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创办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法制栏目《法律与道德》,揭开了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序幕。1999年,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创办为标志,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在经历了开创期和发展期以后,进入到一个空前的繁荣期。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电视法制栏目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其社  相似文献   

2.
刘冰 《新闻爱好者》2008,(9):132-132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20多年来,中国电视法制节目数量增长很快,出现了一批备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法制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重庆电视台《拍案说法》、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等。  相似文献   

3.
电视法制节目改进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新闻三昧》2007,(9):30-32
电视法制节目伴随中国法制化进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趋走向成熟。自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率先创办法制栏目《法律与道德》之后,到目前,全国已有10多家电视台开办了法制专业频道,法制栏目达70多个,不少法制栏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和感性、理性交融的丰富内涵,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如法制新闻类的《中国法制报道》(中央台)、公安纪实类的《法制进行时》(北京台)、  相似文献   

4.
张静 《新闻采编》2012,(5):21-22,28
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普法进程,法制节目如雨后春笋。1985年,中国开始实施"一五普法",而1989年,太原电视台开办了第一档法制节目《法律在我们身边》,在全国属于开办最早之列,之后太原电视台又陆续开办了《交通与生活》、《治安广角》、《并州之剑》、《法治时空》、《百姓说法》、《今日开庭》、《维权在线》等栏目。虽然这些法制栏目在创办之初,内容和形式都显简单,播出频次和时长也较  相似文献   

5.
杨慧 《声屏世界》2009,(10):31-32
在电视产业已经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的今天,创新无疑是电视法制节目生存的立足之本,也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杭州电视台《警界41》栏目创办15年来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不断创新所带来的栏目优势效应。1994年7月,以震惊全国的《3.31千岛湖特大杀人抢劫案侦破纪实》为首期节目,作为浙江省第一家公安电视专栏的《警界41》一经推出,就以深度报道法制事件、积极阐述法理法规、  相似文献   

6.
房芳 《青年记者》2004,(7):59-59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知识、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80年代,我国出现了早期的电视法制专栏《规矩与方圆》和《观察与思考》。200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统计,45个全国卫星频道中,已开办了法制专栏的有33个台,不少电视媒体因法制节目办得有声有色而名声大振,法制节目也与时俱进,逐渐成为各电视媒体的强档或金牌节目。如央视的《今日说法》、重庆台的《拍案说法》、安徽台的《法眼看天下》等等。其中,山东电视台的《道德与法制》是全国开办时间最长的法制栏目,它创办于第一个全民普法五年规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1986年,栏目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在全台各栏目中始终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相似文献   

7.
杨卉 《新闻世界》2009,(4):15-16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观察与思考》。电视法制类节目走过了将近29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干瑞青 《青年记者》2016,(23):73-75
国内很多学者对电视法制栏目发展的梳理分析基本以编年为依据,胡智峰主编的《电视法制类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把1985年至2003年的中国法制栏目划分为开创期、发展期和繁荣期,这种分期具有传统的进化史观痕迹.笔者力图以新的视角、方法来审视中国法制栏目的发展特征,结合普法活动及电视艺术发展规律,重新审视中国电视法制栏目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随后,南京电视台又开办了《法制园地》栏目。而这一年,我国全面普法工作也正式展开.1985年6月中宣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要求“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由专人负责.办好法制宣传栏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诞生的标志是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开播,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法制节目已经成为中国极具社会影响力和独特价值的电视节目类型。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目前全国开办法制节目的卫星频道有33个,各地的电视法制栏目有六七十个,法制类电视节目以专题类节目10%的播出量占据了19%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1.
朱春 《记者摇篮》2007,(7):100-100
当前几乎所有的城市电视传媒都在开办法制栏目,这些栏目的时长普遍在10分钟以上,且有越来越长之势。两年前我台结合栏目改革创办了7分钟的法制小栏目《法律  相似文献   

12.
屠晶靓 《视听界》2005,(3):29-31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光是叫“零距离”的新闻栏目就有二十多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总数超过一百。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人们对电视法制栏目的认识逐步加深。电视法制栏目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对促进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民生的法律意识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电视法制栏目的发展逐渐进入了瓶颈期,法制栏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法制节目走入低俗化的误区从而导致法制栏目背离了原有的精神实质和创办节目的基本宗旨。本文将对从泛法制化角度谈电视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对策,做出简要分析,旨在更好地提高电视法制栏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4.
吴菲菲 《青年记者》2007,(16):96-97
被评为"中国十佳电视栏目"的《今日说法》,开办于1999年1月,它既谱写了中国电视法制栏目的新篇章,又是享有午间收视第一高峰的午间新闻栏目。是什么让《今日说法》获得观众高满意度与高忠诚度呢?  相似文献   

15.
冯昱开 《新闻窗》2010,(2):88-89
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设进程中,电视法制节目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逐步走向成熟和繁荣。1995年,中央电视台开播《今日说法》栏目,将电视法制节目正式推上电视荧屏。此后,电视法制节目一路走红,迅速发展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电视法制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等等。2008年,  相似文献   

16.
《今日说法》的选题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1999年元月的《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唯一的日播版法制栏目。由于每日中午12:40播出,节目被观众亲切地称为“中国的法制午餐”。此文就《今日说法》的选题艺术,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策划,是近几年来电视行业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也大量引入了策划概念。但纵观目前我国各电视法制栏目的形态,除了中央台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北京台的《法治进行时》,重庆台的《拍案说法》等少数栏目外,各个法制栏目之间互相模仿、抄袭的现象十分普遍;能办出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栏目并不多。这说明,当前我们大多数电视法制节目的策划并不算成功。  相似文献   

18.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国家普法和民众懂法的重要平台,一直在电视节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各地市电视法制节目的大规模创办以及娱乐化的冲击,法制节目出现了同质化、非专业化等现象。电视法制节目市场需要新形态的节目来突破目前的不景气局面。2013年3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撒贝宁时间》,自开播以来,节目的收视率一直稳居在全国同一时段播出节目的前五名,为亿万观众展开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全新模式,2013年第三季度首次参评的《撒贝宁时间》就进入了央视所有节目的前30名,获得了台品牌栏目的称号。本文将从媒介优势、节目定位、主持人、传播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其解析,以求为其他电视法制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视评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电视述评性栏目《观察与思考》。第一期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节目播出后,令人耳目一新,受到观众好评。可以说中央台的《观察与思考》便是中国大陆电视评论的鼻祖。  相似文献   

20.
齐鲁电视台《开讲天下》栏目,创力、于2003年6月,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档电视辩论栏目,也是全国唯一的电视callin节目,创办第二年就获得“全国十佳电视谈话节目”。近几年,《开讲天下》一直保持着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中最具互动特色、最具直播特点和最具跨媒体传播特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