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思全 《中国钓鱼》2018,(12):56-59
近些年来,在初冬时节钓鱼的钓友很多,并且都能钓有所获。但一到“大雪”后的仲晚冬时期,受西伯利亚寒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快,到了天寒水凉鱼情低迷期,很多钓友也就钓不到鱼了,“刀枪人库”也就成了很多钓友的选择。而笔者恰恰和他们相反,仲晚冬出钓的频率高起来,每次出钓,都能获得不错的收获,钓获的都是大鲫鱼和大鲤鱼。  相似文献   

2.
朱剑飞 《钓鱼》2014,(4):14-15
“台钓”是流行的钓法,经过钓鱼高手的不断改良,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钓友的主要方法了,但是到了冬季,“台钓”便似乎一下子一蹶不振了,很多时候是看着传统钓上鱼,看着长竿短线发威,望湖兴叹,这也让冬季成为学习“台钓”的一个瓶颈。但是对于酷爱“台钓”的我来说,冬季又怎能放弃“台钓”呢,难道冬天“台钓”真的钓不到鱼吗?  相似文献   

3.
覃建谋 《钓鱼》2011,(16):28-29
这里讲的中午是指上午11点至下午1点。 有条钓谚说“神仙难钓午时鱼”。为什么神仙午时也难钓鱼呢?很明显是钓不到鱼嘛。连神通广大的神仙中午都钓不到鱼,人就更加钓不到了。因此,又有另一条钓谚说“午时到,钓翁睡大觉”。翻开各种钓鱼报刊杂志也不难发现,有不少钓友发表文章认为中午钓鱼等于白白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4.
邹思全 《钓鱼》2014,(22):28-29
现在鱼类资源逐渐减少,可供钓鱼的地方也越来越少,自然水域的鱼也越来越难钓了。尤其是到了冬天,因天寒水凉,鱼都集中在离岸较远、水温较高的深水处避寒越冬。由于手竿长度受到限制,很难够到鱼藏身的深水区,鱼也就更加难以钓获。每次出钓,刮风挨冻不说,还经常钓不上鱼,有很多钓友一到冬天,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相似文献   

5.
李寒停 《钓鱼》2009,(7):52-53
开春了,又到了垂钓的黄金季节,“憋”了一个冬天的海钓发烧友,终于可以拔竿开钓了!每年进入四月后,鲷类鱼开始洄游,这也正是浮游矾钓爱好者大显身手的时机。谁都知道,在钓取各种鲷类鱼的同时,擒获大真鲷,会给钓手带来更惊险、更刺激的乐趣。为了让更多的钓友能擒获到真鲷,拙作真鲷鱼的基本钓法,与广大钓友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郑博元 《垂钓》2009,(12):66-67
目前台湾众多水域中拥有族群庞大的罗非鱼,内地很多省份多年前也引进了这种鱼。针对罗非鱼习性,很多钓友习惯使用悬坠钓法。近年来,随着路亚钓法风行,不少钓友尝试用拟饵钓罗非也取得不错效果。不过估计很多路亚爱好者不知道:罗非鱼也是飞蝇钓法的良好对象鱼。  相似文献   

7.
广大钓友都知道,对于某些钓位,如果非得钓你想要钓的某种对象鱼,往往是钓不到的,我们可以把不能钓到某种对象鱼的钓位,称之为“死”钓位。这种“死”钓位至少具备以下两点:一是你想要钓的对象鱼根本就没有;二是即便通过人为诱鱼,也很难将对象鱼引诱过来。这种钓位太多了,以冬季出现的区域最广,范围也更大。这种钓位不但冬春夏秋都会出现...  相似文献   

8.
对一位钓手来说,你的对象是鱼。但是你若将鱼仅仅当做餐桌上的一盘菜,那你将失去比菜更多的东西。这“菜”,花点钱到高钓池一蹲,一会儿工夫,就可钓上来一大堆。什么叫“高钓池”?就是鱼的密度高,上鱼上得快,还有就是鱼价高。当然,这对工作忙,没有时间钓鱼,但又想过钓瘾的人来说,到这种高钓池甩两竿,也不失为一种解馋的方法。但更多的钓友不愿到这些“双高”的鱼池垂钓,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65岁,钓了几十年鱼,结识了很多钓友,其中不少人不仅钓技高超,而且人品上乘,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彼此几十年交往不断,可算知心朋友。然而在我认识的钓友中也不乏令人厌恶者。因为他们的垂钓行为实在太不文明,现举几例: 一、“跑马占圈”。到达钓点后,他不管坑塘大小长短,水深水浅,有鱼没鱼,先投米5处做为自己的“领地”!其他人不得越雷  相似文献   

10.
轻装钓鲫     
刘冬 《垂钓》2001,(10):58-59
鲫鱼是广大钓友最喜爱的对象鱼。纵观国内大小钓赛,几乎无一例外地设立了钓鲫专场比赛,因而钓鲫战术也就成了常挂在钓友嘴边的老话题。笔者在四川地区的多年野钓中,摸索出一套自称“短小精悍”的钓鲫战术,专攻野鲫,效果颇佳,现介绍给钓友。  相似文献   

