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地市党报人才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报业竞争的战场正由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向地市级城市拓展。在新闻竞争和报业竞争中"偏安"于一隅的地市党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以省级党报和其子报开办地方版所引起的新一轮报业大战,使地市党报被卷入了新闻竞争的主战场,全国的报业格局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的大变局。在这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竞争中,地市党报赖以取胜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1999年,对中国的报业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继成都、南宁、西安、武汉之后,南京又爆发了报业大战。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的这次报业大战持续时间长(从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竞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年中,南京的报业经过激烈的“震荡”和“洗盘”,“状况惨烈”。南京的报业竞争虽然是当今报坛的一朵浪花,但它带给新闻界的思考却是多方面的。 “ 0、1、2、3、4、5、”── 由报纸价格引起的思考 价格战是南京这一轮报业竞争的主要特征。早在1999年3月,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改…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业市场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新闻战”。这场“新闻战”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等各中心城市。然而,一只脚踏入市场大门的中国报业,竞争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的媒体大战中,电视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呈现央视、省级台、城市台等多元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城市电视台的自办新闻节目面临着央视、省级台的双重夹击,纷纷占领民生新闻阵地,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生新闻大战。但数年之后,诸如新闻节目的同质化、强势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传媒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各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在中国报纸市场上.“新闻大战”.“发行大战“、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广告战。等.已成为同行竞争的家常便饭.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仔细想来。在这些轮番的竞争中.有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印刷。为了使印刷厂能跟得上市场竞争的步伐.各报社印刷厂都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改制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之上,深圳市报业印务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位佼者。  相似文献   

6.
就在我们身边,媒体竞争愈演愈烈,电波大战、报业大战、期刊大战、跨地域竞争、跨媒体竞争……然而,在战火中摸爬滚打的媒体想得到学界的帮助,它们多半会失望。不仅现行新闻传播理论基本不讨论竞争,而且没有一本——在2001年5月以前国内就是没有“一本”较为系统地集中讨论媒体竞争的专著——这大概是新闻传播研究严重滞后实践的又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7.
有专家称,2006年,在重新定位后寻求地缘突破的省级卫视将进入发展的分水岭,在份额竞争中,强愈强,弱愈弱。在梦想中国、超级女声的相继登场中.一轮新的综艺节目的博弈拉开了序幕;从首轮剧到独播剧.从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到浙江卫视的“4+1”模式,一场争夺电视剧资源的大战也已上演。 竞争很激烈,竞争主体却不复杂——央视和省级卫视。那么,城市台(包括省级台城市频道)呢?当大台已占满综艺节目市场,当城市台甚至连二轮剧都未必购得到的情况下,城市台又能以何种武器搏杀江湖呢?这便是我们说的竞争新格局,而本期策划的视角则是要关注在此格局下城市台的生存状况。综艺不行,电视剧不行,新闻似乎是城市台仅剩的领地了。从全国众多城市台不断扩大新闻版图的实践,从不少城市台地方新闻的收视率超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效果来看,新闻立台似乎也确实成为了王道。 然而,与其说新闻立台是城市台应对新竞争格局的破题之棋,不如说它本身便是一道疑云密布的难题:新闻能否立台?新闻如何立台?新闻立台是一句口号,一种模式,还是一种理念? 正是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业界和学界精英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这组“本刊策划”共有8篇章。那长春副教授从学理的角度明确提出:地方电视的命根在“地方”,地方的命根在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命根在民生厚土;周亭博士分析了城市台新闻栏目运作中遇到的困局,熊忠辉博士则分析了应对困局的本土化策略中存在的诸多疑义;张骏德教授从纵向分析了我国城市台新闻走过的道路,王朋进博士则是从横向分析了国外城市台的新闻节目状况,以对国内有所借鉴。广州、上海的应约来稿是对业界实践的归纳;张建赓副总监探讨了城市频道做专业化的民生频道的可能性。对他们的思考和供稿.我们深表感谢。另要一说的是,从本期开始,我刊特邀学界、业界精英共议选题.首批做客编辑部的是南京政治学院的熊忠辉博士和南京广电集团的任晓润硕士.在此一并致谢。[编按]  相似文献   

