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多若繁星,丰富多采,起名方式,不拘一格,妙趣横生。作家的笔名,反映了作家的思想、志向、学识和情趣。综观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的缘由,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有所寄寓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主要笔名鲁迅。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最多的一位。据统计,他曾使用了140多个笔名,可列为“笔名之最”。鲁迅在《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中说:“一个作家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鲁迅前期使用的笔名,如“戛剑生”、“索士”、“迅行”等。大都寄寓有自励,奋发、探索前进的意思。后期使用的笔名,“敬一尊”、“桃  相似文献   

2.
笔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在文学史上,有的作家笔名之多,令人吃惊,如鲁迅有130多个笔名,法国司汤达竟有200多个笔名。有的作家则一生几乎不用笔名,如诗人臧克家等。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成名的作家而言,笔名就是他的招牌,读者往往知其笔名但不知真名,可见笔名对作家的重要性。鲁迅、徐志摩、戴望舒、莫言……这些作家的笔名背后都有什么故事呢?1.鲁迅(周树人)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文学史,使用笔名最多的作家,当首推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一生中使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特别是在他创作后期,几乎每发表一篇文章都要换一个笔名。有人说这是个人“嗜好”,也有人说是当时社会的文人习惯使然。但我们只要留心看一下《鲁迅全集》就会明白,他之所以这样如此频繁  相似文献   

5.
鲁迅本姓周,原名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使用笔名最多的一个。据有关学者考证,鲁迅自1898年开始写作,至1936年逝世,38年中使用过的笔名有140多个。  相似文献   

6.
笔名趣谈     
笔名是作家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作家的笔名往往各有来历,妙趣横生。有的笔名化用典故,含义精深。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何以用“鲁迅”?他改姓为“鲁”,自谓有两个  相似文献   

7.
李边 《小学生导读》2014,(11):20-21
正我们熟悉的好多作家名字,其实不是他们的原名,而是笔名。给自己取个笔名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你知道一些作家的笔名是怎么来的吗?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笔名的:母亲姓鲁;周鲁是同姓之国;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笔名趣谈     
笔名是作家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作家的笔名往往各有来历,妙趣横生。有的笔名化用典故,含义精深。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何以用“鲁迅”?他改姓为“鲁”,自谓有两个理由:一是自己母亲姓鲁;二是先秦时,周鲁乃同姓之国。那他又何以名“迅”呢?《尔雅·释兽》解释“迅”说:“狼其子徼绝有力,迅。”原来“迅”的古义是矫健的狼子。鲁迅用它作笔名,表现了他誓做封建制度逆子贰臣的决心。有的笔名是作家一段心境的写照。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转入地下以写作为生,写出了《幻灭》等小说。作家处于“动摇”与“追求”…  相似文献   

9.
三位文学巨匠的笔名鲁迅、郭沫若、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位文学巨匠。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纵观其笔名,曾超过百个。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尔后凡作以此名为多,何以用此笔名,他自释有三条...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要向诸位介绍的是这样一位中国作家: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地矗立着;在人民大众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采用“鲁迅”二字为笔名。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一生使用过140多个笔名,这些笔名是鲁迅先生思想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通过考释鲁迅先生“宴之敖者”这个笔名的出典及其深刻寓意,揭示了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鲁迅的深沉的无产阶级情愫以及执着灵活的克敌制胜的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2.
笔名趣说     
鲁迅先生还有个笔名"雪之",立意颇深。其时,教育总长章士钊赞美文言,反对白话运动,并以"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为例撰文立说,可惜,他把勇士的"士"误解为读书人,为此,鲁迅写了篇杂文,题目就叫《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并以笔名"雪之"发表,意思和文章相互通联:为三位被"误杀"的读书人昭雪。大凡笔名,依照常理,往往是作家个人独立取舍,与他人不相关联的,但现代文坛上,却有两人因为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作家与笔名     
笔名是作家在发表作品时所采用的名字,河多作家的笔名.都是河用意、有来历的晚清时期的文学家曾朴,以“东亚病夫”为笔名,发表《孽海花》,表示人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嘲弄和侮辱。鲁迅,原名周树人.一生用过一百三十多个笔名。“鲁迅”这一笔名是地19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第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的,也是最钟爱的笔名,因其含义h三:寄托着对于仁厚而善良的母亲鲁瑞的爱;蕴含“愚鲁之人应当赶快做”的自诫;古代中国周、鲁家于任,是毛泽东的笔名有次毛泽东从同学萧子境的手中借到《世界英雄豪杰传》一书,毛泽东X.Jt…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一生中用过一百多个笔名。他的这些笔名,有的犹如煌煌的火炬,照亮了人们夜行的路;有的犹如匕首、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从这些笔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的战斗历程,可以深切地感到先生与敌人斗争的伟力。鲁迅的笔名能够产生这样突出的效果,与其笔名运用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一、节缩鲁迅先生的笔名大多采用节缩(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陈望道)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深刻丰富的内涵。“索士、索子”是一九○三年鲁迅  相似文献   

15.
“我”在鲁迅小说中反复出现达十一篇之多,这是作家创作时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的标志。他和作家本人既有血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二者不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在他以"鲁迅"笔名现身的历史瞬间的精神世界的把握及该笔名深层意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周树人的《狂人日记》首次发表时用的笔名,在这前后,先生也曾用了许多不同的笔名,但最终确定以“鲁迅”为笔名,这是为什么呢?世人有几种说法,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文中提到鲁迅曾就此作过解释,说有三个原因,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古时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可见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和对自己的激励之意。应该说这种说法较可信。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一生用了157个笔名。这些笔名都是他根据当时战斗的需要而使用的,都有一定历史意义。因此系统而全面地研究鲁迅用过的这些笔名,既有助于研究鲁迅光辉一生的战斗历程,也有助于对鲁迅斗争艺术的理解。为此,本文作者曾作过研究,写了《鲁迅笔名考》,共三万字,这篇文章作了压缩,仅对一些常见笔名作点考释,以期得到同识者的关注,把鲁迅笔名研究再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承接本刊1991年第4期同题之作。两文共考释鲁迅90个笔名。这些笔名贯串了鲁迅整个创作历程,是鲁迅思想发展和战斗业绩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柔石”一名的由来1931年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龙华的青年作家柔石,原名赵平复,他的更改名字的故事,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曾有所记叙,但并未说明他为何爱用这一笔名的原委。其实,这个笔名并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有其深刻的意蕴。赵平复原籍浙江宁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