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要以为这是只有几岁的稚童才这样发问的问题。其实,每个人在内心中都不自觉地在这样发问,或者你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比如说填表。你在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同时,你就在给自己确认了一个认同:我是一个律师——这是职业的认同;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是我儿子的父亲——这是家庭角色的认同;我是中国人——这既是政治认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文化认同,因为文化认同涵盖了多种认同。上小学的时候,放寒暑假回来后,很多同学都会述说“回老家”的经历。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没有老家可回。我的父亲是…  相似文献   

2.
镇海老屋     
吴福辉 《寻根》2004,(4):89-93
我在梦里见过我祖居地宁波镇海的老屋. 我并不出生在镇海,中年以前也无缘面识我父亲出生的地方.像我这样在户口簿的籍贯栏目里填甲地,而在出生栏里却填乙地的人,如今是越来越多了.比如我就生于上海,我的儿子北上生在了鞍山,到我孙子已生在了北京.报户口的时候,我儿子不假思索就给孩子写下籍贯"宁波"两字,我看了直发愣.  相似文献   

3.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4):F0002-F0002,1
<正>一位富人和他的儿子喜欢收藏艺术珍品,他们的藏品异常丰富,从毕加索到拉斐尔,无所不包。越南战争爆发后,儿子奔赴战场。他非常勇敢,在战斗中为救战友牺牲了。噩耗传来,失去独子的父亲悲痛不已。一个月后,就在圣诞节前夕,有人敲响了父亲的家门。一位年轻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大包裹。年轻人说:"先生,您不认识我,我就是您儿子舍命救出的士兵,他以前经常谈起您以及您对艺术的热爱。"年轻人递上手中的包裹说:"我知道这微不足道,我不是什么伟大的艺术家,但我想,您的儿子也许希望您收下这个。"  相似文献   

4.
邱澎 《大理文化》2017,(12):65-66
正对我而言,小说即故事,故事即人生。许多时候故事丰富了生活。看完《野境》我突然觉得我和故事里的"五婶"一样,被一种将失控的情绪缠绕,我生活的周围也充斥着这样浓厚的氛围,因为,这个世界太喧嚣。故事的主角"五叔"想要弄张狼皮,送给他的父亲,因为拥有一张狼皮是父亲渴望已久的愿望。故事围绕着怎样得到这样一张狼皮而展开。得到"狼皮",像飙升的房价,像可以指挥方向的权杖,像投机所  相似文献   

5.
新年的时候,身在远方的父亲从老家给我寄了一个水果蛋糕.虽然我在纽约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公寓,但他总担心我的橱柜和冰箱是空的,并且执拗地认为,我仍然是他需要照顾的儿子.  相似文献   

6.
德国少女安妮·佛朗克的日记本的第一页上是这样写的:“1942年6月12日,我13岁的生日那一天,父亲送给我这本日记本,当做祝贺我生日的礼物。和蔼可亲的父亲、母亲、姐姐,还有许多朋友围绕着我,多么美好的生日呀!”安妮写下这幸福的一页后,还没过一个月,她一家人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大搜捕,便离开德国来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住在一所细长的楼房的三楼上。三楼是安妮父亲办公的地方。当德军占领荷兰以后,她一家便避居后楼,用书柜把后楼的楼门堵死。一家人在这秘室里住了两年零一个月。由于有人告密,盖世太保闯了进来。她全家和同居者共8人被捕,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安妮和姐姐、母亲相继因患病死在集中营里。只有父亲奥托·佛兰克  相似文献   

7.
黄秀敏编译 《世界文化》2014,(2):28-28,I0001-I0004,29
<正>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与我的父亲皮埃尔·阿吉利特(1900—2001)相交、合作长达五十年之久,此间创作出大量被艺术史家称为"画家好的艺术作品"。我带着双重目的踏上旅程:办个人展馆和展示父亲的藏品。我应邀对展品进行评价。就我理解,采访者在向我寻求个清晰的解释,可是,作为达利和阿吉利特之间协作的唯见证者,对于那种场合、那种感受、那种责任,我能够说得清楚吗?我是这样回答的:"‘达利作品:阿吉利特收藏’是敬献给我父亲这个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热爱者和出版者的,是  相似文献   

