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同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一样,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三个代表”为精髓、以“科教兴国”和“教育创新”为主题、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江泽民教育论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毛泽东外交文选》和《中国共产党简明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三本书的外文版,已列入外文出版局、外文出版社1994年重点图书的出版计划中。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共收入重要文稿119篇,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内外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思想.本文具体论述了邓小平的多党合作思想,阐明了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德义(广东汕头日报总编辑):高扬主旋律,就是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我们反复强调,从总编辑到部主任,到编辑记者,从第一版要闻版到其他各专版、专栏,都要把坚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作为宣传重点来抓,并体现在每一篇报道、每一个版面、每一个栏目之中。 高扬主旋律,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唱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很多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论述。两手抓,是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运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将有力地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学习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还应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新闻论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 新时期中国的新闻理论和实践,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为这一理论的实现服务。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立足于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面向开放的当今世界,进行理论创造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为我们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最重要的教材。邓小平同志对新闻工作、对整个思想宣传战线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小平同志反复论述了必须大力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反对“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指出其主要方法*一是:思想战线…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关心和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结合新时期的情况和任务,对新闻宣传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这些指示和论述,构成了新时期邓小平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搞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并且论述最多的是,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他指出:“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调准宣传聚焦点 创造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学习和宣传邓小平同志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论述河北电视台阎江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是,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全党、全国各项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地泣,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认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杰出建树———读《邓小平科技思想与应用》一书徐明明范骏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以往由于我们对诸如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构成与系统、邓小平科技思想对于开创中国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阐述国际国内问题希望全国人民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着重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都是为邓小平同志在科技工作会议讲话的一条新闻作的标题。前一个标题是《光明日报》的,后一个是《人民日报》的。两个标题都没有错,但是哪一个更好一些呢?显然是后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邓小平同志几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理所当然,也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因此,必须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新闻思想和新闻观点进行深入学习、体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推动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近几个月来,笔者潜心通读了《邓小平文选》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深深感到,邓小平同志根据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形势,论述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他的新闻思想,渗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刘少林在《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撰文指出,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观察、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一贯十分关心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新任务,对新闻宣传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构成邓小平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搞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并且论述最多的,便是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他指出:“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武装电大学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主要议题,它的胜利召开对我们开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不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社会环境,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有利时机,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那些不适应部分要进行改革的主要倡导者。在《邓选》中对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原则意见,这是包括我们图书馆事业在内进行改革的行动指南。“邓选”中论述的关于改革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图书馆改革要有利于朝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图书馆体系的方向发展。这是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运用于图书馆事业建设上来。为此必须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和为建设两个文明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给我们留下绵长的哀思;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给我们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新闻工作者决心化悲痛为力量,认真学习他的理论,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把报纸、广播和电视事业办得更好。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国人民在18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是邓小平理论所结的硕果。尽管现在我们前进道路上还存在困难,但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邓小平的理论,继承他的遗志,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金光大道迈进,前途就是一片光明。邓小平同志说;“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  相似文献   

18.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党委机关报的一项根本任务.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舆论要正确,这是第一位的要求,舆论不正确,就会把人们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二是要能够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建立在读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高超的宣传艺术统一起来,把党委机关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吸引力、感染力结合起来,既要坚持正确导向,又要提高引导水平.下面结合新疆军垦报这几年的实践,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保证新闻舆论的正确政治方向我们的报纸首先要深入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中央的方针政策精神,抓住了这一根本内容,就是抓住了正确舆论导向的灵魂.这方面的任务我们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一是用社论、评论和理论义章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一些基本观点.例如1992年4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我们连续发表了八篇学习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宣传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我们连续发表了八篇学习十四大精神笔谈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四大主要精神.去年11月为帮助广大职工学习领会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刘保全 《今传媒》2005,(12):26-27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战线上发生的新事件、新情况、新进展、新理论、新纪录、新成果等,通过一篇篇科技新闻迅速、及时地传播到广大受众之中,并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的政治、精神、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们现在正从事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全党正按照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而奋斗.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使我们考虑教育问题时,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所谓“科教立国”的战略口号便由此而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全党工作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工作重点“应当包括教育.”他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他认为,发展教育不仅是经济的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条必由之路.他因此指出: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从发展战略沦,邓小平同志认为,“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为此,他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当“后勤部长”.此后,他还为当代中国教育制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改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为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于是,专业教育、业余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