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理图像主要包括各类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地形图等。试题形式也由读图、填图扩展到读图填空、读图选择、读图问答等。因此,抓好地图,紧扣教材,重视读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利用的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一、利用好地图,以求对地理空间位置的落实1.就自然地理方面而言,①在世界地图填充图上能够准确的填注主要的山脉、高原、河流、湖泊、半岛、海湾、海峡、洋流名称;②在世界填充图上能够准确的填注各大洲的分界线、物产和矿产地、气候类型;③在主要国家地图上,填注主要地理事物,特别…  相似文献   

2.
Ⅰ."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学构想(人教版)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为将来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打下基础,让学生建立起世界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从海陆分布开始,带领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特点,从大陆、岛屿、大洲、海峡等一些基本概念到七大洲、四大洋的特点和分布,内容前后连贯,结构清晰,并配多幅插图,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3.
俞峰 《新高考》2007,(3):48-54
一、考点分析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和特征。无疑都具体表现在世界某一地区或具体的国家之中。因此,尽管世界地理是初中课程,其内容包罗万象而略显肤浅,但考试大纲仍将世界地理的内容纳入考试范围。世界地理教材内容是按“总论一分区地理一典型国家地理”的体系来编排的。总论与分区地理着重从宏观上、整体结构上介绍自然地理概况,而典型国家地理比较则重于人文地理的描述与解释,分区地理则是总论的延伸和详细化与典型化过程。世界地理总论与分区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高中地理是进一步理论化与概括。作为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一些常见的地名如海洋、海峡、海湾、大陆、半岛、岛屿、山脉、平原、盆地、河流、国家、首都、城市与工业、气候特征与重要物产是应该熟记的,但更重要的应是宏观掌握世界各大洲、大的地形单元、典型经济区、重要国家的自然环境结构与经济、人文特征,从而进行区域分析与区域比较,  相似文献   

4.
亮点1——大陆轮廓完整 非洲大陆轮廓与其它大陆相比非常有特色。非洲大陆轮廓完整,北宽南窄,形似一个短底边在北的梯形和一个顶点在南的三角形相拼合。两海、两洋环抱,高原直逼海岸,海岸线单调、平直,缺少海湾、岛屿和半岛。主要有“一海湾、一岛屿和一半岛”。即大陆西部的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东南面的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东部的索马里半岛是非洲惟一的大半岛,形状如犀牛之角,又称“非洲之角”。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在白纸上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2.过程与方法 :利用地球仪,能够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通过游戏,能够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  相似文献   

6.
一、让地图"活"起来 1.图文结合 地理教材的鲜明特点是地理知识图像化,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地图及各种地理图像形象生动且比较准确地传输大量的地理信息.有些地理知识,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必须借助地图来表示;有些地理知识,如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地理过程等通过设计合理的示意图一目了然.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系统与图像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理解地理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学生习惯于利用地图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图文互动,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7.
中学地理课本中涉及的数据很多 ,它具有文字和图像所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怎样把那些数据讲得有味 ,活跃课堂气氛 ,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1 兴趣法 :将枯燥的数据与趣味的地理知识相结合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众所周知 ,大陆、岛屿、次大陆都是重要的地理概念 ,它们都是以一定的数据为依据的。其中 ,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面积为76 8万平方公里 ,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面积为 2 1 7万平方公里 ,这就意味着面积相当于或大于澳大利亚的陆地为大陆 ,面积小于格陵兰岛的陆地为岛屿 ,处于两者之间的并且相对独立的陆地就是次大陆了。学…  相似文献   

8.
在地理学习中,一些学生不能明确区分一些内涵和外延较接近的概念,致使答题时常出现错误。为帮助同学们掌握此类概念,笔者现将初中地理教材中学生易混淆的概念比较如下:大洲和大陆大洲是大陆和大陆附近的岛屿的总称,大陆则是面积广大的陆地,不包括岛屿。例如,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则只有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海和洋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在中央,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大致隔开。例如,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属于…  相似文献   

