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吃是幼儿言语困难的一种表现。它不是器质性疾病,而是一种机能性障碍。口吃现象男孩比女孩更常见,男孩子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五至十。绝大多数口吃的人是从小时候学说话开始的。幼儿期是学说话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幼儿的口吃现象应该特别注意。幼儿的口吃多发生在三岁左右。小孩子开始说话时,常常是结结巴巴的。但他自己并没有觉察,更不会注意到自己的语言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这种初学说话时的结结巴巴,称为“原发性口吃”。小  相似文献   

2.
我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可这学期我发现他竟然有些口吃了,说话变得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开始我以为是孩子学着玩,就训斥了他一顿,儿子的口吃却越来越严重,着急和紧张的时候情况就更为糟糕。去医院看了,也开了药,可吃了后效果并不明显,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毛病要是一直拖到孩子长大,可就毁了他的一生啊!这怎么办?山东济南鲁迪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说话突然结巴起来,一个字往往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接着说下个字,有时家长气急了就骂孩子几句,但是越骂情况越糟糕。少儿期的孩子常会对新学的用语或语言表达不熟练而产生口吃现象。一般而言,这种…  相似文献   

3.
我们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家长工作方面,除了入园前对每位新生进行普遍家访外,还特别重视对个别特殊幼儿进行不定期家访。一般说来,有特殊问题需要家园双方下大力气合作教育的幼儿,都应被列为家访重点,通常有这么几类:1.性格内向的幼儿我班林甜甜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有轻微口吃毛病。分析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因为孩子本身胆小,说话时常会产生不流畅的现象,一旦说话不流畅就会受到大人的呵斥,久而  相似文献   

4.
张仙峰 《父母必读》2011,(12):90-92
孩子口吃是怎么回事?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虽然不太严重,但是也影响孩子和外界的沟通,口吃可以分为三种:暂时性口吃、良牲口吃和永久性口吃。  相似文献   

5.
scddkwf@163.com问:我的孩子4岁,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曾几次出现说话结巴的现象,最近一次已持续了半年时间。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说话结巴的现象?答:结巴即为“口吃”,3~8岁是口吃发病的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孩子的发音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思维、呼吸、说话三者协调性差,  相似文献   

6.
爱心门诊     
问:我的孩子3岁时,突然口吃,不知是什么原因,该如何矫治? 答:口吃俗称“结巴”或“磕巴”,是2~5岁儿童常见的功能性语言障碍。随着小儿发育一天天成熟,多数口吃能自然矫正,这种情况称之为“暂时性结巴”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必过度紧张。但必须注意消除儿童周围环境中可能诱发口吃的各种因素。诱发口吃的因素都有什么呢? 首先,从幼儿发育特点分析。两三岁,是口头语言发育最快时期,此时幼儿正处在学说话的敏感期;但是,口语发展与大肌肉的运动能力相比,略微滞后,能说出的词不够丰富。当孩子已经会跑、会跳,扩大了接  相似文献   

7.
口吃病,俗称结巴、嗑巴等。口吃患者说话时容易产生言语重复、停顿、拖长现象,有时会伴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慌意乱、肌肉痉挛、面红耳赤、惧怕说话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口吃是指说话时语言表达不流畅,说不出来,语句中断,字句不断重复的现象。有关资料表明,口吃幼儿约占幼儿总数的5%。其中,绝大多数幼儿的口吃是假性口吃。也就是说,这种阶段性的口吃不需要矫治,随着幼儿逐渐长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实践会不治而愈。但是,这种假性口吃如果在幼儿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或者受到人为的心理压力,有可能会伴随幼儿终生。  相似文献   

9.
口吃是一种功能性语言障碍,表现为结结巴巴、不自主地重复、停顿和拖音。2~4岁的孩子,往往说话不流利,出现口吃现象,这时的口吃不能算作一种疾病,父母不必为此着急,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在学说话,他掌握的词汇不够丰富,表达不够熟练,想说的话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常表现为语言与思维脱节。由此发生的口吃现象。称为发育性口吃。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词汇丰富、表达的熟练而不治自愈。  相似文献   

10.
每年新学期开始,都会多少出现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来自幼儿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所谓的分离焦虑是指孩子与家长分离而感到不安全;所谓陌生焦虑是指孩子到了新环境和接触新的老师、伙伴而感到紧张。因此,要使孩子乐  相似文献   

