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绍徽、吕碧城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女性文人,她们的诗词作品反映了清末女性丈人独有的思想情感。该文结合薛绍徽、吕碧城的生活阅历,就她们诗词创作的题材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了解清末女性丈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创作原貌  相似文献   

2.
<正>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一说庐隐)、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1883年—1943年),安徽省旌德县人。吕碧城家学渊源,12岁时,她诗词书画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当时有"才子"美称的著名诗人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词,不禁拍案叫绝。1904年至1908年期间,吕碧城担任《大公报》主笔,发表了大量尊重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的诗词杂文。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脍炙人口,传诵一时。她的诗词造诣深厚,尤擅填词,字字  相似文献   

3.
吕碧城是中国近代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在她的诗文创作中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文章主要从女性自主权利的呼唤、创办女学发展女子教育,宏伟远大理想志向的树立及狂放张扬的女性个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吕碧城诗文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并阐释了吕碧城诗文中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碧城是清末民初著名女词人,身处在新旧嬗递的社会转型时期,受时代风尚、文化思潮以及个人生活遭际等因素的影响,其词作始终坚持女性文学创作立场,于词学意识观念、题材表现范围、词风意境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样貌。吕碧城词的新变,体现了清末民初女性词在中国文学近代转型时期的新发展、新视野。  相似文献   

5.
薛绍徽与吕碧城是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女性的杰出代表。两人均受西学熏陶,俱固守中国文化之本位,维护主权之独立。薛绍徽于介绍西学有力,吕碧城于兴办女学有功。二人时代先后相接,思想观念或有差异:薛绍徽持中国女教观,吕碧城主众生平等说;然于旧体文学创作,则各有千秋:薛氏以西学开拓骈文新境界,吕氏熔铸异域文明入词,其扩大词境之功亦伟。  相似文献   

6.
吕惠如、吕美荪、吕碧城和吕贤满是清末民初的四大才女,在教育界和文学界享有盛名。吕氏四姊妹命运坎坷,她们交往中的微妙关系曾是时人议论的话题。她们相互影响,曾在女学界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她们耕耘于文苑,亦常有唱和,在文学上创造了辉煌。通过对吕氏四姊妹交往的考析.解析她们在思想上的互动,从而剖析其生活和思想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清末民初,许多女性感应着革命风潮和女权思潮的激荡,“逃离”家庭的私性空间,而进入到家庭以外的公共空间去寻觅自己的人生出路。女作家吕碧城就是其中成功的典型范例之一。论文通过吕碧城在文字拟构的媒体公共空间、现实的社会事功空间、一己的私性生活空间中的开掘和拓展,表明女性的新的生存空间的开启,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已为很多接触到新思想的男女所认同,而这也恰是社会性别意识变动并使女性能够迈人“英雌”行列的重要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8.
近代知识女性吕碧城的女子教育思想和女权观念是和谐统一的,吕碧城在天津兴办女学和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男性社会精英的帮助和支持下,吕碧城的女子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教育思想日益成熟,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吕碧城的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特别是其女权主张,是探讨近代社会性别关系变动等问题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9.
吕碧城的海外新词在近代词史上有特殊地位,受到当时和后人的高度评价。然而在吕碧城海外词"新"内容背后,我们也看到"旧"文人心态:其出国游历表现为传统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的游仙逍遥、避世离尘的隐逸幽居、不与浊世同流的自我放逐、眷念故国的思乡情怀、嗟老叹逝的生之忧患。这一切与追求个体生命存在意识、精神自由独立的现代性内涵有深层的相通互融性,说明新旧文学并没有天然鸿沟。  相似文献   

