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天下父母,谁也不敢保证他对孩子的批评永远正确。通常情况是:父母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却不肯向孩子认错,一些父母甚至认为,向孩子道歉有失脸面,会损害自己的权威。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观点恰好与此相反。他们认为,适时地向孩子道歉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有益于提高父母的权威。1.稳定情绪后再道歉。如果你仍在生孩子的气,那千万别道歉,即使你知道自己错了,也要等你的情绪稳定后再说。情绪沮丧时的道2.道歉应明确。应该明确而又具体地告诉孩子你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要认错。否则,也会使孩子困惑,弄不清…  相似文献   

2.
今天刚收到《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第2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刘江事件》,颇有些感触。尤其是镇西老师当时的指导老师冯老师的一句话更使我受益匪浅:“向学生认错,只会赢得学生真正的尊敬。”是的,德高者方能为“范”,要想让学生懂得敢于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敢于为自己的错误道歉,我们怎么能不从自己、从我们的课堂做起呢?我知道学生从来不会瞧不起那些敢于“认错”的老师的,相反,他们倒是很鄙视那些虚伪的假“圣人”。刚走上讲台时,我连自己讲课过程中的一些错误都羞于在课堂上当众更正。有一次勇敢地更正后,学生竟然很大度地回答:“人总…  相似文献   

3.
对"认错"这件事,你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在生活中,你是不是觉得,承认自己错了并不那么容易,要向别人道歉就更难了,因为这样很"没面子"?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只是你,就连爸爸妈妈、长辈老师有时候也不能"免俗"哦。可是,在作文里,"认错"就是另一种状况了。纵观同学们的"认错"来稿,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1.认错的过程简单突兀;2.认错的程度夸张煽情。具体说来,通常是因为某个人的几句话,我们就"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错了之后,我们的反应不是"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就是把行为的负面影响上升到特别高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做人,不怕路远,就怕志短;走路,不怕缓慢,就怕常站;生活,不怕贫穷,就怕懒惰;干事,不怕对手厉害,就怕自己颤抖。无知不可怕,真诚的无知可怕;愚蠢不可怕,尽责的愚蠢可怕;迷路不可怕,执着的迷路可怕。当领导,有怕,也有不怕。怕,并非完全不对。如果怕犯错误,怕失民心,怕决策不准,怕工作失误,怕愧对党和人民的信  相似文献   

5.
云弓 《甘肃教育》2008,(20):33-33
论潜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知道你在潜水,怕就怕你不了解别人的贴子。)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不甘于平庸,希望拿高薪就高职。他们不怕吃苦,不怕挫折,但总是找不到"值得"自己奋斗、坚持下去的工作。为什么呢?是自己运气不好,还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如何尽早确定职业价值观来说。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个同人类世界平行存在的妖魔世界。那里有各种各样令人恐怖的丑陋的妖怪,可是他们却并不觉得自己丑。相反,妖怪们认为自己很美丽,而人类才是最丑的,而且越是美丽的人在妖怪的眼里就越是丑得不得了。妖魔世界中的小妖怪也要上学,只是他们上  相似文献   

8.
摘掉面具     
如果你带过小婴儿,你就会发现当宝宝高兴的时候,总会手舞足蹈,让人顿生喜悦之情;当他不开心,第一反应就是哭,他也不会去掩饰什么,从不怕人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可是大人们总是要我们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他们常对我们说:"男孩子要勇敢一点,不准哭!""乖女孩不可以那么三八!""那有什么好笑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比较研究中,一般有下列几种观点:(1)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3)一个人的良药,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4)比较研究可能是一面镜子,以便更好地看清自己."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说,不要怕不认识本国的教育状况,拿出去和别国比,自己的优缺点就都出来了!这和第四个观点很相似.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龄前的男孩子在自己家人这个小圈子里,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天不怕地不怕。可如果让他们一个人呆在家里,他们绝对不同意,因为他们怕孤独,怕风吹草动,怕陌生人……如果让他们独自离开家,更不行了,因为他们不敢跟陌生人说话,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有人逗他们,他们紧张得不知  相似文献   

