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广告是向旅游者展示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产品魅力、开拓旅游市场的重要途径;同时,旅游广告对于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或者旅游体验也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真实的旅游广告带给旅游者的体验真实而客观,在结束旅游之后,旅游者较能够有好的旅游回忆。虚假的旅游广告则会给企业带来信誉上的经营危机。文章针对旅游广告的真实性问题,基于旅游符号学的视角对于周庄的电视宣传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旅游广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旅游翻译是一种针对普通大众(潜在的旅游者)的文本翻译行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旅游文本的翻译应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根据旅游翻译的功能和目的,采用灵活的翻译技巧,实现“诱导”目的.  相似文献   

3.
旅游动机研究是旅游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层次分析法,将旅游者旅游动机形成因素分为两大准则层因子和若干子层因子,通过层次分析软件(yaahp0.4.1)得出各因子权重并予以评价;根据旅游动机强弱和旅游地吸引力大小将旅游者分为现实旅游者、机会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将旅游地分为理想旅游地、机会旅游地和潜在旅游地。这对于深入研究旅游行为、旅游景区针对性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本面向的是特定读者群——旅游者。译者在翻译这类文本时,应注意旅游者旅游活动中强烈的文化交流的诉求和在阅读旅游文本时的文化障碍,对旅游者作为文化他者的阅读习惯及接受水平进行考虑,以增译、删减、转译、改写等方法来发挥译者的读者意识,向旅游者传达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与评价,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整理与加工,可以得到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感知形象.将黄山风景区大量收集的游客的网络点评作为样本,使用软件ROST ContentMining提取黄山风景区的形象感知高频特征词,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探索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形象感知,并针对游客反映的不足之处做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分析黄山风景区旅游者构成,充分挖掘更多潜在旅游者.  相似文献   

6.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新词汇—语法框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分析多种类型的文本。本文以评价理论的子系统级差(graduation)为切入点,研究我国著名风景区庐山的广告语言,旨在探讨旅游广告中商家和潜在顾客的结盟方式,以期发现用级差理论分析旅游广告的优势并对旅游广告的撰写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旅游广告是旅游文本的重要形式,以旅游广告为例,重点分析旅游文本的词汇、语法和修辞三方面的语言特征,并以此了解俄语旅游文本的语言面貌,以期在对俄旅游营销文本的撰写中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借助功能主义翻译观,对汉语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的翻译进行探讨。从旅游翻译的目的出发,通过对潜在旅游者体验、了解一种新的文化这一旅游动机的研究,作者认为,译文要达到激发潜在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目的,必须要保留源文的异域文化色彩。然后通过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的比较和跨文化交际的分析,作者提出:要保留源文的异域文化色彩,译者应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通常包括直译和音译。在异化翻译方法会导致文化真空时,译者必须采取补偿措施,包括:加注、补充和类比。当然,译者对源文中对达到翻译目的没有帮助的信息可以删除。  相似文献   

9.
赵静 《考试周刊》2012,(37):86-87
旅游文本面向的是特定读者群——旅游者。译者翻译这类文本时,应考虑旅游者作为文化他者的阅读习惯及接受水平。本文强调旅游宣传资料英译时应以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为指导,通过增译、减译、改写的方法来发挥译者的读者意识,传达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旅游形象传播是旅游目的地利用各种手段、媒介与旅游市场现实的和潜在的游客进行旅游形象信息传递、接受和反馈活动的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某种媒介把旅游地的旅游形象传达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深刻并且良好的印象,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媒介和旅游者之间有了良好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