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不断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教师是“反思型教师”。要想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走向教师专业化,就必须把反思的理论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变常规性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并积极开展反思性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2.
不断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教师是"反思型教师".要想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就必须把反思的理论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变常规性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并积极开展反思性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3.
在反思性教学成为热门课题的今天,当校长们向老师们谈论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如何去实践反思性教学,怎样才能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同时,校长更应该首先是一位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校长。  相似文献   

4.
反思教学,作为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的主要体现,实质上是教师的反思性思维及其"内隐理论"的外化.反思教学的具体过程也就是教师的反思性思维的具体展开,没有反思性思维过程,反思教学将无所作为.反思型教师应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获得对教学实践的真实解释和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5.
反思教学,作为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的主要体现,实质上是教师的反思性思维及其“内隐理论”的外化。反思教学的具体过程也就是教师的反思性思维的具体展开,没有反思性思维过程,反思教学将无所作为。反思型教师应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获得对教学实践的真实解释和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6.
论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课程呼唤反思型教师,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反思性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理论素养和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反思性教学:步骤与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这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为教师理解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如果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行为成为一种反思性的实践,那么也就意味着教师变革传统的课程实践模式,成为反思性的课程实践者。这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反思性教学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怎样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一般的步骤可以遵循,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一些基本策略,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适应发展和变革,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反思就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研究教法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要提倡反思性教学,把自己培养成反思型教师。那么何谓反思性教学,为什么要重视反思性教学,如何培养反思型教师?本文就此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廖嫚 《考试周刊》2010,(54):33-34,7
反思型教师教育体现了现代教师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对传统经验型教师的超越。反思型教师教育是备受推崇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反思型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教师的批评性反思能力,本文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反思原则、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的方法,以及我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学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反思性教学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的强劲教学思潮之一,成为反思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反思型外语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会质疑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办法,采取行动研究,并通过实践予以验证和改进.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反思性是教师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而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性教学中才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目前教师文化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从而提出基于反思性教学重构教师文化: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教育实践的反思者、研究者与终身学习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氛围,以便为教师打开一片自由的反思空间。  相似文献   

13.
教育需要反思。教育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对教育问题寻根问底的不断探究的过程。可以说。反思性是教育哲学的重要特征。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的合理性,使教学过程成为自己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意识和监控,是教师以自身或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邹黎 《考试周刊》2009,(51):120-121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性教学目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自我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培养反思型英语教师的四种关键因素,以强调反思性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合适性和可用性。英语教师要科学系统地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从而改善英语课堂教学和实现自身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谈谈反思性教学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总结也称“教学札记”或“教后记”,它是教师总结反思自己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的方向,从而不断地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所作的解剖、分析;二是反省性,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总结,是教师面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情境和经验,立足于自我之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我意识能力的体现;三是过程性,一方面指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反思型教师的角色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希静 《教育探索》2005,(5):123-123
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理论家杜威首先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概念.并把教师看作是反思性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理论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随着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论、实践论开始受到重视.传统的教师已不再令人满意.需要新型的教师形象取而代之.于是“反思型教师”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论反思型教师的教学智慧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学智慧是教师一种高水平的教学综合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生成,而且这样的生成是动态无止境的。对于当前所倡导的反思型教师来说,反思型教师要以反思为关键切入点,以反思性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学反思这一基本途径来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课程.教材.教法》2017,(11):108-114
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是教师反思性实践与文化理解融合生成的一个概念,它揭示了教师反思实践的文化理解性特征和教师文化理解的实践反思性特征。成为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是多元文化时代对教师角色的客观要求。具有多元文化协同共生的文化目的理念,养成对"文化偏见"或"文化前理解"的批判反思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化引导转换与文化共同体构建能力,是教师作为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的基本素养。阐释这一概念有助于重新理解教师的教学实践与角色定位,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实施反思性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学教师要想真正实施反思性教学,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就必须养成在教学中自觉反思的习惯——反思的意识;知道在教学中究竟应该“反思什么”——反思的内容;并懂得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反思”——反思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邓豪 《宁夏教育》2006,(3):71-71
第一,反思性教学是一种研究型教学,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教师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第二,反思性教学具有发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