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声四部合唱《念故乡》是改编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中的一个主题旋律。本论文将通过查阅混声合唱《念故乡》的创作时代背景,对作者的生平、结合对作品的结构来对该首作品做出指挥方面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陈易 《中文自修》2012,(2):56-57
19世纪捷克伟大的音乐家德沃夏克(1841-1904),他的作品被誉为"斯拉夫民族音乐的精华"。他以最著名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又名为《自新大陆交响曲》驰名于世界乐坛,成为交响乐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此曲有多少来自波希米亚的民间音乐,有多少来自黑人灵歌音乐,还有多少来自美洲印地安音乐,甚至还说表达了他的思乡,不管有多少争议,他是一位博采众长、情感丰富的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是如此流畅自如,亦如沃尔塔瓦河一样潺潺流淌。与德沃夏克同时代的挪威浪漫主义音乐家格里格(1843-1907),他的作品体现了挪威的一切——历史、传统、人民、习俗、民间舞蹈、教堂钟声、森林与山涧,它是挪威民族主义的音乐,体现了他祖国"抒情的本质"。——编者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可以说是他的交响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贝多芬花了31年的时间去酝酿这部交响曲,作品中体现了他三个创作时期的不同风格。本文主要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并且简要分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石莹 《考试周刊》2010,(46):25-26
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其中以《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最为著名。本文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第九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创作交响曲中的最后一部,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布鲁克纳的身体状况已经开始恶化,而在这期间其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修订之前的交响曲,所以导致《第九交响曲》最终只完成了前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的草稿。本文通过对这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乐队写作技术进行分析,力求从其精湛的技法中挖掘出其创作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在漫长的音乐发展史上,"第九交响曲"像个魔咒,让一位又一位大师沦陷其中。这也被后世的乐迷们津津乐道。"魔咒"源自伟大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创作了《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之后,他开始构思《第十交响曲》,然而生命戛然而止,流传至今的只有一个乐章。在贝多芬魂断于"9"之后,许多作曲家纷纷止步于这个神秘的数字,例如贝多芬的追随者、歌曲之王弗兰茨·舒伯特,捷克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以及20世纪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姆斯。他们都在完成了《第九交响  相似文献   

7.
《第九交响曲》创作之初,当权者希望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一首规模空前的,歌颂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合唱交响作品,但结果却与斯大林开了一场"玩笑",在当时整肃运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这么做?肖斯塔科维奇擅长利用交响曲中的谐谑曲来表达全曲最深刻的内涵,《第九交响曲》到底要表达什么?本文对《第九交响曲》中第三乐章中谐谑曲进行剖析,较为深入的解开肖斯塔科维奇在《第九交响曲》中埋藏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如水激情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走进上海大剧院,很多个夜晚,我曾经被这里的多明戈、小泽征尔,甚至是《魔笛》、《唐·卡洛斯》所感动。这一次是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他的演绎者马友友。这首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不如e小调《自新大陆》出名,但大提琴的深沉、忧郁、平和,把德沃夏克的乡愁从表面的激情华彩引向内心深处的惆怅。马友友在异国他乡大获成功。几十年来,以音乐为寄托的他更像是一个吉卜赛旅行者,四处漂泊。这首协奏曲在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后,被他找到了最理想的吻合点。大幕拉开,一切都准备好了。音乐声起,琴弓下落,提琴所特有的音…  相似文献   

9.
《b小调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一生创作生活的总结。本文剖析了《b小调第六交响曲》的创作历程和该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是他的创作高峰,也是他一生创作思想的总结。该作品第一次打破惯例,在交响曲中加入合唱,在曲式、和声、配器方面也作了种种有益的探索。该曲不仅预示了各种现代音乐的先兆,也为浪漫主义乐派开启了大门,是一部永垂史册的交响音乐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the Symphony Op.92 in A major)》,是于贝多芬创作盛期1812年在特普利策一地完成的,并于1813年上演.据说,这部作品最初上演之时,有人曾说这是一部酒徒的作品,是关于一个沉醉之人的作品.①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中,这部作品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板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相似文献   

12.
大师的坚持     
1994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回到出生地沈阳,他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一天,在排练完第四乐章快板后,小泽的脸骤然沉了下来,紧皱眉头,低沉地自语道:怎么会这样?这样的乐团怎么去演出?忽然,他拿指挥棒重重地敲了一下乐谱架  相似文献   

13.
德国作曲家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时期的端庄典雅,又有浪漫主义时期的高贵温柔,他的交响曲,室内乐,歌剧等都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他生平只创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唯一一首用小调谱写的作品,其曲式结构,音乐表达风格皆值得深入推敲。本文将从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出发,探究其背后的创作背景这首乐曲艺术风格的诠释和音乐风格特征及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作为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其重要性在音乐界自然不言而喻,《第六交响曲》也称《田园交响曲》,作为贝多芬首部自己添加标题的作品,打破一直以来所尊崇的英雄主义,回归田园自然风光,其独特的研究意义显而易见,本文立足于分析《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创作技法,力图从创作角度挖掘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在二十世纪古典音乐史上是极为深刻、重要的作品之一,人们对这部作品争议很多。本文力图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和作品结构分析,有针对性的对作品进行重新认识,旨在证明《d小调第五交响曲》是一部具有两副面孔的交响乐,一面是英雄凯旋的面具,另一面则是一个经历坎坷的艺术家用音乐吐露自己心声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如水激情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走进上海大剧院,很多个夜晚,我曾经被这里的多明戈、小泽征尔,甚至是《魔笛》《唐·卡洛斯》所感动。这一次是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她的演绎者马友友。这首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不如e小调“自新大陆”出名,但大提琴的深沉、忧郁、平和,把德沃夏克的乡愁从表面的激情华彩引向内心深处的惆怅。  相似文献   

17.
1994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回到出生地沈阳。他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一天,在排练完第四乐章快板后,小泽的脸骤然沉了下来,紧皱眉头,低沉地自语道:怎么会这样?这样的乐团怎么去演出?忽然,他拿指挥棒重重地敲了一下乐谱架说:“从明天起,我们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  相似文献   

18.
命运交响曲     
有一次,贝多芬指着《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开头的四个音符说:“命运敲门的声音就是这样的。”快板生气蓬勃察垂季噩基弼摹螽u ∥L——,这部作品因此被人们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五年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1年11月16日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了要和命运坚决斗争的思想:“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r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例54最急板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呜曲…  相似文献   

19.
大师的坚持     
1994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回到出生地沈阳,他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相似文献   

20.
勃拉姆斯《F大调第三交响曲》是其四部交响曲中最短的一部,但在创作技法上,特点鲜明而富有创意.文章以第三乐章作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旋律外形以及节奏形态等角度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试图论述本乐章创作技法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