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高职单片机课程教学单元中,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多位数码管的显示控制,本文采用了一种利用移位寄存器芯片74HC595来实现8位数码管的显示控制,通过实验证明,仅需占用单片机三根I/O口线,大大节省了单片机的资源。文章对软硬件电路做了详细说明,实际应用表明,此方法连线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
黎晓贞  朱敏  舒洪 《科技广场》2008,(3):210-211
AD7715是美国Analog-Devices公司生产的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片内含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可编程数字滤波器和寄存器,采用Σ-Δ转换技术实现16位的精确测量。本电压表采用89C55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采用模拟开关进行多级切换对被测电压经过信号调理,采用新型16位模/数转换器AD7715对调理后的被测电压进行采样,采用128X64点阵式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器,实现波形和汉字显示。本文简明地介绍了应用AD7715芯片进行高精度电压表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设计采用16位凌阳SPCE061A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利用单片机的I/O口输出的时序方波作为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使信号经过芯片2003来驱动步进电机;同时,用4×3键盘控制电机的状态,用数码管显示电机的转速,并利用凌阳SPCE061A单片机的语音功能播报其转速。  相似文献   

4.
居敏花 《内江科技》2009,30(6):74-74
ICL7107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数字测量系统的一种3^1/2位A/D转换器,能够直接驱动共阳极LED数码管,构成数字电压表此电路简洁完整,稍加改造还可演变出很多电路,如数字电子秤、数字温度计的等专门的传感器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电压测试系统,测量由模拟量转化为0~5V范围内的电压输入值,并在4位的LED数码管上显示。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温度采集和控制系统耗费人力、使用范围有限、精度不准的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并配以温度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复位模块、报警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不仅可以实现测温和数码管显示,而且可以进行温度报警。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是研究C8051F020单片机系统。用24伏电源、可变铂电阻、二线制PT100型变送器、250欧姆精密绕线电阻、C8051F020单片机开发板组成电路,实现用C8051F020单片机开发板数码管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完成温度传感器的功能。单片机数码管可显示4位温度值,其中小数点后1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该频率计主要包括频率探头、控制芯片和显示三部分,通过NE555定时器产生方波,利用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记录频率脉冲个数,利用定时器中断记录时间,得到频率数据以LED数码管显示,达到能测量范围为10 Hz~10 MHz的低频、中频、高频方波、正弦波的频率,测量精度为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型遥控电子万年历是由主控器、时钟电路、红外遥控、显示电路、键盘接口5个模块组成。主控模块用AT89C52、时钟电路用时钟芯片DS1302、显示模块用LED数码管、键盘接口电路用普通按键接上拉电阻完成;软件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单片机程序控制。单片机通过时钟芯片DS1302获取时间数据,单片机再把时间数据送给74LS164译码,然后通过三极管放大驱动LED数码管显示阳历年、月、日、时、秒、星期。对时间的调节可采用遥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字电压表是对电子电路进行现场检测的常用仪表,文中讨论了一种基于TLC549的数字电压表设计方法。该数字电压表的控制系统采用AT89S51单片机,A/D转换器采用TLC549,实现简易数字式直流电压表的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AT89C51和EPM7128SLC84—15的无线密码锁设计实现方法。其中,红外遥控器编码芯片采用LC7461,在单片机上实现红外线通信接口、串行存储器读写接口和其他控制功能,而CPLD负责实现四位共阳极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显示、密码判别和开锁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以单片机IAP15F2K61S2为核心的下位机进行电压采集和 A/D转换,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利用虚拟仪器 LabVIEW环境开发了包括通信匹配、数据处理、显示及存储等模块在内的电压表采集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虚拟数字直流电压表的设计和开发。经测试,本文设计的虚拟电压表运行良好,灵敏度可达4.9mV。可拓展性强,人机交互界面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系统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部件,采用"一线式"温度传感器芯片18820进行温度测量与数据采集,以四位一体LED数码管作显示电路,由单片机将温度测量数据通过RS-232串行通信接口向DTU(数据传输单元)发送,并由DTU实现与主中心服务器的无线远程通信.  相似文献   

