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送儿子冯超步入清华园的那一刻,我们做家长的,心里真是高兴无比,同时也感到了真正的幸福。正是那一刻,我和丈夫冯殿元才体会到了帮儿子园了理想大学梦的甜美滋味。家长爱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天性,但用心灵去爱属实很难。  相似文献   

2.
记得在我怀孕时就有朋友讲:“你们夫妻俩都是三十多岁了才要孩子,将来不知你们该怎样宠爱你们的孩子了。”或许是朋友的一席话提醒了我,从儿子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给了他特别的礼遇。我的儿子降临人间的第一份礼物,是他爸爸所拍摄的他出生全过程的一扎珍贵照片。那时躺在手  相似文献   

3.
程艳 《家教指南》2006,(6):60-60
读过这样一篇短文——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一时找不到水喝,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她的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握住孩子的手,满脸笑意地问道:“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儿子眨了眨眼睛,满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尝尝后,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那一刻,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她为儿子的懂事而自豪,也为自己给了儿子把话说完的机会而感到庆幸。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失去我的孩子更痛心的了。回望过去,我常常觉得医生给儿子开死亡证明的时候,也应该给我写一份,因为儿子离开我的那一刻,我的心也死了。  相似文献   

5.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都渴了,又没有带水,你的小书包里恰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的!”母亲很失望,本想像有的父母那样,将孩子训斥、开导一番,然后再教孩子应该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6.
我的儿子现在五岁九个月了。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想做个好母亲,让儿子在我的爱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想想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把握对孩子的这份爱呢?我的体会是与孩子做朋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在生活中,我和儿子既是母子,又是朋友。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共同体验着生活的乐趣。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儿子聊天。我们聊的内容非常广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活中的各个细小环节。在聊天中,儿子经常会向我提出很多问题,诸如恐龙时代结束后是人类世界,那人类世界会不会结束呢?如果人类世界结束后又将会是…  相似文献   

7.
冯长江 《学子》2009,(10):36-36
都说孩子考完试,家长也就轻松了,但其实并不是那样。考试过后,估分、报考等事情弄得我焦头烂额,儿子也是丝毫没看出有轻松的表情。当儿子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此时此刻,我才真的轻松了下来。  相似文献   

8.
记得在我怀孕时就有朋友讲:“你们夫妻俩都是三十多岁了才要孩子,将来不知你们该怎样宠爱你们的孩子了。”或许是朋友的一席话提醒了我,从儿子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便给了他特别的礼遇。 我的儿子降临人间的第一份礼物,是他爸爸所拍摄的他出生全过程的一扎珍贵照片。那时躺在手术台上的我,只想让他永远记得:他的生日即是他母亲的受难日,他应该永远懂得宽容、孝顺、谦和,做个有责任感、有独立人格的真正的男子汉。 儿子从医院抱回家的第一天起,我们全家便决定从一点一滴抓起,默默地去努力培养他。一岁前的他,晚上都是自己睡在客厅…  相似文献   

9.
大爱无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给中华民族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悲伤。那一刻,山崩地裂,江河断流,生灵涂炭,万民呜咽……从那一刻起.每个灾区的孩子,都成了我们的儿女;每个灾区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个胖乎乎活泼可爱的儿子(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辛房幼儿园李晓航)。自从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起,我们就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希望他长大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天,一份报纸上说,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比经常和母亲在一起的孩子,要聪明得多。我决定试一试。由于孩子的父亲工作非常忙,在家的时间有限,我便把全部的家务承担下来,好让父亲和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用诸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启发孩子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停顿了一下,摸摸儿子的小脸,充满耐心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相似文献   

12.
詹世忠  吴琪 《师道》2002,(7):58-59
虽然高考的日子离我们逐渐远去了,但那些日子给我们带来的心理冲击使我们至今未能平静。自从儿子正式填完《高考志愿表》的那一刻起,我们原本就紧张的心一下子被提到了嗓子眼,久久放不下。因为儿子第一志愿填报的是中国最高的学府之一——北京大学。而我们根据儿子的实际状况,希  相似文献   

13.
郭瑞平 《留学生》2009,(10):58-58
我的儿子庆庆与成千上万的小留学生一样.从走出国门的那一刻起.就成为全家人的牵挂。不管是结交朋友,吃喝住行,还是孩子所在国的每一次点滴动荡,都会让国内父母寝食难安,牵挂不已。  相似文献   

