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祖母的阳光     
我常常望着尘埃在阳光里跳舞,我常常和阳贽一起阅读。  相似文献   

2.
林卓宇 《高中生》2012,(1):58-58
在我的童年时期,家中的后院曾是我的秘密花园,确切地说.应是我那稚嫩心灵深处的幽谧森林。野绿的苔藓常常在墙下缓缓地蔓延着,并连成翡翠般的风景线:潮湿阴暗的角落里,那些蕨类植物也常常长出它们绝美的卷曲的姿态;而那常常依偎存闱墙旁的不知名的小野花和小草儿.常常是我亲手种下种子或是从野外挖来种下的。它们备受我的呵护.在日光与月光的浸润下引吭高歌……所有的植物,都互相掩映着,组合成一个散发着浓郁清香的百草园。  相似文献   

3.
徐鹏  赵子 《课外阅读》2006,(12):14-15
我常常回想起2003年,我那兵荒马乱的18岁。 我每天在背包里装大叠大叠的CD,在自习课上整节整节地听,让那些吵闹的音乐陪我一起激烈和忧伤。我和兄弟们常常去校门口买冰镇啤酒,然后躲进胡同里边喝边说些怪诞离奇的话,之后放纵地大笑。  相似文献   

4.
孩子──我的小茉莉花儿鸡西市恒山区先锋小学校索世凤走进教室,面前都是孩子。孩子们那份天真,那份无邪,常常会让我激。不已。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盆枝繁叶茂的茉莉花儿,茉莉花儿的那份洁白,那份馨香,常会使我春意满怀。于是,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把孩子看成花儿,...  相似文献   

5.
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冬天,那个在我失意时温暖了我的冬天。  相似文献   

6.
还没到上学的年龄,我就常常背着个破书包跟在哥哥姐姐们身后,人模人样地“上学”去了。小学的老师们对我的“好学”精神颇为感动并大加赞赏,见了我常常摸着我的头说:“谁家的孩子,将来上学肯定是块料。”  相似文献   

7.
彭淼 《现代教育》2005,(9):55-55
父亲报自考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在我的记忆中,那里西窗的灯是长明了,那时的父亲总是忙碌,在他的手里、桌上、枕边总会有几本厚厚的书,他常常看,常常写,常常比划。我觉得好奇,问父亲:“您在干嘛呢?”父亲爱抚着我的头,笑着说:“爸爸啊,在“充电”呢,不多学些知识,将来很难难适应这个社会的,你也要好好学习才行啊。”  相似文献   

8.
从小,我就属于体型“健壮”的一类女生。我常常对着镜子抱怨自己不够关,常常看着漂亮衣服抱怨自己不够瘦。而且我皮肤又黑,活像一只“小黑猪”。  相似文献   

9.
简单的幸福     
常常都会有毕业了很久的学生打长长的电话给我,向我问好,跟我聊天。记忆中并不活泼的孩子,仿佛一瞬间也变得健谈起来,跟我讲工作也讲生活,或者是一些俏皮的想念老师的话。未了,常常会说:谢谢老师,觉得做您的学生我好幸福。  相似文献   

10.
姜皓 《成长》2007,(6):14-17
同学们都说我是“大笨瓜” 我的家境贫寒,衣服上常常打满了颜色各异的“补丁”,十岁才开始念小学一年级。班级中,我的年龄是最大的,个头也最高。同学们瞧不起我,常常跟在我的后面,唱那首“人人皆知”的童谣:“大笨瓜、大笨瓜,问她一加二等于几?她说一加二等于八。  相似文献   

11.
高一年级一女生在周记里这样写道:我很希望有个哥哥,每每看到同学的哥哥,打心眼里喜欢。有时在梦中也在想,要是我也有个哥哥,和他在一起学习、生活、玩耍,该有多好啊!想着想着,我常常想得出神……。现在我不能得到这样的哥哥,很失望,很苦闷,有时夜不能寐……。常常精神恍惚,觉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2.
宋静伟 《河北教育》2006,(12):40-40
我常常为那天的掌声而感动,也常常想起关于这个掌声的故事。 从我接手这个班开始,一个女同学上课从来没有举手回答过问题,始终把头垂得低低的。课下我也同她谈过心,知道她由于家庭原因,比较自卑。课上我也努力想改变她,却一直没有多大成效,她依然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3.
常常看到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后,有很多同学大呼小叫:我这道题本来会做的。可惜这里错了,那里忘了云云,我有时也很烦恼,为什么老师常常讲的题目学生还是常常会错,静下心来一想,这也难怪,平时做题,可能有同学或老师在一旁提醒,考试时可是正儿八经的一人一桌,考场严肃得很,气氛一紧张,考生难免东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最高妙的艺术莫过于音乐。我常常如醉如痴地随鸟鸣神飞,常常莫名其妙地伴潮声心涌,常常似傻似狂地在MTV下手舞足蹈。年轻时如此,现在也如此,音乐能导致人们的行为。音乐可以成为行为艺术吗?  相似文献   

15.
谢浩阳 《辅导员》2010,(1):43-4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千古名言常常在我的心中回荡,使我想起父母对我的关爱。  相似文献   

16.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多么无知,竟然以为残疾人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在他们面前,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当代中学生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开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我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现在,让我们从解读自我开始,以“解读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提高记忆力     
武宏钧 《小学生》2005,(4):44-47
唉!我的记性太差 我是班里的“小天鹅”:“天鹅舞”获得过六一演出一等奖,画画在全市得过二等奖。可是,一说到学习成绩,我就抬不起头来。我的记性特别差,上课时全部记牢的公式、生字,没两天就忘了好多。英语那些稀奇古怪的单词更是让我头疼。我费了好大的劲儿去记,可到考试才考了65分,我亏不亏啊。我常常在想,大家都在背,我怎么就这么笨呢。妈妈常常唠叨我是猪脑子。可我不是猪啊。猪贪吃懒动,我可是很勤奋的。  相似文献   

19.
康少娜 《师道》2004,(10):38-39
我们总是轻易地感受到后进生的飞扬跋扈,但在飞扬跋扈的缝隙中,我总隐隐感觉到那一份隐约可见的辛酸。我们常常注目数落、后进生的飞扬跋扈,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后进生用表面的飞扬跋扈来掩藏内心脆弱的无可奈何。我常常站在后进生的身边,静默地阅读他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常常和爸爸妈妈在院子里看星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