8.
我10岁的时候,哥哥尼克12岁。那年的母亲节对我俩来说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准备在那一天送给母亲一份礼物。那是我们第一次为母亲买礼物,当时我们非常穷,像送礼物这样的事是不常见的。幸运的是我和尼克靠打工挣到了一些额外收入。我们告诉父亲时,他骄傲地拍着我俩的头,说:“这主意真不错,你们的妈妈会非常高兴的。”从父亲说话的语气中,我俩都猜出了他在想什么:母亲整日操劳,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清洗全家的衣物,但她对所做的一切,没有一句怨言。她平时很少笑,但她笑起来却是那样的开心,我们都会被她的笑声所感染…  相似文献   

9.
克雷格·舍戈尔德非常喜欢踢足球,而且踢起球来不要命,不过他的教练渐渐注意到这个小孩好像变了,动作不如以前快了。两星期后,克雷格剧烈地呕吐。父亲厄纳和母亲马里恩立即为儿子联系了一家医院。专家为克雷格作了一系列的检查。“恐怕,我带给你们的不是好消息,”专家说,“克雷格脑部有个肿瘤。这个肿瘤位于非常危险的部位:靠近脑干的顶端——这个区域控制呼吸、心脏跳动和血压。”救护车把克雷格送到位于伦敦中心的大奥尔蒙德街医院,母亲本不想把病情告诉儿子,怕压垮他不服输的脾气。但是,她从未对儿子说过一句谎,她不想破坏她在儿子眼里形…  相似文献   

10.
9年前,当唐纳德·奥拉依尔到护士学校上学的时候,他的父亲感到十分沮丧。奥拉依尔先生回忆道,“我的父亲是一个炼钢工人。当他听到别人家的儿子或当了焊接工,或拿到了足球奖学金时,想到自己的儿子仅当了一名护士,他实在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如今,奥拉依尔先生已经是一名有职业证书的护士了。经过锻炼,他还成了一名麻醉师。如今,他在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医院里工作,年薪大约3万美元。他说:他的父亲现在已经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如今,他父亲告诉工友们的儿子,如果上了4年大学而找不到工作的话,就应当去当护士。就像妇女已经进入了曾经是男人…  相似文献   

11.
阿来创作的《尘埃落定》在中国文坛名噪一时并被列于长篇小说排行榜首。翻开《尘埃落定》,读者便走进了一个叫做麦其的藏族土司的家庭。“找”是其中的主人公。在麦其土司的辖地上,没有人不知道土司第二个女人所生的儿子是个傻子,那个傻子就是‘哦”。除了亲生母亲,几乎所有人都喜欢“我”是个傻子;如果“我”是个聪明的家伙,说不定早就命归黄泉了。‘哦”的父亲是皇帝册封的辖制数万人众的土司,母亲是一个皮毛商人从汉地买来送给病死了老婆的土司的续弦,“我”是土司酒醉后的产物,所以是个傻子。“我”记事是从十三岁那年一个下雪…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     
正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父亲一生似乎就做过两件事:读书和教书。相传,我家的祖上也曾是读书的,不知是哪一代,还出过一位进士。到高祖时,家道中落,高祖父死后,高祖母带了六个儿子离开祖籍鹤庆外出谋生,先到维西,在维西留下长子,高祖母后来又带了其余五个儿子来到位于金沙江边的一个叫格子的村庄落籍,高祖母死后就葬在格子村后云岭的高坡上。六个儿子中,我的曾祖父最小,曾祖父育有一子二女。到了祖父这一代,家道开始好转,祖  相似文献   

13.
朝举 《大理文化》2003,(6):10-12
我要给你说的是我父亲的故事. 我总习惯称父亲为"老父亲".这种称谓,并不是我的做作,在我能力有限的语言表达中,总觉得这样才能体现我那种源于心底的对父亲所经历的生活的厚重和沧桑感的认同.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和他众多的同代人一样,在近七十年的生活中,虽然经受了些风风雨雨,但无论怎么说都只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人.在我对他认识了解的几十年中,如果撇开他作为我父亲的这个身份,把他当作一个生命的载体来看,有的时候我无法想象他竟然有如此坚韧强盛的生命力,就像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只要有一点土一点水它就能生长就能发芽.  相似文献   

