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学生成才教育要重视孝心教育。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孝心教育呢教育孩子学会孝敬父母。从孩子懂事的时候起,父母就要教他们关心人、体贴人。家里要有一定的原则和规矩,有好东西一定要先让父母先吃。父母要舍得孩子吃苦,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这些形式,他们就会亲身感受父母的辛劳,自然萌发对父母的孝心。常言道,家穷出孝子。事实也是如此。有位著名作家总结他成功的原因时说:“家里穷,我娘把我养大不容易,我想报答她,让她过几天好日子,我没有别的本事,只好拼命写作。”现在一般家庭的经济条件较…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第二中学,开展“孝心工程”,激发了学生爱父母、爱家庭、爱他人的美德。这“孝心工程”实在是有利家庭和社会的一件大好事。眼下,中国有多少不孝子孙?  相似文献   

3.
陈曦 《家教指南》2005,(6):20-21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孝”是爱的基础,一个人连一点孝心都没有,怎能去爱他人呢?而当今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习惯着被人宠爱,却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更谈不上孝敬了。但值得欣慰的是,当我引导孩子给妈妈洗脚时.孩子们虽然带着好奇的心情给妈妈开始进行孝的尝试,但他们却洗出了孝心和爱心,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不难看出,这对每个孩子来说,  相似文献   

4.
尴尬的父母     
当今的孩子确实是“人精” ,你看 :“他们早早地会爬会走会说外语 ,不足周岁就能拆玩具听电话和使用遥控器……” ,我想 ,如果说年轻的父母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几岁便能烂熟游戏机玩残电脑仍然喜忧参半的话 ;那么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孩子 10岁便开始春心萌动悄悄“恋爱”并开始嫌弃自己时 ,一定是坐立不安、如临大敌的了。可怜的父母们这时才发现自己精心培育的“希望”竟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在高度竞争的现代社会里 ,父母们当然不想使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们的良好愿望 ,于是教他们说外语 ,用遥控器 ,玩电脑 ,…  相似文献   

5.
慈孝类园本课程建设要让孩子从熟悉的家庭成员出发,感受父母、祖辈的慈爱关怀。从周围生活中的慈孝人物、事迹、故事中了解社会中的慈孝风尚,再逐渐上升到践行孝道,关爱他人,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慈孝课程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基于实践,挖掘慈孝文化的课程资源;面向未来,梳理慈孝课程的理念目标;基于儿童,探索课程内容体系与实施途径;基于发展,建立课程核心支持与评价。让幼儿在行动中体验孝心、践行孝心,从而培养孩子“慈爱、孝敬、为善、有信”的社会品质。  相似文献   

6.
天使安迪     
给爸爸妈妈的话在一些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于是,他们向孩子灌输社会上的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和“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父母们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专家却表示: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更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因此,作为父母,绝不能放弃对孩子  相似文献   

7.
做人上的矛盾——“言教”与“身教”摄影/杨卫东“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几千年后却被我们给扭曲了。许多父母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坐;一边让孩子尊重父母,一边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一年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  相似文献   

8.
无辜的孩子     
《人精》里年轻父母是这样描述下一代的 :“他们早早地会爬会走会说外语 ,不足周岁就能拆玩具听电话和使用遥控器 ,……” ,作者称这一批现代孩子为“人精”。褒贬姑且不论 ,看看家长们对这一现象的反应吧。“他们太聪明太顽皮太狡猾了” ,家长们如此说。年轻的父母们不明白 ,自己明明种下一颗西瓜籽 ,为什么结出的却是苦瓜呢 ?自己付出了那么多 ,所得却非所愿 ,他们只有转而怪孩子自己不学好 ,不成器。这真是孩子的错吗 ?无辜的孩子 ,他们懵懵懂懂之中就被家庭按照社会现代小孩的标准塑造成所谓的“人精” ,他们从生下来起就似乎肩负着父母…  相似文献   

