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阅读教学应从文本语言中挖掘出培养学生语用意识的着力点。教师可通过遗漏、补白、替换、仿写等手段,使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揣摩中获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品读、悟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以使其领悟文本语言的美感。教师可通过示范引领,在揣摩模仿中使学生觉悟文本语言的音律美;通过感知辨析,在深度思考中使学生领悟文本语言的意蕴美;通过形象再现,在肢体语言中使学生体悟文本语言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3.
有的教师习惯对文章进行肢解,给学生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语文教学一问一答的对话模式仍顽固地占据着课堂。如何进行改革?教师要在文章的整体性把握与局部语言的揣摩品读中寻找结合点,把自己理解的东西有效地进行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有时间和机会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积累语言,沉淀文化,形成语文能力。为了让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变成学生自己的感悟,教师要在解渎文本后找到教学的切人点,找到文眼,并根据“点”和“眼”来设计中心问题,牵动全文的学习,让学生圈点批注,学习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一篇语言看似通俗易懂,实却包含深刻内涵的文章,教学本课应力求让学生通过多读书,在读书中抓住重点词句揣摩文本内涵,体会课文情感,感悟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5.
杨蕾 《广西教育》2014,(29):47-47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所谓文本细读,就是立足文本,尊重文本,让学生潜心会文,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读出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深刻情感。一、字斟句酌,读出语言的厚重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对文中的语言进行仔细体味,发现文中语言的亮点,并能够抓住这些亮点引导学生进行揣摩,进而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更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朗读文章,进入文本;梳理结构,把握整体;比较揣摩,体会言语;前后勾连,读清意图。遵循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与科学原理,在这样的语言运用中,引领学生习得言语之才。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获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对关键词的比较、替换、欣赏,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意蕴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提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整体感知(把握)"的内涵,不是停留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上,而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熟读精思,才能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语言文字、思想情感中特有的美,进而提高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获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对关键词的比较、替换、欣赏,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意蕴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PPT配合解说词不仅可以在阅读中帮助学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学习说明的方法,揣摩说明的语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欣赏,也可以让学生有创造性地进行口头作文,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通过吟咏诵读,让学生获得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情色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对关键词的比较、替换、欣赏,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意蕴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探究文本内涵,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比较阅读的方法有三种:在诵读过程中比较能让学生升华情感;在还原中比较能让学生探究文本的本来面目;在替换比较中能让学生对比文本的差异性;在链接比较中能让学生增长见识。这些都是比较阅读的方法,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不同的文章按照其语用特点有不同的文本特质,可以分成侧重语言教育的语用型文本和侧重文学教育的主题型文本。教师可以灵动地将各种有针对性、创造性的语用训练项目融合在主题型阅读教学中,这样能让学生在感受文章文学性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语文味儿。一、发现语言,探究隐性信息发现语言的奥秘是借助语言信息的帮助,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挖掘和探究。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文章中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句子,然后咀嚼其在文章中的重要性。通过比较、挖掘和探究,让学生发现并分析这些句子里有什么隐藏的语义信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中揣摩其背后的内涵和意蕴,让学生得到情感熏陶与语言锤炼的双重浸润。教师可采用以下手法:唤醒生命意识,在意境展示中理解词语;链接经验联想,在意境渲染中活化词语;创设充足空间,在意境联系中揣摩词语。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探寻言语表达的规律,找出文本语言的训练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文本语言的领悟,让学生揣摩到文本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揣摩语言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所谓揣摩语言 ,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对关键词句的深层含意、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辨析、品味和理解 ,从而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揣摩语言的方法多种多样 ,笔者仅结合教学中的几个实例 ,谈点肤浅的体会。1.换词比较。即抓住课文中某个有特色的词语 ,用一个词替换 ,然后进行比较、体会。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 ,诗中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一幅山中晚秋的美景图。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晚秋”的美景 ,对诗中“枫林”一词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指…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感悟体验是加深对文本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让感悟行之有效"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感悟,先要给学生一个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由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要引领学生品味揣摩文本的语言尤其是别具一格的语言,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中有效感悟,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王彩霞 《广西教育》2014,(41):49-49
正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涵着作者深切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读课文,带着丰富的情感去细细品读文本中的语言,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感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呢?一、换词比较,品词语之美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妙不可言。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经过仔细揣摩、推敲得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词语的比较、推敲中理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说要"关注表达",其中就有关注课文的表达方法,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语言表述,体会表达效果和机构,内化知识为己用,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说,通过巧妙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挖掘训练点,让学生进行仿写,不仅能降低学生对写作的厌烦心理,更推动了他们的写作规范、有序。那么,从哪些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20.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一篇语言看似通俗易懂,实却包含深刻内涵的文章,教学本课应力求让学生通过多读书,在读书中抓住重点词句揣摩文本内涵,体会课文情感,感悟人间真情,从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要求.具体的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