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江素珍 《中国出版》2022,(10):35-39
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抖音账号上涉及国家形象的短视频为例,研究其功能特征,并从结构特色、主题分布、叙事特点、内容表达这四个方面探究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社交平台建构国家形象。重点对主流媒体国家形象短视频叙事风格的多重转变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转变更契合短视频的传播特点。最后从语言讯息、图像讯息、价值观讯息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主流媒体短视频中的国家形象建构问题,以期多维度呈现社交短视频中的国家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2.
庞宇 《今传媒》2016,(10):38-41
媒体融合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对领导者形象塑造的垄断局面和正面宣传,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社交媒体所营造的即时互动、自由宽松的公共舆论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领导媒介形象塑造的过程。领导者媒介形象是公共产品的媒介输出形式,是公共性和符号化的象征。新兴媒体在公众对领导者形象刻板成见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对领导形象的认知和期待影响着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建构。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塑造需要在社会公众认同的基础上,把握受众心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建构基于真实事实的领导者形象。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群体所反映出的一些特质可以视为当前社会的缩影和折射,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形象了解主要是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来呈现,对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建构进行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大众媒介新闻价值观的必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来考察武汉地区主流媒体通过一系列长期的新闻报道是如何建构起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媒介形象的。  相似文献   

4.
媒体品牌化,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运营的变化,同时也是媒体竞争及广告环境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综合体现了媒体人、广告人以及信息受众的共同要求.媒体形象广告,是媒体全方位塑造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现代营销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就当前媒体形象广告的产生及发展现状加以阐述,总结提出五种媒体形象广告的创意及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整体品牌形象塑造策略,对媒体形象广告的具体执行,及其设计执行者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鉴于网络时代对"宅族"产生的深远影响,笔者从消费主义、眼球效应、娱乐主义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媒体在建构"宅族"形象中过于重视经济效应且过度营造娱乐化氛围。因此,媒体有必要利用自身公信力,在"宅族"媒体形象的建构上,更加客观与理性。  相似文献   

6.
岳子荷周丽 《视听》2016,(6):137-138
国家形象是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媒介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方式,在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中起到了"传声"与"扩音"、"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媒体的公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对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本文以《人民日报》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报道为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来研究这一事件的报道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罗奕 《传媒》2019,(14):79-82
国家形象是人们(形象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国家(形象客体)由其客观存在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需要从主客体关系来讨论。本文通过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六国大众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舆情监测,了解这六国媒体作为“他者”是如何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建构的。本文认为,这些报道虽然存在偏差,不能“面面俱到”,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除政府、企业和国民等塑造者外,官方媒体形象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为此,本研究以中国和印度的国家电视台为案例,从两个电视台开播50年的变迁入手,阐释国家媒体,其自身形象对本国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CCTV和Doordashan的对比分析,回答中国国家媒体有哪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6,(10):16-20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与国外学术界对于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研究的成果,研究发现国内对领导人形象的主流研究是经由媒介文本的内容分析对领导人形象进行分析,主要关注的是国内外媒体对国家领导人形象报道特征和新闻框架,对国家领导人有倾向性的的个性形象建构。比较而言,而国外相关文献结合多学科理论基础,注重政治领导人形象测量的指标体系建构、传播效果和对公众认知的影响机制研究,而目前国内领导人形象传播研究存在研究视角单一和研究方法滞后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邓备  彭祝斌  杨露 《新闻界》2015,(3):31-3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法,对两份西方主流财经报纸建构的成都形象及成都官方塑造的成都形象进行研究,发现成都从最初在国际上的默默无名,到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议程,但是西方主流财经媒体对成都的关注程度并不高;西方主流财经报纸提及"成都"时,主要采取中性立场;成都官方力推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形象,要获得国际主流财经媒体的认同,还需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以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周九常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模型对"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探究新闻媒体如何建构图书馆的社会形象.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公共图书馆通过积极利用媒体,建构图书馆话语体系;抓住媒体热点,打造品牌形象;提升馆员媒介素养,转变服务理念;优化管理,强化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信息环境中,媒体培养并影响着受众对他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和态度。媒体对新闻素材的目的性选择和解码方式对国家形象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本文以德国主流媒体之一《南德意志报》为研究对象,对该报2016年以中国经济为主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和话语分析,在此基础上勾勒该报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形象。  相似文献   

13.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加重和中国社会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大众媒介老年形象的呈现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媒介形象的再现仍处窘境。本研究以近年媒体报道为文本,分析老年人媒介形象的现状、媒介成因以及老年媒介消极形象建构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叙事学理论以及多模态话语分析,选取YouTube平台中粉丝量最高的10位中国个人博主中播放量最高的30例视频为研究对象,分析视频中的个体叙事如何建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个体传播者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海外社交媒体的个体影像叙事中美食及文化类题材最受海外民众欢迎,个体在讲述中国社会、文...  相似文献   

16.
在都市类媒体的报道中,城管的形象负面居多。但近几年,城管在媒体报道中的负面形象开始逐渐转变。都市类媒体对城管形象的建构过程,即是媒体通过舆论监督促进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媒体近年来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旨在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合作效果不仅取决于合作产品,社交媒体时代受众也直接参与了国家形象的塑造。纪录片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中俄合拍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二季和YouTube网评为研究对象,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据,分析两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共同建构。《这里是中国》系列纪录片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积极正面,同时展现国家实力形象和国家意图形象的单集纪录片更受欢迎。YouTube网评对纪录片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回应、延展和补充,互文的语境更为宏大,体现了国际受众“前理解”的显著影响。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视野的差异,网评中也存在误读现象。本文认为中国国际传播“借船出海”落地取得实效,但也面临一定阻力。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中,"他者"视域的研究维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下,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新闻文本、主题指向、话语体现三个层面来分析相关的新闻文本,以求了解新加坡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尝试提出改进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华风新闻》立场相对独立,信源为多个国家、地区的多种媒体。因为自采新闻较少,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时,对报道题材、议程的择选是一个主要的渠道。通过对政治、社会领域有所侧重,同时关照到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对华报道,《华风新闻》建构了一个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度不断提高的理性大国形象。同时,在对外关系方面,有时会呈现与利益相关国的对立关系,中国仍会被一些国家视作军事上的威胁,"台独"问题、"港独"问题比较棘手的负面形象也有所体现。社会新闻方面还建构了多种社会问题频发的中国形象,同时经济发展也总体有所放缓。这对我国面向海外华文媒体做好宣介工作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南 《新闻知识》2013,(3):29-30
国家媒介形象是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实际形象的重构,这种重构的结果直接作用于受众,从而使受众对这一国家的认识产生偏差。长久以来,西方媒体在对我国国家媒介形象的构建上往往有失偏颇。本文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了左右西方媒体构建中国的国家媒介形象的客观因素,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