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著作”概念,我在《“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一文(载《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曾谈过一些浅见。考虑到这个问题与编辑学研究关系密切,所以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著作”概念的产生与词义的演变 在文字产生以前,原始社会的先民就已经有了口头著作活动。民间大量流传的神话、故事和歌谣等就是口头著作。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教民稼穑、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都是先有传说,后来才用文字记载下来的。 在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我国先在诗歌领域产生了著作概念的萌芽。《诗经》所收的诗有五首自身载明作者是谁。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颂,以究王汹。” 《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大雅·嵩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 《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鲁颂·閟宫》:新庙奕奕,奚斯所作。”  相似文献   

2.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注音版《论语》(2002年9月版),是专门给小孩子背诵用的,其中“曾”字的注音却有些问题。因为是给孩子读的,所以应该予以纠正。《论证·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以上二句中的“曾”,人民文学出版社《论语》均注为c啨ng,很可能是受成语“曾几何时”的影响。但实际上,这里的两个“曾”字都不应该读c啨ng,而应该读z叆ng。《汉字大词典·日部》“曾”收有以上两音,但在c啨ng音下有三个义项:①副词。尝;曾经。②深。③通“层”。而在z叆ng音下有9…  相似文献   

3.
《春秋》定公十四年:“城莒父及霄。”杜注云:“公叛晋助范氏,故惧而城二邑也。”据此,则莒父者,鲁邑也。清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列国都邑表》曰:“莒系以‘父’,鲁人语音,如梁父、亢父、单父是也。子夏为莒父宰,即此。”按其地即今之山东莒县也。 顾氏以为“莒”系之以“父”字,是鲁人发音,犹齐人语“得来”为“登来”之比。《公羊传》隐公五年:“公观鱼于棠。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何休《解诂》曰:“登,读言得(原文作“读言得来”,阮元校曰“来当误衍”,今据改)。得来之者,齐人语也。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7,(7)
家庭,一本读不尽的书——二读《家庭之友》“社会·家庭·纪实”栏目文/耀晗若文明善再读《家庭之友》“社会·家庭·纪实”栏目,其中,今年第二期《情歌一曲动九天》一文,又使我们心波激荡久而不息。主人公赵建俊的事迹昭示我们,家庭是一本书,通俗具体,悉心潜读不...  相似文献   

5.
复制古迹     
读1991年8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的《访“孙大圣”的老家——花果山》一文。颇有趣。作者讲9年前,1982年在连云港“127名研究《西游记》著作的专家学者们,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和文物资料的辨证,也初步认同”吴承恩是以连云港云台山作为花果山描写原型的。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5)
深沉浑厚开人心扉读《家庭之友》「社会·家庭·纪实」栏目文/耀晗若文明善翻开《家庭之友》1997年第1期,留目于“社会·家庭·纪实”栏目,所登的3篇文章均具魅力,诱使笔者一口气读之而尽。阅读过程中已觉此栏目份量不轻,读后掩卷而思更感到内容的深沉浑厚。笔...  相似文献   

7.
数据一:3:8 说明:2001年全国少儿类图书畅销榜上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种数比。 观点:我们的孩子正在疯狂爱上《哈利·波特》的一个个故事,津津有味地读着《童年》、《鲁滨逊飘流记》,还有《傲慢与偏见》、《欧也妮·葛朗台》等等;而本土的只有《唐诗三百首》、《论语通译》和《千家诗》。今天我们出版人在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上,除了璀璨的古代文化,是否还缺点别的?说起儿童文学,以前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现在是《哈利·波特》,以后呢? 孩子还是最爱听母亲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2002年4月26日第15版在“人文视窗”栏目下,刊出了“五星书屋”简讯。“五星”按“白送可以”、“看看无妨”、“值得一读”、“莫要错过”、“难得好书”顺序,排列相应的五种书: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李修文的《滴泪痣》、陈丹燕的《鱼和它的自行车》、艾·里斯/杰克·特劳的《定位》和林桦的《“丑陋”的欧洲人》。由这  相似文献   

9.
由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的《黎民伟:人·时代·电影》是部有关香港电影拓荒者传奇一生的大型画册,由黎民伟之子黎锡与资深电影工作者罗卡搜集整理而成。书中披露了鲜为人知的一些史料。其中有孙中山先生的手书“天下为公”的题字,过去很多人不知道这四个字的出处,读了《黎民伟:人·时代·电影》这本画册后,  相似文献   