11.
这年头,“托儿”满天飞,看病的有“医托”,买药的有“药托”,购房的有“房托”,车检有“车托”……俨然一个“托”的世界。这不,我还遇上了一回新鲜事,遭遇了一回“鱼托”。近日,我和钓友董敬锋到南公园钓场试探鱼情,正要撤时,来了五六个看热闹的钓友,为首的是一长着一撮山羊胡的老钓友,人称“胡须伯”。他环湖看了一下别人的鱼获,就发话了:“这地方没鱼,有啥好钓的,我昨天到城门镇浚边村一收费鱼塘去钓,钓得最少也有近10千克的鱼获,一同去的那两个台湾人至少钓了二三十千克鱼,拎都拎不动,搞得他们都不好意思再钓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相似文献   

12.
朱剑飞 《钓鱼》2008,(9):24-25
悬坠钓法是当今钓法的主流,其诱钓结合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能钓到鱼,还能多钓鱼,钓好鱼,受到了许多钓友的喜爱。看网络上各大钓鱼论坛很多人都用悬坠钓法,看各种渔具广告,无不以悬坠钓为主要对象,尤其饵料方面,占绝对优势。悬坠钓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钓友,也包括了许多原先擅长传统钓的人,我也是如此。结合个人经验及周围许多钓友的转变,我发现很多人在传统钓转为悬坠钓上存在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3.
江南流传一句“冬天到鱼难钓”的俗语,因此大部分钓友受“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待来年再钓”的习惯支配,窝家休歇。深冬确实天寒地冻,鱼儿基本上是停口了,但是并不代表寒冬不能钓鱼,或是钓不到鱼,适温时,会开口进食的。笔者借《中国钓鱼》刊物一角,浅谈一点寒冬钓塘鲩的方法,谨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春矶戏黑鲷     
孤礁鲷民  刘琦 《垂钓》2012,(4):52-54
在威海,喜欢矶钓的钓友,在憋了一个冬天之后,基本在清明前后就会耐不住寂寞,提枪上阵。因为在威海地区有“谷雨前后,百鱼靠岸”、“过了谷雨打杂鱼”之说。春天来了,威海矶钓客们的钓季也随之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5.
侯增福 《钓鱼》2009,(10):48-48
在水库坐船垂钓有很多优点,想到哪就到哪,方便灵活,不仅钓获多,而且鱼的个体大,是广大钓友十分向往并津津乐道之事。但是水库船钓也有许多不便,其中钓友们最为困惑的就是在有风的天气里,风吹船动,人动船摇,无论你采取什么方法,船都不会一点不动,而船一动,饵窝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找不到了。刚才还一个劲上鱼,船一动,钩饵一离开窝点,色便钓不着了。  相似文献   

16.
史为林 《钓鱼》2009,(21):24-25
笔者出身于传统底坠钓法,悬坠钓盛行后也练习过悬坠钓。见不少钓友介绍边诱边钓技法,也随之跟风。特别是拉饵风靡以来,边诱边钓似乎已成众多钓友追求的时髦的钓法。有些钓友写文章说“边诱边钓”是把鱼“装到管子里来钓”,那岂不是一种绝好的钓法么?但根据笔者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分析,多数情况下那只是钓者的一厢情愿,你不能“把鱼装到管子里”。如果说在竞技钓鱼或者为竞技钓鱼而练竿时采用边诱边钓技术,还有些道理,  相似文献   

17.
每一位钓友在垂钓中,都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浮标在瞬间发生有力地一扌屯(上送情况在本文不做讨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那有力的一扌屯却很难显现出来,尤其是在放了又钓,钓了又放反复比赛的鱼塘中,鱼已十分“狡猾”,警觉性极高,这种鱼钓友称之为“猾鱼”。还有一种吃食时吃口很轻的鱼,北方钓友称为“轻口鱼”。“猾鱼”、“轻口鱼”吃食时,鱼饵刚进口中稍感异常马上就会吐出去,有时要经过反复试探多次才将鱼饵小心翼翼地吃入口中。在试探过程中,发生在浮标上的反应常常是标尾在很小的范围内(大约几毫米之间)上升下沉缓慢动作,信号很微弱,处于一种…  相似文献   

18.
符荣财 《钓鱼》2010,(14):26-27
编辑的话:夏季是鱼生长旺盛的时期。但由于天气炎热,午时温度甚至达到35度以上,并不是钓鱼的最好时机。钓谚也说:“夏天到,鱼难钓。”本刊精选四篇文章,组成夏钓专题,从对象鱼出发探讨夏钓技术,希望在炎热的夏季能对钓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 钓灵的得与失 有些初学“台钓”的钓友,总以为浮漂调得越灵越好,钓的也是越灵越好,不晓得钓钝通常也是多获鱼的诀窍。 其实,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漂调钓得过于灵敏,特别是双饵离底时,鱼群游近钓饵后,鱼的腹鳍、尾鳍的扇动、刮碰。会使钓饵晃动不止;鱼鳍的扇动还会使钓饵附近的水出现上升涡流和下旋涡流.使浮漂一会儿上送一会儿下顿,而且送顿得特别标准,真像鱼吃饵似的。若不明就里,长此以往,真的会令人心灰意懒,停竿不钓了。 也有不少钓友,从“传统钓”改学“台钓”,最后又回到了“传统钓”。多数原因,是对“台钓…  相似文献   

20.
宋大一 《中国钓鱼》2012,(12):48-49
2011年丸九杯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金榜揭晓时,独缺鲫鱼一项,着实让不少钓友感到遗憾。不过仔细一想也不奇怪,这些年来野生鱼越来越难钓了,到鱼塘里钓鱼,也少有大的鲫鱼可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