10.
清代中期,闺秀王梅卿和钱莲因共创作赠妓、涉妓诗词21首。诗词展现了她们与杜宛兰、崔漱英、汤小云等苏州、扬州妓女的交游事实,这种交游具有双向往来、生活化以及文人、闺秀、妓女三角互动的特征。闺秀的赠妓、涉妓诗词丰富了闺秀文学的样貌,而其中所透露的闺秀与妓女交游的事实,也有助于研究清代女性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吕碧城行踪及通常文风参证《纽约病中七日记》,基本认定《纽约病中七日记》系吕碧城所作。文章概括这篇白话小说文风朴实,在美学上自觉追求平中见雅,不认同"《礼拜六》派"所代表的通俗化、娱乐化倾向,从中可见吕碧城的小说观乃至通俗文艺观,对学界认识吕碧城乃至近代文学转型都有其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吕碧城是严复交往的少数女性朋友中的一位。关于严复和吕碧城的交往,学界关注很少。事实上,在严吕二人交往过程中,严复在女学思想上深受吕碧城的影响,而吕碧城无论是在西学思想上,还是在其后半生的生活方式上也都离不开严复西学思想的触发。通过考析严吕二人的交往,可以透视20世纪初严复在教育思想上的变动,也可看出辛亥革命前后吕碧城思想的转变和生活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 ,一批先进女性开始觉醒 ,并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奔走呼号。在她们中间 ,吕碧城是一位杰出代表。她积极主张“兴女权”,并且将“兴女学”视为女权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在两性问题上她采取了冷静的态度 ,因而其思想具有平和的特色 ,并以其易于实践的特点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碧城不仅积极投身于妇女解放运动 ,她本人也随处体现着新女性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4.
隐逸派是20世纪初意大利出现的一个现代派诗歌流派,当时,吕碧城在意大利漫游很久,受这种艺术流派的影响,她的诗词具有浓郁的隐逸派诗歌的艺术特色。其诗词同时继承了中华民族诗歌的传统艺术,因而深受中外文人学士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拾零五》吕碧城的异域风光词,标志着她创作的最高成就,为词苑增光添彩。碧城在上海经商致富,有了出国旅游的经济实力;她能操英语、法语,自然助成她选择欧美为旅游地域;她行前捐“献十万金助红十字会”,是为此行想制造点国际影响作铺垫,这也是明显的。碧城旅游,所到之处皆欧美  相似文献   

16.
吕碧城早年积极鼓吹女权并且从事女权的实践,而中年后却转向了佛学研究及"护生"运动。佛法观念中所宣扬的"众生平等"、"度己救人"与吕碧城男女平权思想的暗合;个人生活的际遇及特殊的人生感悟以及"女权"和"护生"思想之间内在的联系促就了吕碧城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17.
吕碧城早年积极鼓吹女权并且从事女权的实践,而中年后却转向了佛学研究及"护生"运动.佛法观念中所宣扬的"众生平等"、"度己救人"与吕碧城男女平权思想的暗合;个人生活的际遇及特殊的人生感悟以及"女权"和"护生"思想之间内在的联系促就了吕碧城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女词人吕碧城(别署信芳词侣)有着多彩而传奇的一生,但孤独对她来说却如影随形,这是一种开放的孤独。正是它帮助吕碧城成就了辉煌的一生——大量的文学作品的问世。解析吕碧城的孤独情结有助于我们体悟她的文化心态,也有助于准确解读她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英敛之与吕惠如、吕美荪和吕碧城是清末民初教育界和文学界重要的人物。英敛之与吕氏三姊妹交往甚密,他们的交往促使了北洋女子公学的创办,也推动吕氏姊妹在文学上的辉煌。通过对英敛之与吕氏姊妹的交往的考订.透视清末民初英敛之和吕氏姊妹在思想上的互动,解析英敛之和吕氏姊妹思想和生活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英敛之与吕惠如、吕美荪和吕碧城是清末民初教育界和文学界重要的人物。英敛之与吕氏三姊妹交往甚密,他们的交往促使了北洋女子公学的创办,也推动吕氏姊妹在文学上的辉煌。通过对英敛之与吕氏姊妹的交往的考订,透视清末民初英敛之和吕氏姊妹在思想上的互动,解析英敛之和吕氏姊妹思想和生活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