9.
刘朝辉 《广东教育》2005,(11):37-38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以图像为载体的地理试题能集中考查学生的观察对比、迁移概括、空间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因此,近几年高考(不管是综合,还是地理单科)地理试题几乎每题都涉及到地理图像。考生应在平时复习中养成“左图右文”的好习惯,也应通过一定的针对性训练,熟知各种地图类型的判读方法。地图判读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挖掘图像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和交通位置等)、地名信息(大洲、大洋、海峡、半岛、岛屿、国家、省区、城市、铁路、山脉、河流、湖泊、矿产地、旅游地等)、规律信息(如地方时、太阳高度、气候类型、水文、植被、工农业、人口等要素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地图图像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地理图像,可以使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加方便学生们学习地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在地理课堂上,学生们往往会出现不识图或者不理解地理图像的现象。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为切入点,阐述如何更好地利用地理图像教学,让学生们通过地图更好地学习地理。  相似文献   

11.
陈君晓 《考试周刊》2012,(77):144-144
相对来说,初中学生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者居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在中考指挥棒下,地理学科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比较乏味。许多地理事物不熟悉,学习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兴趣。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必须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利用地图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有效开展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熟悉地图基本知识。学会识读地图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正确运用地图可以使地理知识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好地图,首先应让学生掌握地图基本知识,如: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比例尺、图例注记、等高线等。其次,要求学生把读书和读图密切结合起来,书图并用,把教材中描述的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形态等文字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形成初步的地域概念。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节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内容,也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教学内容虽然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地名很多,掌握其地理位置成为本节的难点.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并教会其将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在“中国行政区划”填充图上正确地填注邻国、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4.
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在辅助教师教学、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价值。在实践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的交互性、可视化等特点,开展具有特定教学意义的教学活动,如使用信息技术将电子地图与实际数据相联系,让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针对性地应用电子地图,地理教师可以有效降低地理知识的教学难度。  相似文献   

15.
海峡是介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往往成为海洋航运的重要通道,有的分布在大陆与大陆间,如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黑海海峡、曼德海峡等;有的位于大陆与岛屿间,如加来海峡、拉芒什海峡、厄勒海峡;有的位于岛屿与岛屿间,如马六甲海峡、大贝尔特海峡等。海峡中主要的海水状况是水流较急,尤其是潮流速度很大,因而底质多岩石或砂砾。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对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时具有的心理特点.如怎样形成正确的表象、进行大量有效的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等影响着他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中的心理因素.如使用直观教具、言语直观和两者相结合的方式都能给教学带来很好的效果.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地图这三大难点的学习更需要充分利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A4):133-134
地理科目依旧是当前高中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受到了师生重视。概念地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它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如何利用概念地图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利用概念地图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以图像为载体的地理试题能集中考查学生的观察对比、迁移概括、空间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因此,近几年高考(不管是综合,还是地理单科)地理试题几乎每题都涉及到地理图像。考生应在平时复习中养成“左图右文”的好习惯,也应通过一定的针对性训练,熟知各种地图类型的判读方法。地图判读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挖掘图像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和交通位置等)、地名信息(大洲、大洋、海峡、半岛、岛屿、国家、省区、城市、铁路、山脉、河流、湖泊、矿产地、旅游地等)、规律信息(如地方…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 ,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运用地图判别岛屿、大陆、大洲、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 ;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二、教学重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三、教学难点众多概念的理解、众多地名的记忆四、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形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及以它为底图的各大洲轮廓剪成的图片 ,并为每张学生桌上准备一个小地球仪。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方法读图启发式、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内容教…  相似文献   

20.
杨敬伟 《考试周刊》2014,(78):120-120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将概念地图应用到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其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更好地进行地理学习。本文主要对概念地图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作用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推动地理教学中概念地图的应用,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