9.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会进许多所学校,但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是自己的父母,第一所学校是家庭。父母对于孩子种种有意无意的引导,以及他们的言行、家庭环境等都将对孩子的启蒙、成长和成才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把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是家长共同的心愿,“望子成龙”是家长们共同的心理。自古以来,为人父母者,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比自己更有能力,更有出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成了众多孩子不断奋进的动力。一批批、一代代人才在父母培育下成长。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蕴含着无数父母教子成才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某小学布置了一道“孝心作业”——给父母洗脚。作业布置后得到了孩子与父母的理解和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家长真切地感到孩子懂事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更浓了。但“孝心作业”也遭到了个别家庭的拒绝。理由是,很可笑,孩子的任务是学习;没必要,是父母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12.
千百年来 ,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家庭道德的专著《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叫作“孝者德之本” ,意思是说 ,孝敬父母是一切社会道德的根本。试想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 ,又怎么能谈得上爱祖国、爱人民呢 ?因此 ,我们首先应把孝心献给父母 ,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到孝敬父母 ,我和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堂名为“悠悠寸草心”的活动课。现把活动课中的几朵花絮摘给大家 :花絮一 :尊重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是赢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动力之源。当我在班里说明了搞这节活动课的意图后 ,学生们竟然没等老师把有关的计…  相似文献   

13.
我相信,父母于孩子的爱是最为无私的。尤其在孩子的幼童时期,为父母的,往往只怕爱得不够,照顾得不周全,是很少会去考虑孩子对父母也该有反哺式的爱与孝敬。比如玥玥,生下来时才2900克,红嫩嫩一团,非常非常弱小。从产院到家时,一个自己还是小不点大的三岁娃,见了玥玥居然惊呼:“呀,这么点点小的毛娃!”有个已是人高马大的男孩也瞪大眼睛,不相信似地问自己的母亲:“哇,我也是从那么点点小长大的?”他妈  相似文献   

14.
当孩子天使般来到人间的时候,父母们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可是,没过多久,许多喜悦就变成了从未有过的烦恼。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自己家里的孩子却成绩平平;人家的孩子当上了小干部,自己家的孩子却被老师找到家里来“告状”;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费劲,自己家的孩子却怎么辅导也不见效果……每当这时候,您是否觉得在邻居和同事的面前有抬不起头的感觉?其实,如果您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现,孩子也有相同的感觉。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失败者,似乎永远与成功无缘。天下无数的家庭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这样难以言说的烦恼。北京的…  相似文献   

15.
言论     
《当代教育论坛》2011,(12):128-128
“五年培养百万孝子”有点雷 ——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4岁至6岁孩子的孝心,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中华小孝子。  相似文献   

16.
开展孝心教育需注意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建梅 《甘肃教育》2011,(20):20-20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庭、爱祖国吗?”孝心,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几千年来.它始终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孝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锦贻 《家庭教育》2009,(12):14-14
常常听见父母们叮嘱孩子:放学以后,好好地写作业哦!尽管孩子们都答应着,实际情况却并不一样。父母们都很忙碌,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伴随在孩子身边。孩子放学回家,是否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主要在孩子自己。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不把父母的话记在心上?难道他们不想让自己当个好学生?做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却有不少家庭陷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误区之一:缺乏对子女独立人格的尊重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子女寄予高期望值。为了使自己的子女成龙化凤,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外,家庭还不遗余力地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班。父母在安排孩子的特长学习时,不是根据儿童的发展成长规律以及孩子的兴趣来决定,而是过多体现父母的意志。时至今天,居然还有人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在家庭教育上主要用威压手段树立父母的权威,贯彻父母的意志,凡事命令得多,强迫得多,讲道理少,更不要说…  相似文献   

19.
我鄙视的人     
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不理不睬,不尽孝心,甚至看不起、厌恶自己父母的人;  相似文献   

20.
“母亲节”虽然早已过去了,但烟台市祥和中学在“母亲节”期间倡导学生开展的“在家讲孝敬,慰问母亲”活动却“余音嘹亮尚飘空”,使人回味无穷。母亲孕育了生命,把孩子培养成人,其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殊为不易。但许多孩子却体会不到母亲的辛苦、恩情,没有心存感激。不知父母养育之恩,不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父母所期望的好孩子的。祥和中学为唤起学生对母亲感激的“觉悟”,积极倡导学生走进家庭,开展“在家讲孝敬,慰问母亲”的活动,做一个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人。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热烈响应,踊跃行动,或为母亲献花,或为母亲送祝福卡片,或为母亲分担家务,或写诗作文歌颂母亲……发自内心地表达对母亲的尊敬、感激之情。面对孩子的爱心行动,母亲欣喜不已,高兴地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甜蜜,那样迷人。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孩子们的爱心,分享母亲的喜悦,我们特意编发了几篇在孩子慰问母亲活动期间写的笔记,请朋友们用心读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