8.
李忠昌 《新闻界》2004,(3):21-23
1997年后,西安报业市场开始进入“战国时代”,报业竞争的帷幕渐渐拉开,很快地与成都、广州、南京等地并列为中国报业大战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审视西安报业发展的历程,检讨西安报业竞争的利弊得失,或许会对我们了解中国报业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尚存在的种种缺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全国各地现在已有100多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省级台、城市台、县级台乃至同台不同频道之间围绕民生新闻展开了激烈的大战,共同抢夺有限的地方新闻资源。于是,电视民生新闻除存在同质化外,在节目质量、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也产生了疲态.有的还出现了庸俗化、媚俗化、娱乐化倾向。笔者认为,作为县级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从“对时政新闻实行民生解读、把涉农题材纳入报道范围、对节目品质进行专业提升”三个方面人手,联系本台实际加快转型步伐,以继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成都报业新近又开辟“第二 战场”,将报业“战火”燃向昆明,一场更为“惨烈”的报纸大战在美丽的春城爆发。 报业“川军”南下昆明 在南下昆明的“川军”中,《成都商报》当属开路先锋。1999年,《成都商报》接手云南计委主办的《云南信息报》。《成都商报》副总编郭平出任执行总编辑,并率采编、发行、广告人员充实该报,将《成都商报》的新闻策划、版面模式、发行经验全面移植。同时,《成都商报》还带来600万元资金,并每天向昆明传送4个版面的新闻。由此,《云南信息报》这张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报大受读…  相似文献   

11.
品牌专栏——品牌报纸的领头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同质化竞争到品牌竞争当今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地的报业大战或是频道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厚报时代”“、多频道时代”的到来宣告了媒体经营的环境发生了转变,媒体信息量的供给由不足向相对过剩转移,也使得在报纸和电视中出现了新闻严重的“同质化”;雷同的内容,相似的角度使各个媒体之间呈现出“大一同”的局面。由此招来对同质化的骂声一片,但是同质化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经阶段,媒体发展阶段必经的就是由“差异化竞争到同质化竞争再到品牌化竞争”的这几个阶段,媒体现在要发展,就必须实现传媒业的这种转型,由“同质化竞争”到“品牌化…  相似文献   

12.
李海中 《新闻知识》2003,(10):28-29
环顾四野,报业大战烽烟四起,新闻竞争如火如荼。一份报纸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要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快餐式”的新闻消费习惯,就得文字与图片“比翼齐飞,图文并茂”,图片领着新闻走,为读者奉献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很多省级台地面频道和城市台争夺观众的法宝,民生新闻大战愈演愈烈。民生新闻成为电视新闻领域亟待开发并牟利颇丰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报业竞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愈演愈烈。报业市场已成为国内传媒业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市场。所谓“新闻大战”、“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发行大战”、“报价大战”、“广告大战”等竞争,早已司空见惯。而所有这些大战背后最核心的较量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报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报业的竞争之本。  相似文献   

15.
扩大信息量,确立新闻的主体地位伍进一在近几年的“扩版大战”、“周末版大战”、“广告大战”、“发行大战”中,中国报业正在经历“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给中国报业的竞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要求这种竞争应在更...  相似文献   

16.
环顾四野,报业大战烽烟四起,新闻竞争如火如荼。一份报纸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要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快餐式”的新闻消费习惯,就得文字与图片“比翼齐飞,图文并茂”,图片领着新闻走,为读者奉献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套餐”,这样才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抢占  相似文献   

17.
西安报业大战在全国很有名气。但是关于西安的广播电视大战似乎叫得不够响亮和激烈,原因一是西安的电视大战与报业大战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形态,报业大战是真枪实弹,公开竞争,而电视大战则表面显得比较平静,竞争是一种隐性的,如果说报业大战是明争的话,那么电视大战则是暗斗。但是业内人士、行家会感觉出,这种暗斗并不比明争逊色,甚至更为激烈、残酷。二是电视大战与报业大战不同的是参战  相似文献   

18.
报业“城池战”愈演愈烈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明 《传媒观察》2004,(12):10-12
广州、北京、成都、南京、武汉、天津、郑州……今日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报业大战。新的报纸挟着“雄风”乃至“杀气”加入,老报纸不停地改头换面,价格战、新闻战、版面战、发行时间战、广告战、人才战……,“八仙过海”、各使绝招,报业市场“狼烟滚滚,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19.
成都:两军对垒,捉对厮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认为成都报业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1997年,三国演义,《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关键词:市场意识。至1997年成都报业市场上一家败落两家做强的雏形初现。第二阶段:1998年-2001年,战国七雄,关键词:同质化。“七报大战”最直接的后果是竞争日益趋同化,最终导致七报一面。面对《华西》和《商报》的领先优势,其他五张报纸施以“近身肉搏”战术。新闻定位、  相似文献   

20.
张成 《记者摇篮》2006,(5):67-67
一、省级电视台经济报道面临严峻挑战当今时代,电视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每天在几十个频道之间游走,没有吸引人眼球、勾起人收视欲望的好的电视节目,就很难得到受众的青睐。尤其在新闻竞争中,省级台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关心国家大事看中央台、了解身边小事看城市台”,固有的收视观念一直在影响着省级电视台的新闻宣传。目前,中央电视台的经济报道已经改变了原有说教意味浓、呆板僵硬的模式,更多的从软性报道和包装上寻求一种突破,在“爱看”与“受看”两方面吸引了越来越多各个层面上的观众。同时,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