10.
南宋岳柯《桯史·稼轩论词》记载:“稼轩……每宴,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每至此……顾问座客何如,皆叹誉如出一口”。此中三昧何在?确乎值得探究。“妩媚”一般指“姿态美好可爱”,主要表达对象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5,(4)
警钟·良药·号角──读《西安晚报》“外向型城市·西安人”征文文/董治顺《西安晚报》的副刊,名叫“曲江”.办的很有些年代了,读者印象颇佳,常有一种“美文不胜读”的感觉。各种各样的征文,大赛,更是调动了一拨拔一茬茬不甘寂寞的“笔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个...  相似文献   

12.
“知识林”     
成功者的秘诀: 儒勒·凡尔纳的“五多”科学幻想之父儒勒·凡尔纳,为了写出更好的科学幻想小说,在平时收集资料时做到“五多”:多读、多想、多比、多用、多记。他在从事写作的40多年中,所以能写出《海底二万里》、《神秘岛》等名  相似文献   

13.
~~一部践行“三个代表”的生动教材——读《发现·思索·自省》看新闻工作走向@章佳斌  相似文献   

14.
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出版研究·文汇读书周报·书林·编辑学刊·中州书林八家刊物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一、为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加强出版界与读者间的联系,《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出版研究》,《文汇读书周报》、《书林》、《编辑学刊》、《中州书林》8家报刊,决定在第一、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三届全同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办法:从1989年4月份起,分  相似文献   

15.
《我知道你是谁》是中国今年引进的“大片”之一,这部“大片”之“大”不在于其场面和特技,而在于它的主创阵容: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汤姆·汉克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中国的观众认识莱昂纳多是通过1998年的《泰坦尼克》。莱昂纳多英俊的外表以及影片里那凄绝动人的爱情故事征  相似文献   

16.
(一) 我国古籍里没有标点符号。《礼记·学记》记载:“一年视离经辨志。”什么叫“离经”?郑玄注释道:“离经,断句绝也。”就是说,一个句子完了把它分隔开来表示断句。到汉朝才有“句读”,“旬”指文辞语意已尽之处,“读”指语意未尽而须停顿之处,古书上朱红的圈圈点点便是句读的标点符号。宋朝时朱熹编《四书集注》才开始在每章之前用一个大“○”,每句之后用一个小“○”。到明代刊本小说又出现了两个专名号:一  相似文献   

17.
任何文学创作都少不了夸张。“夸张”二字,最早见于《列子·天端》:“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意思是说,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人不可信。夸张又称铺张、夸饰、饰言等。《晏子·问下》:“夸言愧言”中的“夸言”;《史记·刘敬列传》:“两军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中的“夸矜”;《风俗通·声音》:“乐官所增饰”,及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中的“增饰”;王充《论衡》中的“语增”、“增言”;李纯甫《雪诗》“千奇万巧难形容”中的“形容”等,用于修辞,皆为夸张之意。  相似文献   

18.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28):12-12
“我们觉得让他为这部影片写影评是相当聪明的一招,让一个声名狼藉的造假者去评论另一个声名狼藉的造假者相当有创意。”《君子》杂志总编戴维·格兰杰如是说。《纽约时报》“假新闻”事件的男主角杰森·布莱尔已被《君子》杂志雇用撰写《没落阶层》的影评,这部影片讲的也是一名记者因假新闻而身败名裂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别林斯基在《伊凡·克雷洛夫寓言》一文中说:“寓言是理智的诗。”我读陈忠义的寓言作品时,也有这种感受。 陈忠义从事寓言创作多年,先后在《儿童文学》、《少年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题目是从30年代借用来的,而且本文也涉及30年代的事。 1936年3月11日,上海《立报·言林》上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杂志短命年》,它说:“今年除了号称稳健的刊物外,不免短命。连这样一点‘馈贫之粮’,也还不易保持。”当时人们生活困难,买不起书,只能读杂志来解决知识的饥荒,而杂志还常常被扣留和封禁,于是作者不免发此慨叹。其实,杂志短命并非只在1936年,且看鲁迅在《二心集·序言》中的一段话:“当三○年(按: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