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立足农村,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讨论很多,一些学者将我国的公共频道与西方的公共电视相比较,津津乐道于中国公共频道的不足和缺陷,这其实是犯了一个偷换概念的错误。西方的公共电视隶属于公共广播系统,通常以议会通过的《广播电视法》或专门的《公共电视法》为法律依据成立,是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Crown entity)、不以赢利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发展已经十年有余,然而由于“公共”二字与西方公共电视“公共”二字的差异,由此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本文探讨了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背景及性质、由此形成的公共频道的中国特色,然后提出公共频道向公共电视转型必要性和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频道的现状及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公共电视名不副实,公共频道开播至今并没有真正把"公共利益"作为追求目标,在公众心目中,公共电视频道与普通的综合、专业频道一样,其定位与国外的"公共服务电视"相比,相去甚远.公共电视模式本身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本文分析了西方国家公共电视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媒介环境,就我国公共频道的转型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公共电视建立之初,就强调以保证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因此公共电视中的“公共”就意指公众、公益,久而久之,这也成了“公共”约定俗成的意义。而我国的公共频道由于产生的背景有别于公共电视,因此其“公共”二字也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在“公共利益”愈受重视的今天,我国的公共频道怎样完成它原本义不容辞而今却被忽略的任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公共利益的基本内涵“公共利益”是一个法律概念、政治概念和现代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概念。有关公共利益的概念不仅遍存于各个国家的法律之中,而且也成为国家权力行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探索电视公共频道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我们的电视荧屏可谓丰富多彩,各家卫星电视纷纷跨省落地,综合频道、城市频道、影视频道、教育频道等专业频道让人目不暇接。近来,一个全新的电视频道——公共频道,又出现在了各省的电视屏幕上。在广播电视学术界,“公共频道”成为一个出现率较高的词汇,国家广电总局更是在不长的时间内数次召开全国公共电视频道会议,商讨加强公共频道管理的办法。公共频道,成为继有线无线两台合并、广播影视集团化、频道专业化之后,中国电视界又一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李淑瑛 《今传媒》2011,(9):44-46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开办至今,受到了多方诟病,处境尴尬。各方利益的权衡和博弈、频道特色不明显是造成公共频道处境尴尬的主要因素。公共频道应该走专业频道发展之路,以公共性为频道标识,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当下"公共频道"对于公共电视理念与实践在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合法性"身份与"技术-效率"路径两个方面:其一,"公共频道"自1998年在中国电视界出现,它的缘起和内涌便与公共电视大相径庭,但因其身份表达的模糊性及衍生出的覆盖性,可能影响到公共电视的"合法性"身份及其理念在中国的推广.其二,作为公共电视实践自节目层面的"虾米模式"向制度层面的"大鱼模式"演进之中间路径的频道层面"小鱼模式",其发展空间与资源在当下中国电视界也被大量追求"最大化原则"、使用同一呼号且变相进行市场化竞争的"公共频道"所占用.  相似文献   

8.
电视公共频道的开设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在优化配置、整合资源上迈出艰难而坚实的一步。但在它的发展运行过程中,仍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为使公共频道充分发挥它所独具的政治性、公益性、公共性、服务性和创新性,为避免“公共地的悲剧”现象发生,让各利益主体都自觉自愿地来关心它、爱护它,建立健全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1、公共频道的目标追求 当前,我国大多数省级台中都设置了公共频道。但是在频道定位上,却有点五花八门。北京电视台公共频道把旅游交通作为特色,广东电视台定位于生活服务,湖南公共频道定位为电视精品杂志型频道,安徽电视台的公共频道大量推出戏曲节目,江苏电视台的公共频道是不折不扣的综合频道。  相似文献   

10.
钱永兴 《视听界》2004,(3):70-71
江苏公共频道于2002年7月开播,2004年开始正式运作。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领导和规划下,公共频道对节目运营进行设计,初步实现了良性运转。公共频道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其宗旨是为地市服务, 性质是“公共”。由此决定公共频道是综合节目频道,集新闻、文艺、影视、经济、体育等各类节目于一身,也就是传统上的新闻、教育、文艺、服务四类节目一样都不能少。其定位决定公共频道应该力争做地域性的强势频道,以服务市县为目的。但是,以目前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资源,是很难完全由自己来运作的。因此,公共频道的节目运营,总体原则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必须紧密团结地市电视机构、地市政府和社会制作力量,真正实现公共资源办“公共频道”。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国家广电总局进行公共频道试点,并从2002年开始全面推广。省级电视台设立公共频道,部分市(地)电视台经批准也可以设立1个公共频道,县(市)广播电视台不再保留自办电视节日频道,可在公共频道中播出自办节目。公共频道是一个地方电视台共同打造的新媒体,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公共频道怎样才能赢得观众的关注,在众多的频道中脱颖而出?进行频道品牌打造应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从公共频道品牌打造环境及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关注公共频道--总局社管司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最近,总局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两次召开全国性公共频道的会议,前几天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频道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电视公共频道的关注显得格外突出。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作为专业化、品牌化的公共频道在全国各地电视媒介广泛开播,其收视份额与媒体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引起电视媒体、专家学乃至广大受众的普遍关注。在2005年4月召开的“全国公共频道发展研讨会”上,众多电视理论及务实界专家、学纷纷赞誉公共频道为“优质频道”。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体现公共性与公益性,这是不少地方在开办公共频道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自1998年福建广播电视厅在全国率先提出公共频道的概念并首家开播运行以来,先后有近20个省、市电视台的同仁到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考察交流,期间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和县级台的关系如何处理?怎样才能做到利益兼顾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共频道"公共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电视(pubic service broadcasting,或者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是一种区别于国营和私营电视频道的电视形态,是以公共财产的形式存在,以视听费或社会资助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电视机构形态或电视体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有公共电视机构,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日本放送协会(NHK)等.公共电视强调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根本宗旨,服务大众,关注少数派和社会弱势群体,关注边缘话题.  相似文献   

16.
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石长顺和湖北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公共频道总监张建红合著的《公共电视》已出版发行。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  相似文献   

17.
公共电视(Public TV)是相对商业电视而言的,一般认为公共电视是通过一定制度的设计,以公共视听费、社会资助为主,国家财政补贴为辅,以此消除商业盈利的驱动力,在非商业主义、民主政治和中立自主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于公共利益和对社会负责的广播电视体制。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2009,(6):122-122
《公共演艺吧》是江苏公共频道2009年精心打造的一档集综艺娱乐.情景表演和观众互动于一体的综艺化情景喜剧,开创一种多元素、大融合的全新形态.改变了常规综艺节目形态比较单一的状况.在节目形式上做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公共电视、公共频道的概念界定 公共电视的概念是在西方体制下提出来的,最早也源于西方,是典型的西方话语系统,其含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较为认同的是:“公共电视作为一种公共财产的形式存在,以视听费或社会资助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于政府和商业企业,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电视机构形态或电视体制”。  相似文献   

20.
胡耕  彭勇 《新闻前哨》2003,(10):46-47
公共频道的设立和运作是实现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省市公共频道的开播或转播标志着公共频道系统进入了一定的耦合期。 一、耦合期公共频道的现状 公共频道是主办和插播节目的各级播出机构的公用频道。它既是联结省市县三级电视播出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是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