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不认真审题,尚未全面理解题意,就列式计算,结果往往出错。如果要他把题目再细读一遍,他才恍然大悟,并能列出正确的算式。这说明认真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三点:①能正确,流利地读题,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字;②弄清题目中字、词、句的含义以及数学术语、数字、单位名称等,理解题目中讲的是怎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尚处在培养初期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认真读题特别重要。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地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议审题时做到以下几点:一、认真读题,看清题意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深度"读题能力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读题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能够将数学题目读清楚,就比较容易理解题目中的意思,也就很容易写出答案.本文将从小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不会读题或者读题能力太低,往往导致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反而做错。教师应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读题;应有意识地渗透方法 ,理解运用数学语言,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从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读题习惯。  相似文献   

5.
王永和 《甘肃教育》2020,(6):116-116
一、加强审题基础训练低段学生对数学的定义相对模糊,容易忽视对数学题目的整体性把握。因此,应强调小学低段学生的审题思维,引导学生面对数学题目时,先从理解题意入手,分析和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要素,然后再寻找解题的具体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适当放慢做题速度,应该引导学生在认真读题、审题的基础上,再进行计算,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学习习惯的学法指导谈审题习惯刘北荣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学生审题的指导,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为此应抓好如下四个字,即“读”、“画”、“述”、“想”。一、读读,就是指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  相似文献   

7.
黄芗琪 《天津教育》2022,(35):141-143
<正>在小学数学的解题问题中,读题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认知能力,获取题目的字面意思以及深层次的意思,从而达成自己的解题目的的过程。整个读题的过程中主要的方式有关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因此在进行读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确题目的关键点以及解题的要素,才能真正地读懂题目并进行解题。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读懂题目,无法厘清题目意思,教师就很难进行教学。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发掘解决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读题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低年级阶段大多是以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可读性强的"图文结合"题来呈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和例题一样的题目会做,而对于课后练习中的题目,还有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稍微改变一些条件,他们就会束手无策。许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因为不会读或读不懂其中的信息,不能将题中的图文清晰地转化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和问题,从而出现一些理解错误并导致解答错误。"不会读"和"读不懂"折射出学生读题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低年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审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培养:一、读"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认真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中,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长期课持训练,经过  相似文献   

10.
朱成星 《学子》2013,(3):55
一、要加强习惯的培养不良学习习惯导致成绩不理想,在计算方面表现得大为突出,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1.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认真读题,长期以来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学科需要重点关注的,与数学学科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良好的阅读题目习惯与审题能力在数学上更为重要。学生许多计算错误就是因为看题不清,有把数字看错了,有的把运算顺序看错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37):89-90
学会读题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关键。在小学低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解读和认知,是学生感知数学魅力、学好数学这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工作中,重视数学读题能力的教学,并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身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读题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读题能力,能够为以后更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时期的学生,自主性不强,特别对于数学科目而言,本身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培养学生读题解题能力加入到重点范畴中。只有学生拥有该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促成该能力的提高,才可以进一步明确数学题目中隐含的信息,以便按照题目需求完成解题,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认知能力,更可以提升数学学习效率。本文以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为主,对学生的读题能力培养方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个小学生在读、写、算方面应该养成哪些习惯呢?我在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如下的想法: 读1.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一般地说,学生是怕读数学课本的,是不懂得读课本的重要性的。例如考试日程是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当天早自习的课堂上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在朗读、背诵政治试题。先考数学为什么没有人看数学呢?一个学生的回答是:“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题早做完了,剩下的作业是叫看书,没头没脑的,怎么看?反正题目会做了,还看书做什么?又不考书!政治题目,背一題是一题,总能碰上几题。”  相似文献   

14.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题就是市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其二是理解题目涉及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审题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做到“认真”和“审”的要求。所以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认真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我对学生审题的要求是: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有无不认识的字,有无不理解的词,有无…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数学学习中不会解决问题的学生,往往在读题能力上都有所欠缺。平时教学中,如果注意读题能力的培养,可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益的提高。一、读前发现:抓住细节更灵活动笔解题前必先要读好理解好题目,否则解题时大多数会无从下手或事倍功半。读题时让学生从抓住细节入手,圈一圈、画一画,来帮助理解,发现解题的方法。1.读具有多余条件的题目。比如,学了分数加减法后,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学重点,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为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读题是审题的前提,也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通过仔细地读题审题学生能对数学题目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其中的条件也能轻松地完成梳理,为之后的解题做好准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保证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在初中阶段能全面提升,为未来的数学学习道路打好基础。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探究如何通过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完成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读题是学生对题目意思进行理解,只有做到正确读题,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进行高效解题。数学题目变化多样,十分考验学生的读题理解能力。学生运用勾画法和创建链接法,能够实现从基本了解题意到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题,提高解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再学习与不断发展意义重大.我在不断学习与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总结出了对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一些见解. 一、认真细致做好审题关 要教育学生认真而细致地审好题.既要读好题,又要进行初步的分析推理,为下一步的分析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着重强调要读好题. 首先,要做到读清楚题目内容,不盲目、不随意,更不能有不想读题的念头.若即使读了却只是应付一下而已,到头来连自己都没搞清楚题目内容是什么,就去解决问题,那只能是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9.
<正>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综合能力。良好的审题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语文阅读基本功和相关数学基础知识,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数学练习或数学测试时总会发现许多学生因未认真读题,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没有理解题意导致解题错误占比非常高。只要批改完,学生再重新做一次,就会做对了。学生对这样的错误不以  相似文献   

20.
芮正华 《成才之路》2013,(33):35-36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孩子做题目,往往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同样的一题,教师读题后再做,比学生独立解题的正确率会高出很多。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归结为孩子马虎、粗心等。其实,深入地分析,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孩子读题能力的薄弱。读题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是解答问题的第一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浅层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读题、审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