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君和B君都是笔者的朋友,两个人同住在18层高楼的同一个单元里,两个家庭各有一个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独生子。A君的女儿从小聪明文静勤奋听话,从一年级起,只要放学回家,楼外就很少看见她的身影。据说,从宝贝女儿读书以来,A君夫妇便取消了自己的一切业余爱好,成天在  相似文献   

2.
吴若权 《教师博览》2009,(10):53-53
朋友的孩子就读私立小学五年级,那是个人人称羡的贵族学校。但是最近为了协助孩子处理一道数学题,他气愤地跑去学校和老师理论。题目的大意是:发生山难,登山者A君获救,碰到B君和C君。B拿出4条面包,C拿出5条,肚子饿了,三个人平分这些面包。A从身上掏出600元钱,B和c应该向他要多少钱?  相似文献   

3.
有的父母为了使孩子更聪明、更优秀,就运用自己认为好的各种方法教孩子,表现为根据自己个人的成功经验,或者借鉴一些优秀父母的具体做法。好的方法就一定有好的教育效果吗?我的回答是:不一定,因为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以下的故事能给读者朋友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是不那么聪明,甚至有点自卑的孩子,夸他们聪明也很有必要,因为他们需要建立自信需要被认可。0120世纪90年代,针对美国五年级的学生,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做过一项心理学实验。学生被分成A、B两个组,当他们完成一项任务以后,研究者分别对他们采取两种鼓励措施,A组是"你真聪明",B组是"你真努力"。实验发现,如果一直受到"你真  相似文献   

5.
有个跨国机构对非常多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孩子进行一项调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谁?请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国的和外国的都可以。看到这个调查我就想,美国孩子肯定把父母列在榜末,爸爸第9位,妈妈第10位。为什么?你想啊,美国家长管孩子管到18岁就结束了,“扫地出门”,自立门户。至于有没有房子住,能不能找到工作,是否有收入,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18岁成熟了,是大人了,独立去吧!父母有钱那是父母的钱,他们未必让儿子到他们公司当总经理,未必在遗嘱里写上,把全部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女儿,说不定捐给慈善机构呢。别做梦了,努力挣钱去吧!所以,在美国做“孩子”的日子并不长。  相似文献   

6.
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聪明的本意是耳聪目明,聪者听觉灵敏,明者视觉敏捷、准确。耳和眼是人的两个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要通过感觉进而思考和认知事物,从而变为聪明才智。“目  相似文献   

7.
新闻月评     
父母苛刻会伤害子女才智 《中国妇女报》2010年2月5日讯聪明儿童常常执著努力,但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不如他们聪明的同龄人差不多。如果父母总是苛求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有些事情就变得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8.
曾听过一个故事。一天,一对夫妇带着自己的孩子走进医院。医生的诊断是“情感饥饿症”,属于精神分裂症状的一种。父母是一脸的茫然,孩子吃好、穿好,一个原本聪明、伶俐的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病呢?  相似文献   

9.
现在许多家长都给我来信,问我相同的一个问题,即孩子在学习时,是否需要父母的“全陪”?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美欣姐姐每个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美满,孩子聪明大方,学有所成。而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是单单靠钱能解决问题的,而主要是靠家长的陪伴和用心。现在有很多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读书比较专心,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学习的专注程度就不够。也就是说同样是花钱让孩子去补习,而有的孩子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朋友们,不要把孩子交给…  相似文献   

10.
新闻月评     
◎父母苛刻会伤害子女才智《中国妇女报》2010年2月5日讯聪明儿童常常执著努力,但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不如他们聪明的同龄人差不多。如果父母总是苛求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有些事情就变得会事与愿违。造成的结果可能使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时下,诸如"真聪明"、"真棒"之类的夸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当作口头禅一样来表扬自己的孩子。父母当然是希望这样的夸奖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快乐、更自信,他们也确实看到了孩子在听到夸奖之后喜笑颜开或欢呼雀跃的样子,这个时候父母们也就更加深信这些夸奖获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然而,父母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夸孩子"聪明"其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两个不是故事的故事,两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父母不同的态度,是否向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严峻的课题:今天怎样当儿女?  相似文献   

13.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的《胆小鬼》,以自传体方式叙述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文中,三毛写了自己在上三年级时,偷拿了妈妈的钱,内心恐慌和焦灼,像"丢了魂儿的人"。故事中描述的那一份忐忑与不安,让我看到一个属于小孩的纯真和善良。故事中父母的表现,让我想到做大人的要懂得善待孩子。教学实践中,我也用这个故事温暖了好几个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口琴里的爱     
蒋英姿 《家长》2009,(2):87-87
她是家里第四个女儿。 她似乎打小就明白自己只是弟弟出生的梯子,便不似其他姐姐一样会伶牙俐齿地在父母跟前表现自己,争得一星半点的宠爱。家里孩子多,父母爱的总是最亲近自己的那几个。有客人来,他们便是父母炫耀的资本。无论是聪明的,还是顽皮的,无论是憨厚的,还是狡猾的,只要有故事,就能博得客人礼节性的夸奖。而沉默寡言的她,总是很少被提及。她便想,父母都是不爱自己的,他们生她,只是为了给弟弟开道。她的性格因此变得更加内向。  相似文献   

15.
《今日中学生》2009,(10):18-18
同学们.先讲一个“小孩租房”的故事给你们听:夫妻两个带一个5岁的孩子去租房子.房东遗憾地说:“啊,实在对不起,我们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户.”聪明的孩子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房子租给他们了.孩子考虑的焦点是从父母带孩子转向孩子带父母,即通过逆向思维跨越了“正常”思路不能解决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人富心穷     
时下有这样一句话颇为流行:“穷得光剩下钱了!”这不完全是有钱人的显摆,还表达了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有钱的和没钱的都有一种穷感。所以有钱的人逐年增加,社会慈善意识却很淡薄,工资在增加,贪污腐败却难以禁止……贪婪者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心穷。  相似文献   

17.
人富心穷     
时下有这样一句话颇为流行:穷得光剩下钱了!这不完全是有钱人的显摆,还表达了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有钱的和没钱的都有一种穷感。所以有钱的人逐年增加,社会慈善意识却很淡薄,工资在增加,贪污腐败却难以禁止……贪婪者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心穷。  相似文献   

18.
生活案例:小强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一直精心培养他。小强也很争气,上一年级就当上了三好学生。不过,后来小强的姥姥来了,在女儿家住下。姥姥就这么一个小外孙,就把他当成心肝宝贝。她看孩子每天写字、念书很累,就让孩子看电视,还不让孩子的父母管。她有时看女儿、女婿舍不得给孩子零花钱,就偷偷地五元十元地往孩子手上塞钱。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经常遇到一些年轻的父母问我:怎样才能使孩子更聪明?为什么我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上学后反而不聪明了? 年轻的父母们提出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当家长的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呢? 下面我就简要地讲一讲这个问题,但愿它能对您有所帮助,使您培养出一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孩子来。  相似文献   

20.
走进新的世纪,我们不但要探讨怎样当父母的问题,而且也要探讨怎样让孩子当儿女的问题。这是两个真实的故事。孩子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对自己父母不同的态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今天应该让孩子怎样当儿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