教学。句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通过对句子的阅读、分析,去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使学生把句子写得完整,通顺,生动,具体。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它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让听的人明白;能独立存在,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一定的语气。一般说来,它常常明显地包含着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后一  相似文献   

20.
造句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语言文字训练,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造句的能力。否则学生造出的句子不是意思表达不完整,就是不通顺,或是形式单调。如何提高学生造句的能力呢?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