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中天 《现代语文》2006,(12):85-85
中国历来就有关于南方和北方的种种说法:南辕北辙、南征北战、南来北往、南下北上等等。这些说法,都不能颠倒或互换。比如南辕北辙就不能说成北辕南辙,南征北战就不能说成南战北征,同样,南腔北调也不能说成南调北腔。  相似文献   

2.
李珺 《甘肃教育》2020,(5):150-150
一、我国南北方言语汇的差别不是很大笔者一直认为南北方言语音、语汇差别很大,推广普通话以来,许多方言渐渐被遗忘,最近翻阅《红楼梦》却有了新发现,仅仅前四十回,就出现了许多跟庆阳常用方言一样的词汇。比如,轻省、累掯、矼牙、怪道、齐整、坟圏、灰条菜等,下面看看具体语境中的词汇:你们两个不卯,又拿我来作人。  相似文献   

3.
从入声看“兰陵笑笑生”的籍贯程泱学术界对“兰陵”地望的研究,角度很多,结论也不一样,不外是南北二种说法,但均无铁证可以确定.笔者拟从语音角度提供另外一些证据。就现代汉语方言来说,南北方言之区别,在于入声之有无.《金瓶梅词话》中大量的同音异写词汇,正可...  相似文献   

4.
大运河为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南北交通要道,长期的开凿、漕运、维护和管理使得大运河成为南北文化传播交汇的重要通道,也是南北不同区域方言接触的重要通道。研究有关语言资料可以发现,山东、河南和江苏运河沿线地区的方言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关系,其方言的声母、韵母和词汇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这应该是大运河留下的语言"印记",可称之为运河方言特征带。  相似文献   

5.
无锡方言是吴方言的一种,它有着吴方言的共同特征,在历史的进程中自身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本文对无锡方言"老小"一词进行研究,"老小"在语音、词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在字形上几乎没有变化。文章对各方言中的"老小"这个方言词和方言中"孩子"的说法进行比较,发现"老小"存在于不同的方言区里,并且就吴语方言区内,关于"孩子"的说法是不同的。"老小"这个词的发展也印证了无锡方言受到普通话等方面的冲击,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6.
陕西太白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南北地区方言差异明显。就语音系统而言,主要表现在尖团音、鼻音、合口呼、调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掖方言无上声”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张掖地区方言的调类数量问题,有多种论著持同一说法:张掖方言无上声,上声并入阳平声。本文通过广泛调查认为:张掖方言有上声,上声与阳平各是一个声调,因此张掖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过去关于“张掖方言无上声”的说法应予纠正。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张掖方言乃至河西方言的声调特点,理清其声调系统,促进相关地区的普通话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力先生认为"多少漂亮"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说成"多么漂亮"。原因是"多少"表示的是询问,而不是感叹,"多么"才表示感叹。其实,在近代汉语中,"多少"是个偏义复词,偏于"多",义同"多么",是可以表示感叹的,从唐代以来,一直如此。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不说了,但在方言中仍旧这么说,如吴方言、南京话、绩溪话。关于"VO过"的说法,王先生认为是吴方言的说法。其实,在另外的南方方言和一些北方方言中也有这么说的例子,因此,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主要是南方方言,但北方方言中也有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9.
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有方言乃自古而然。但重视南北之别,从现有的献来看,却是从中古开始的。魏晋以来颜之推等诸家多有论及南北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语方言的南北演变大势。中古以来的南北演变在现代方言中留下痕迹,如“大”字读音的差异,止摄开口齿音字的不同分布以及同义词“下”与“落”应用搭配的从北而南此消彼长,都反映出中古以来汉语南北演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李妍 《文教资料》2008,(14):37-38
扬中地处江苏中部,杨中方言属于北方话中的江淮方言,是一个南北腔兼容的方言体系.迄今为止未见系统地描述扬中方言的研究.扬中方言中有许多富有特色的谚语、歇后语、叠音词和俏皮话.附加成分在老年人中使用得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
第一,审题要细心。高考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在审题上省时间。以往有学生只看了一半题,就急着按照经验来推测题意,答案往往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2.
以汉字遮蔽原则为切入点,以汉语方言为关照对象,从汉字对方言的遮蔽和方言对汉字遮蔽的反抗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阐明"当一种方言不能被书写的时候,它所负载的文化就不能被顺利地记录,该文化就会被压制在集体的无意识中"这一文化现象,从而呼吁人们反思汉语方言生存现状,提高方言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阳朔忠南村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比,约有44%的说法不同;与葡萄平声话相比,有近70%的说法相同。忠南村方言词汇受到周边官话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一些既不同于葡萄平声话又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从忠南村方言词汇比较中可知,忠南村方言是受官话影响较大的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14.
阳朔忠南村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比,约有44%的说法不同;与葡萄平声话相比,有近70%的说法相同。忠南村方言词汇受到周边官话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一些既不同于葡萄平声话又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从忠南村方言词汇比较中可知,忠南村方言是受官话影响较大的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15.
八张嘴     
数月前,台湾著名女演员A病逝了。A去世前,只有5秒钟的一个录像镜头。这段镜头被8家电视台反复播放。画面一模一样,说法却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5,(6):71-76
闽东方言南北片语音差别较大,但闽东方言北片的福鼎方言语音系统却与《戚林八音》语音系统非常接近,呈现了福州话的早期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陕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种种分歧与对应规律,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声调与普通话对应整齐。陕南方言许多流行的说法都表现了它与普通话的差异,并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普通话说法。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语言和文字障碍,究其原因是长期生活的地方方言环境的影响,造成方言与普通话对接与转换不能整合。因此,常常出现听不懂或写不出的现象。要克服这些困难,我把方言的发音与所反应的事物意义同普通话的发音与所反应的事物意义以及方言声调同普通话的声调作了一番比较研究。首先,就武汉部分地区和黄冈地区方言的方法与书写在普通话中的说法与书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譬如:方言中的(以下简称方)“”或“有”,在普通话中(以下简称普)就是“没有”。例1:(方)吃了? 例2 :(方)这个东西有了。  (普)吃了没…  相似文献   

19.
文章用大量实例分析了方言语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1、方言语以词和词组合成的叙述性语言单位来充当句子成分,在语言交际中具有形象、生动、凝练、准确等不可替代的表义作用;2、方言语具有单独成句或充当复句里的分句的功能,方言语的内部还可作句法成分分析;3、有的方言语仅仅是一种口头习惯说法,不能对其进行语法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了安徽绩溪方言的词汇构成,词汇特点,简要阐述了造成南北方言分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