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音乐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而表演又是演奏者对乐曲的再创造。一位优秀的演奏者不仅仅是在弹曲,更是在弹情。演奏中情感的表达是古筝演奏的关键所在,演奏者通过面部表情、弹奏力度等来表现乐曲中的喜怒哀乐,使得观众欣赏静态乐曲的同时能感觉到动态的乐曲意境。演奏者只有把自身的情感投入到音乐表演中,  相似文献   

2.
古筝曲《雪山春晓》融藏族音乐特色与现代古筝乐曲特点为一体,深受广大古筝爱好者的喜爱。本人中笔者从该曲的艺术特征及教学与实践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及演奏该曲。  相似文献   

3.
古筝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乐器,筝曲的风格多种多样,演奏技巧也非常丰富,筝曲《夜深沉》是由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王中山先生改编创作的古筝独奏曲。乐曲以中国传统音乐一一京剧曲牌中的《夜深沉》为主要素材,作者在运用传统音乐素材的同时,还将右手快速指序以及左手丰富的做韵技巧运用到作品创作中。所以这首乐曲从演奏难度,音乐韵味以及情感表达上堪称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王中山先生的作品《夜深沉》中演奏技巧、情感表达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的演绎此曲。  相似文献   

4.
筝艺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在艺术发展和传承的长河中,古筝艺术沿袭传统演奏技法之余,还在不断的革新和发展新技法。现代技法在传统技法基础之上,以创新性的操作方式来演绎更具现代化气息的古筝音乐。现代技法革新按照古筝艺术的发展轨迹适时的出现,在现代化的古筝音乐中广而用之。快速指序正是现代技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快速指序的出现和运用还影响到了古筝传统乐曲的表现方式,本文正是来探究快速指序在古筝艺术中的运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古筝演奏的音色,能够恰当地反映音乐的情感,并表达出乐曲的音乐文化及古筝音乐的形态美.演奏者必须运用科学的弹奏方法,提高音乐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把握古筝演奏的音色.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音乐艺术领域内,古筝演奏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及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艺术领域内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实现古筝演奏的更好发展也就十分必要。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有些情况下会涉及到作品二度创作,为能够使古筝演奏的中的二度创作更好实现,古筝演奏人员需要对古筝演奏中对于作品二度创作表现充分把握,从而使作品二度创作得以更好实现,更好进行古筝演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传统乐器,古筝的音色柔美与温婉,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与欢迎。古筝演奏可以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具有极好的艺术价值。在古筝练习中,演奏者不但要掌握科学的演奏技巧,另外还要充分了解古筝的音乐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演绎出音乐的内涵,提高演奏技巧。在高校古筝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注重技术和音乐的有机交融,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古筝教学效果,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本文即对如何在古筝教育教学中实现技术和音乐的交融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古筝现代作品《枫桥夜泊》是传统的音乐素材与现代音乐语汇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曲目之一。本文通过对《枫桥夜泊》作品的音乐内容、结构特征与演奏技巧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与阐述,多方位挖掘此曲的艺术价值,从而为此乐曲或同类风格乐曲的演奏提供一定的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体态律动对古筝演奏及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古筝的演奏及教学应充分利用体态律动来表达音乐的感受、表现乐曲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探讨心理境因有利于人们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发掘传统音乐的魅力.目前在许多高校古筝教学中把心理境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深入探讨古筝演奏技巧在乐曲上的完美体现以及赏析者在欣赏乐曲时内心与演奏者的互动——即所产生的心理境因.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古筝教学中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培养演奏者良好心里境因的方式提出相关对策.为提高高效古筝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