14.
一天晚上,我坐在迈阿密职业选手体育馆里观看一场佛罗里达马林队对纽约麦特队的棒球赛。在第七局中场休息时,我注意到坐在我前排的两个人: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和他的父亲。从帽子的特点不戏看出,父亲是位麦特迷,而他的孩子则带着马林队的标志。这位父亲拿正节节失利的马林队和儿子开玩笑,而儿子的回答却越来越尖刻。到最后,马林队的落后已无法扳回时,男孩冲着父亲用稚气的、满是厌烦的声音咆哮道:“我恨你,你知道的!”他愤愤地吐出这几个字,好像不得不一吐为快。然后,他站起来朝大看台走去。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也…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手,非常软和,不像手艺人的手。每逢三月街,父亲大大的手,总是紧紧握着我小小的手去赶街。父亲的手,牵出我的是梦魂萦绕的童年,有时像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溪,而有时又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一直伴随我的人生的脚步。童年的记忆中,父亲身着白衬衣,黑领褂,神采奕奕地在三月街上走着。他跨一步,我需要走两步。三月街上的人很多,五颜六色、四海汇集。父亲总是紧紧牵住我的手,生怕我走散了。通往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之路,尘土飞扬,满街嘈杂,商铺林立,人山人海。也就是在麦香柳绿的季节,在赶往三月街的路上父亲给我娓娓讲述了那些神幻迷人的童年故  相似文献   

16.
在德意志北海之滨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少年,他是个贫穷的牧师的儿子。也许是受父亲感染的缘故,他从小就喜欢古代历史故事。这位少年,就是海因里希·施利曼,后来成为发现特洛伊遗址的考古学家。 1830年,施利曼八岁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本《儿童世界历史》作为圣诞节的礼物。施利曼翻开书页,一幅烈火包围特洛伊城的插图映入他的眼帘。希腊大诗人荷马写的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使施利曼着了迷,他不止一次地读过《伊利亚特》(一  相似文献   

17.
雅各的祝福     
封二这幅画的故事出自《圣经·旧约》。画中这位可敬的老人雅各非常长寿,他一直活到174岁才卧床不也。雅各的儿子约瑟知道他的父亲将不久于人世,就带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来到老人的房间,希望这两个孩子能得到他们即将离世的祖父的祝福,就象雅各本人曾经受到过他父亲以撤临死前的祝福一样。  相似文献   

18.
往事的联想     
奶奶八十三岁了。中风以后使她不能说话了。夏天里我的一项家务活儿就是给她收拾房间。只是在她醒着时去拾掇,我感到怪不自在的,因为我的一举一动她都盯着看个没完。有一天,我揩拭奶奶来同我们一起住时带来的那只旧皮箱,它的小弹簧锁突然崩开了。奶奶那会儿正睡着了,我不禁好奇地往箱子里张望了一下。里边放的东西不多:有几本旧记事本,一张奶奶的结婚照片,还有一只带项链的金鸡心。鸡心里放着一张奶奶十五六岁时的照片。原来我长得非常象她;我要早知道该多好呀。我翻开一本记事本,看见第一页上这样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时光荏苒,人生易老。一生谁无乐和愁,记录下来好处多。愿你的日记能向子孙表明你此生并非虚度。你亲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正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父亲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和之前的工作相比,新工作更轻松,薪水也增加了很多。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很显然,我的父亲和母亲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甚至觉得糟糕透了。因  相似文献   

20.
友好的报答     
1956年我生儿子那时,在医院里和一位年轻妇女住一间病房,她在同一天也生了一个儿子。也许是由于我的双亲开有一家花店吧,我们的病房里很快就充满了玫瑰花甜甜的馨香。在第七次给我送来花束时,我却感到有些不安起来,因为和我住同屋的安从没有收到过一朵鲜花。她坐在床边,探身欣赏着刚刚送到的花束。她年轻、漂亮,但她褐色的大眼睛中的某种神情使我感到对她这样的年纪来说,似乎已经历了过多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