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师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选择适宜阅读材料、创设宽松的互动阅读氛围,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巧用游戏、家园合作等方式培养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提高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对应的能力,帮助儿童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增强他们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水平,最终可以促进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阅读材料的提供尤为关键.好的阅读材料能让幼儿体验阅读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以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儿童精神的纯真、诗性逻辑、游戏性等特质,不符合甚至相悖于成人成熟的价值标准,而儿童精神的成长又要依托于来自成人及其教育的引导。儿童精神在成人主导的教育中容易受到忽视,早期阅读教育亦存在此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背离儿童精神,主要体现为:在观念上存在着功利性倾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离儿童的精神需求,在实施方面缺乏儿童精神的积极导向,在环境创设上缺少儿童精神的必要支持。早期阅读教育背离儿童精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文化根源,在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对“文字”及“神童”的崇拜;究其现实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及教育的功利化;究其教育定位,在于成人本位视域下忽视儿童的主体性及其精神特质。儿童精神引领下的早期阅读教育需要做到:目标的制定应趋向科学性,材料的选择应注重多样化,环境的创设应凸显陶冶性,实施的途径应强调体验性,效能的评价应考虑全面化。  相似文献   

4.
段莅 《学前教育》2014,(7):64-67
提起学前儿童早期阅读,人们更多想到的是故事类或科普类图书阅读。但从广义的阅读角度说,一切可视的材料,都是孩子们阅读的对象,比如各种产品说明书。而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能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从而提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此我们尝试将说明书的阅读引入课程中:  相似文献   

5.
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在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做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五个方面阐释了对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认识,具体包括早期阅读的意义、早期阅读的目标、早期阅读与识字的关系、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以及早期阅读的实施,以此构建现实中的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6.
不同阅读方式对5-6岁幼儿阅读效果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已得到教育界广泛认可,但是关于早期阅读方式的实证研究却不多.本研究以60名5~6岁的大班幼儿为被试,通过实验法和问卷法考察了三种早期阅读方式--自主阅读、有感情伴读和无感情伴读对儿童阅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阅读方式对儿童的主题认知、情感认同和对直观性内容的记忆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在有声伴读条件下,幼儿的理解记忆效果更好,并且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教育者应该在多为儿童提供有感情的伴读的同时,鼓励儿童自主阅读,并为儿童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7.
一次大班阅读活动《风在哪里》的教学研讨,引发 了我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的思考。许多老师的阅读活 动教学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大声跟读—死记硬背”模式中,如何 站在儿童的立场,追随儿童的兴趣,开展阅读活动呢?本文提 出建构阅读“指导模型”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儿童的早期阅读呢?早期阅读,是指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前期阅读准备。就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这种阅读对儿童早期的语词概念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们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往往又等同于早期识字,其实阅读和识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早期阅读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儿童对书籍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帮助儿童在阅读中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儿童可以运用口头语言理解阅读内容,在阅读中能获得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9.
亲子阅读对儿童发展有利,但当前亲子阅读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阅读中家长多看重"读",少情感性投入;多咬文嚼字,少品味图片等。针对问题,研究者提出建议:亲子阅读要遵循儿童的兴趣,重视亲子阅读的"情感价值",多品味图画,引导儿童开展创造性想象和运用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0.
早期阅读通常指学前儿童凭借阅读材料中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成人形象、生动的读和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从阅读材料看,学前儿童的读物不是纯文字材料,而是图文搭配的材料。据笔者凋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上出版、发行的早期读物种类繁多,其图文搭配的类型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1.
许明  王晞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2):39-42
由IEA所主持的PIRLS是国际上大规模的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的比较研究,阅读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学校各门学科学习的基础,是可以被用来学习、创造和发展.使学生充分参与的一种重要能力。文章描述了阅读素养的三个方面,即理解过程、阅读目的、行为和态度。文章还说明了试题的取样设计,并对测验的实施原则予以评速。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changes in reading motivation and reading achievement among Hebrew-speaking first graders following an intervention program designed to increase intrinsic reading motivation. The program was delivered by the class teacher and focused on choosing relevant reading materials, providing choices for reading and encouraging social collaboration. Twenty-nine childre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G) were compared with 29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CG) who followed the official reading instruction program. During the year, the IG improved their reading motivation, while the CG declined in self-concept as a reader. Reading achievement improved more in the IG than in the CG.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reading motivation program should be embedded in the regular reading acquisition curriculum to enhance children's reading motivation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skills.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revent a decline in young children's motivation as it may predict their future involvement in reading.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CET-4阅读理解部分的命题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试对策,建议在我们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在阅读题材和体裁方面多样化训练,从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理解的几大基本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4.
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娥  曾济民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6):109-111,114
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实验结果显示,以专题型 渗透型的策略训练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策略使用频率,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人类学习前人优秀文化的一种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阅读广泛地运用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上,但阅读作为小学生品德养成的一种方法,还没有普遍开展开来,因此需要教育人士在观念上进行改变和接受。目前,对于阅读成为小学生品德养成的方法要取得良好成效,主要是阅读内容的把握和阅读方法的适当。分级阅读标准目前来说在我国虽然尚未达成标准共识。由于我国开展分级阅读的进程比国外晚20多年,但就阅读研究所推荐书目,以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研讨的标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于阅读方法方面,主要是分级阅读、分享阅读、亲子阅读以及响应国家的“全民阅读计划”的号召,学校、社会、家庭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阅读作为品德养成的方法,虽然在理论上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有教育家的大力实践并取得惊人成效,但开展起来还是遇到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通过紧扣阅读内容和阅读的有效方式来解决,并且还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找到与阅读相适应的平衡点。当然,阅读作为一种小学生品德养成的方法,它也只是众多品德养成方法中的一种,不能将其与其他方式硬性割裂,它们是统一和交融的,在品德养成过程中,可以采用其中的几种综合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人们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重要方式,讲究阅读策略是阅读能力的体现。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虽然使用了六大策略,但使用频率不一致;阅读策略的使用及使用频率均影响阅读效率,除了三项负相关的策略(忽略难词略读、据文章标题预测以及查字典作词汇攻击)以外,其他23项小策略均为正相关,且阅读成功者都比阅读失败者对这些策略的使用频率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阅读差异,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加强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具备并调用各种策略对阅读进行“选择”和“推测”,以期实现最佳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阅读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本质的分析,比较了自下而上的阅读方法、自上而下的阅读方法及交互阅读方法等几种不同的阅读方法,提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交互阅读方法,适当运用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蔡丹 《海外英语》2012,(8):136-137
College students have more difficulty in Intensive Reading course resulting from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Therefore,read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intensive reading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lower the threshold of the course aswell as facilitate stu dents’performance in intensive reading.  相似文献   

19.
仲敏 《快乐阅读》2011,(20):164-165
Read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English learning in recent days.If we want to read efficiently,there are a lot of strategies for us to use when read.We can make predictions before reading a passage.When we read,we can read in a sense group.If we do not know the word when we read,we can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hrough the roots,the prefixes,the suffixes.In a word,having lots of practice with suitable reading strategies can enable us to improve our English reading skills.  相似文献   

20.
图式阅读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的知识与读物中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在已知信息与新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阅读教学既是难点又是侧重点。文章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图式理论为工具,针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一些改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应教学策略:增加背景知识介绍,激活旧图式;重视课文结构与提纲,组织新图式;采用交互式语篇阅读教学法;加强对学生阅读学习策略的训练;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