11.
李荣 《家庭教育》2010,(9):43-43
口吃现象常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以言语节律异常、讲话不流畅、讲话中间反复出现停顿为主要特点。国外的调查资料显示,每千人中有5名~40名口吃儿童,我国学者的研究显示,每千人中有3名~13名13吃儿童。而在学龄期,有轻微口吃现象的孩子则远高于这个比例,且男孩要多于女孩。在及时的干预与帮助下,多数儿童的口吃现象会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12.
我在幼教工作中经过细心观察,发现有一部份男幼儿女性化的现象已相当严重。有些孩子穿的衣服,说话,表情,动作几乎和女孩子一模一样。1987年下半年我对所教班的幼儿进行观察,在31个男孩中有6个明显地女性化,占19.35%;平时在电视中,在幼儿的文艺表演节目里也常会看到这种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忧虑。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明显的女性化倾向?我的分析是:近年来入园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阅读是学生最多见的行为,如早自修、语文课时的书声朗朗;放学回家,遇一好书,全神贯注、手不释卷……何以幼儿也需要阅读呢?难道要幼儿提前跨入学生的行列不成?其实,只要我们知道幼儿是那么迫切地需要阅读,并且幼儿本身就具备了出色的阅读能力,我们会恨不得马上就和幼儿一起打开一本书,投入到愉快的阅读中去。幼儿是需要阅读的,幼儿是会阅读的。夸张地说会说话的幼儿就会阅读。我知道,很快就有家长向我发问:“照你这么说,只要孩子会说话就会看书了?”我只能如实回答:“是的。千真万确,会说话的孩子就会阅读。区别在于,孩子…  相似文献   

14.
据说,世界上每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人患口吃病。口吃病基本上都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患口吃病的幼儿,常常伴有吮指、遗尿,夜惊和易激怒等神经质现象。也有的幼儿具有易患口吃的先天素质,当受到心理创伤(如突然受到惊吓等刺激),便会出现口吃。还有不少幼儿由于调皮,模仿口吃的人结结巴巴地说话,结果习惯成自然,慢慢地  相似文献   

15.
美欣:你好!我现在有一件特别烦恼的事,想请教你:我的孩子特别“不会说话”,常常在人多的地方因为说错话而让我难堪。拜托了,告诉我一个解决的方法,好吗?山东济南王昕孩子咿呀学语是家长朋友们最高兴的时候吧?每当听到孩子说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话家长朋友们都会禁不住笑出声来吧?可是家长们在高兴之余是否想过怎样让你的孩子责“会”说话呢?现在的孩子做事、说话随心所欲,常常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久而久之,会失去好多朋友。说话,是一个孩子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那么怎样才能让您的孩子学“会”说话呢?首先,要训练孩子的反应、理解能力,有时孩…  相似文献   

16.
王新 《幼儿教育》2001,(12):26-26
口吃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表现为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如果及时矫正,这种现象是容易克服的。儿童在两三岁时很容易发生口吃,一般来说不超过三星期,最多不超过六星期,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口吃。暂时性口吃多因孩子还没有熟练掌握语言,由于想的比说的快而导致说话结结巴巴。对于暂时性口吃不  相似文献   

17.
“口吃”是幼儿学话阶段较常见的一种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说话时语言不畅,频繁发生重复或延长说话的声音、音节或单词,或屡次发生不寻常的踌躇和停顿,致使语流节律混乱。“口吃”并非生理上的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而与幼儿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幼儿期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若幼儿口吃得不到及时的矫治就可能使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和固定化.最后延致成人期,形成真正的口吃。人的这种最基本的说话能力有缺陷,必然是对自尊心的重大打击,幼儿心理十分苦恼,因此常避免与人交谈,导致自卑、自我封闭等心理异常。尽管有…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育》帮了我的忙前些日子,我突然发现班里一个孩子说话时结结巴巴的,严重时,叫声“老师”都很困难。我纳闷,这孩子以前可不口吃。为此,我进行了一次家访,原来孩子是跟他的小表哥学的,孩子的家长也正为此事犯愁呢。于是,我和家长共同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当他口吃时,让他慢慢说,或者想好了以后再说,等等。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口吃一点儿也没减轻,相反还有加重的迹象。我和家长都困惑了,这该怎么办?正在这时,《幼儿教育》2000年第四期到了。我像往常一样,习惯地先看目录,突然,眼前一亮,“家教诊所”中有一篇《孩子“口吃”怎么办》。我急忙翻过去看。专家说,对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家长给老师送礼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礼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应该怎样对待这种社会现象呢?这是我们幼儿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家长给教师送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礼尚往来。因为孩子的缘  相似文献   

20.
正孩子初入幼稚园,"分离焦虑"、"陌生焦虑"接踵而至。他们的入园焦虑会有哪些?每个孩子的症状是否相似?有哪些特点?家里家外有哪些不同?在迎接新生幼儿入园之初,多是在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担忧中开始的。幼稚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集体生活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