14.
3袋米的故事     
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但相信这带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就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  相似文献   

15.
"诱"子读书     
儿子出生后给我们一家带来了快乐,当然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同时提到了议事日程. 关于怎样教育儿子成人成才的话题每天都是我们家谈论的重点之一,不过好在孩子还小,还不到一周岁,所以也就是谈谈而已,其他的事情只能等孩子长大再说. 一转眼的时间,儿子已经能自己看图片了,而且非常喜欢,这一点让我们很高兴:看来儿子将来是个读书的料!  相似文献   

16.
深深的牵挂     
那一天,郑继刚站在人群中,无比急切而又欢欣地翘首企盼着凯旋的儿子。儿子刘乐参加了第十二届上海世界特奥会,在90公斤以上级柔道比赛中荣获铜牌。对于这一成绩,妈妈非常感恩。之前,妈妈曾祈求上苍: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我都爱他。但愿他不要受伤,平平安安地回来。看到佩戴着大红花的儿子骄傲地向自己走来时,妈妈的眼睛湿润了。那一刻,她心里滚动着的热浪再次提醒她:爱,是一个多么沉重的字眼……  相似文献   

17.
<正>1一对中国夫妻带着6岁的儿子前往美国洛杉矶度假。登上飞机之后,父亲带着孩子和一位日本籍华裔小哥坐在一侧,孩子紧挨着小哥,母亲则单独坐在另一侧。从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对小哥的骚扰便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不仅坐立不安,还叽叽喳喳;不仅叽叽喳喳,还上蹿下跳;不仅上蹿下跳,还对小哥拳打脚踢……小哥经过几轮深呼吸的冷静包容后,礼貌地请求孩子的父亲管教一下孩子,却被孩子的父亲无视。  相似文献   

18.
正直到今天,依然记得儿子刚出生的那一刻。当护士把包裹在襁褓里的他抱到我的身边时,那小小的、柔软的他才让我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成了妈妈。到今天,我和儿子已经相互陪伴了整整3年。从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到儿子晚上进入梦乡,我们几乎形影不离。是的,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我的理性选择成为妈妈是我一直的心愿。而当这个愿望有  相似文献   

19.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了。第天放学回来,我都爱和他聊聊幼儿的情况。儿子经常提及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名字。有一天,我问他:在幼儿园跟谁最要好?每天和谁一起玩?没想到,儿子颇有些沮丧地回答:“没人和我玩,我就自己一个人玩。”我听后吃了一惊,心里十分难过。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四年多了,我们始终盘算着怎样让孩子吃饱、吃好,怎样让孩子穿暖、穿好,怎样使他聪明伶俐……甚至在家里听到小孩儿的哭声,以为是儿子在不远处的幼儿园里受了委屈,于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冲下楼梯,奔向儿子的幼儿园……我们为他做了一切能做的事。但我们从未想到过,儿子幼小的心灵是否也会寂寞、孤独;儿子除了父母的护爱,是否更需要同龄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妈妈艰难的诉说:“我们当了十多年的父母,虽然没有高功大德,也没为孩子打造出丰厚的物质基础,可是在同龄人中,我们夫妻多少也算学有所长,在抚养教育孩子上,也算是尽心竭力。孩子小时候礼貌聪明,同事朋友无不羡慕我们家庭的文化氛围,称赞我们教子有方。可是现在一切全变了,刚上初二的儿子我们已经管不了了,并不是孩子的道德品质有多么不好,也不是学习成绩不行,关键是他和我们越来越生疏。开始是不服我们的说教,不愿接受我们的安排和建议,之后发展到凡是我们说的话他都不听,最后干脆不跟我们讲话了。原本平和的家庭开始乱套,父亲因为和儿子交流不成功而认为儿子忤逆无道,经常报怨:‘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儿子也觉得委屈:‘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爸爸!’冲突升级时,一个摔东西一个扭头就走。我埋怨丈夫的粗暴,丈夫反说儿子被我惯坏了;我试图跟儿子沟通,儿子却冷冷地说:‘话都让你们大人说了,事也都是你们做的,我还有什么可说的!’面对家中的亲子冲突,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