11.
<正> 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一个青年即使他没有大学毕业或中学毕业,但如果他有了自学的习惯,将来在工作上的成就不会比大学毕业的人差。自学,要注意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种方法很好。  相似文献   

12.
语录     
<正>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早点起床;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老化,那么就得快点学习;如果你想慢点被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不怕缓慢,就怕常站;不怕贫穷,就怕惰懒;不怕对手悍,就怕自己颤。——送给年轻人  相似文献   

13.
<正>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犯错之后如何对待?这是最为关键的。有的人会拼命地掩饰、抵赖自己所犯的错误;有的人狡辩、推脱,认为犯错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而有的人却相反,他们会诚恳地为自己犯的错误道歉,还会认真反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应做敢于认错、勇于担当的智者和勇者,在错误中不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14.
小丑的眼泪     
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小丑,马戏团的小丑。举止笨拙而愚蠢,红色的香肠嘴仿佛永远在笑。有谁知道,那笑其实是一种恐惧,怕自己不够可笑,怕自己不能引人发笑,怕自己会被人遗忘在积满灰尘的角落。小丑的面具下应该是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脸,就像我,无论在哪里,永远都不会引人注目。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些闷声不响、可有可无的人,我以前就一直属于那个群体。后  相似文献   

15.
做错事了要认错,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比如一些名人做错了事,不是认错道歉,而是百般抵赖,甚至对批评他的人反咬一口。易中天先生从中国认错传统谈起,指出症结所在,分析深刻,论证有力。  相似文献   

16.
名言趣画     
一经打击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毛姆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拿破仑生命之舟如果缺少知识的重载,就会摇晃不停。——杜威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不要卖弄你的所知,因为它常少得可怜。——诺曼·福特千万不要感到难为情就怕承认自己错了。敢于认错,说明你今天比昨天更聪明。——斯威夫特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普里民天生的才能就像自然生长的树一样,需要用学问来整修。——培根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打算知道的人是最可怕的。——柏拉图头脑用得…  相似文献   

17.
<正>专家的标准,既无上限,又无下限,有人说你是专家,你可能就是专家了。现在的专家,你敢说就行。不怕你乱说,就怕你不说;不怕你说得惊世骇俗,就怕你老生常谈。过去的专家里有许多是南郭先生,现在的南郭先生里有许多是专家。有许多专家,自己分不清南北,却偏要给人引路。专家不怕走错路,就怕走老路。专家们各执一词,公说公的,婆说婆的,表面上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际上是"瓦匠多了,盖倒房子"。为数不少的专家靠颠覆常识过日子,"祖传秘方沿街卖",但就不给自己的孩子吃。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向幼儿道歉或认错看作是有失尊严的事。于是,他们在回答不了孩子提出的问题或当孩子指出其言行中的错误时,往往大声训斥或动手打孩子,以警戒孩子对父母的不敬。家长的这种“唯我独尊”和专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对问题的处理不当或寻找机会与幼儿谈谈自己的过失,实际上能使孩子无形中学会做人的准则。如果家长处事不当而又从不向幼儿道歉,将会丧失幼儿对自己的信赖。最受人  相似文献   

19.
无关对错     
陈晨 《高中生》2009,(15):52-52
有错,一定要道歉。你如果错了,就要及时承认,与其等别人批评或指责,不如主动认错或道歉,这样更易获得谅解或宽恕。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发生争端总是武断地指责对方大错特错,从  相似文献   

20.
选择     
卓玛: 我读书纯粹是奉父母之命。我不能随自己的意愿选择我感兴趣的学科。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父母就因为这句话给我选择了理科,说是将来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可是我对理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勉强自己去爱理科,可是无济于事。现在我的天空都失去了颜色。我真想放弃一切,可是又怕伤了父母的心,毕竟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好心的安排也会让我的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