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发展家庭农场是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家庭农场正在改变过去分散化、小规模的农户生产模式,逐步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与日本的经验。美国大规模家庭农场更趋大型化,日本家庭农场小型化正在发生变化并且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已经迈出重要一步。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作为既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又具有创新性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受到政策指引之后,推进过程中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规制。家庭农场首先需要确立其法律主体资格,取得合法市场主体地位;其次是法律法规对家庭农场的发展应当在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再次是法治意识的增强成为家庭农场发展中的现实需要和文化自觉,培育农场主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最后是家庭农场的经营需要政府层面对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不断改善,搞好公共服务。诸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和完善才能增强家庭农场的规模型、集约型市场主体经营特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安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安徽省却缺少研究.文章通过对家庭农场的内涵、优势及我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发展家庭农场才能实现我省农业微观组织模式的创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家庭经营作为我国农业经营的微观组织形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主体地位。但现行农户经营分散化规模不经济,农业组织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家庭农场正是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形成的新型经营主体。文章指出家庭农场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制度选择,分析了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经营主体在成长中所遇到的要素供给困境,并在此语境下提出加强"土地、资本、劳动与技术"等要素聚合的家庭农场成长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家庭农场已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研究美国成熟的家庭农场在产业政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合理借鉴,是加速建立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体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准家庭农场的商事主体定位。对23例《第一批全国典型家庭农场》大数据分析后,法律属性包括:家庭是家庭农场的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的规模保障;工商登记是家庭农场的形式要件;持续经营是家庭农场的实质要件。家庭农场可登记为商个人、商法人和商合伙,三者各有优劣:商个人能够容纳家庭团体,但其农业经营范围以及财产的共有性分别与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相冲突。商法人维护家庭经营核心同时还能以入股形式低成本地吸纳流转土地。商合伙中登记是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更加符合家庭农场登记自愿性和开放性。各地家庭农场选择登记时应因地制宜,着重考量民主决策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保有家庭控制权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7.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家庭农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基于对湖北省荆门市112家示范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并在结合个案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政府政策、土地制度、人员素质、融资体制和基础设施是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做大做强家庭农场的角度,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金融体制、解决融资难题以及加强教育培训、促进规范经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劳动要素的机会成本视角,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非农就业收入水平分别作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家庭农场收入的上下限,利用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按细分产业定量测算出了邢台市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上下限标准。并进一步基于邢台市当前农业现实,从土地流转、融资支持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家庭农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家庭农场源于欧美,指的是农民家庭通过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我国的家庭农场主大多是农村的种田能手、村组干部等,他们尽管在农村中素质相对较高,其中一部分人还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但就多数家庭农场经营者而言,与现代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  相似文献   

10.
张波 《德州学院学报》2013,(Z1):138-140
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是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2013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经济会议提出鼓励支持发展家庭农场,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截至2013年6月25日,德州市共注册成立家庭农场82家。目前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仍以发放农户贷款的融资性服务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