14.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被控参数,而采用单片机来对这些被控参数进行控制已成为当今的主流。基于单片机设计了数字温度测量及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由三个模块组成:温度采集模块、温度控制模块以及温度显示模块。其中温度采集模块是应用数字化温度传感DS18B20进行实时测温。温度控制模块是将程序写入AT89S52单片机中。温度显示模块是应用HD7279A同时驱动8位共阴式数码管显示温度值,并在温度高于预置值时,以闪烁的形式表示报警。系统的软件设计全部采用汇编语言编写。  相似文献   

15.
朱向庆 《科技广场》2007,(3):231-232
提出简易晶体管图示仪的设计方案:以AT89C51单片机系统为核心,利用集成运放、D/A转换器、A/D转换器、数码管等,实现用普通示波器观察NPN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并用数码管等组成的显示电路输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本系统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显示图像直观,β值计算准确。  相似文献   

16.
系统通过单片机接收由DS18B20温度传感器传送的温度信息,并显示在数码管上,当收到播放指令后,节选ISD4002语音芯片中事先录入的语音模块,组合后输出,达到播报即时温度信息的目的。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控制温度播报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STC89C52的基础上系统由ISD1420语音芯片、LED数码管、矩阵式键盘、DS18B20温度传感器、CYBER8EN湿度传感器等部分组成.利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CPU来进行总体控制,通过语音芯片ISDl420组成的语音控制电路能够建立多段语音库信息,并且可以对这些段的语音信息进行自由的组合,形成变化多样的语音提示信息,同时使用LED数码管及矩阵式键盘电路,能够实现公交车的语音报站及站牌显示.在CPU控制模式下,LED数码管显示及矩阵式键盘电路由HD7279A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对数码管的动态扫描及对键盘的消抖,并通过软件来实现键号所对应键的功能,同时STC89C52内部产生的1s中断可对温度及湿度进行采样.因此当汽车到达某站时通过键盘来控制系统进行工作,通过语音输出电路进行语音报站和提示,通过LED数码管可以对温度、湿度及站牌进行显示.  相似文献   

18.
马花萍 《内江科技》2010,31(7):98-98,95
本文介绍了一个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ADC 0809的A/D转换实现数据采集,即将模拟量(如:温度)通过0809转换后送至89C51然后再进行处理、显示。该系统由单片机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输出显示模块构成。测试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自动轮流显示八路输入模拟信号的数值,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其它A/D转换量的测量、远程测量结果传送等扩展功能。最小分辨率为0.02v,最大显示数值为255(输入为5v时),模拟输入最大值为5v,可作为数字电压表用[1]。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在科研和商业活动中需对芯片是否损坏进行检测的问题,设计由上位Pc机软件和检测端组成的智能数字芯片检测仪。检测端由单片机AT89S52数据处理模块、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EPM5256待浏芯片控制模块、双通道24位模数转换芯片(A/D)CS5550采样电路、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AT24C08存储电路、LED显示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组成。检测端具备与上位Pc机串口通信功能,通过上住机软件用户可以自行更新、编辑待测芯片库,检测端可以脱离上位机,同时对两个48管脚以内双列直插式(DIP)封装的数字芯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0.
胡云根  张莉华 《科技广场》2009,(11):182-184
本系统采用高性能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由温度采集模块、温度显示和报警模块、语音播报模块、远程温度监控模块组成.该系统利用铂电阻PT100采集温度,通过12位A0转换芯片TLC2543对温度信号采样、转换,结果送入单片机中通过数码管显示并可以实现按键语音播放,并利用射频通信技术进行远程温度监控.其中,温度采集能够精确采集外界温度且误差小于0.1℃,测量范围为0-90℃;温度上下限设定时伴有语音提示,步进值精确到0.05℃;实际温度超出所设温度上下限时,发出报警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