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 ,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运用“问题解决”法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创设情境 ,激发疑问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问的开始 ,有疑问才有问题 ,有问题才能提出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因此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知识背景中 ,敢疑敢问 ,不盲目地依赖课本现成答案 ,积极思维 ,进而发现新问题、新关系 ,提出有创新意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同当今数学素质教育思想是相吻合的。然而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如何将“问题解决”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呢?一、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学…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真实情境,在提出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而设计,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通过活动参与,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其中“,情境”要素联结学科问题和学科价值“,问题”要素引发知识建构和深度思维“,活动”要素实现知识重构和知识迁移。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情境—问题—活动”板块化教学范式设计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精准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产生新认知;精细组织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新探究。  相似文献   

4.
吴新 《甘肃教育》2008,(17):56-56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许多概念、规律和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研究事物的内在联系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物理教学中主要应从“设疑”和“体验”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复式学研链”的重要环节之一“问引探用”探新链是生 活—物理—社会的具化实施,主要内容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引入物理量—探究特点—用于生活。本案例以“复式学研 链”为理论基础,对“问引探用”探新链的实践过程进行了深入 的探索与研究。我们着重让学生养成探索求知的习惯,在生活 中善于、敢于发现问题,会自主设计实验探究问题,能引入物理 量,并得出特点和规律,最终用于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中小学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难以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许多学校往往只能由教师提供题目让学生选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可以说,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即“学问”是从“问”开始的,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目标。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就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解决的难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  相似文献   

7.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  相似文献   

8.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在对事实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或原理。而在观察中激励提出问题,能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本文阐述了带疑观察、在观察中问疑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对培养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观察问疑提出了一些意见,有利于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在对事实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或原理。而在观察中激励提出问题,能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本文阐述了带疑观察、在观察中问疑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对培养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观察问疑提出了一点意见,有利于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进行更有深入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朱玲菊 《考试周刊》2012,(59):144-144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在对事实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或原理。在观察中激励提出问题,能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本文阐述了带疑观察、在观察中问疑和相关的注意事项,对培养学生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观察问疑能力提出意见,有利于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生疑、解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以“疑”为中心,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重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问题探究从某种程度上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本身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尤其对我们长期习惯接受式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宋代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问题解决”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艺术。它具有四个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教学,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设疑”提出问题;“析疑”——分析问题;“解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合理地“设疑”,让学生在矛盾中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智慧火花,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物理知识的探求、向往,增加求知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知与不知的矛盾。有矛盾就有疑问,从不知到知,是一个提出问题(发现疑难)到解决问题(解决疑难)的过程。“学则需疑”,疑置得好,等于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研究了一种新理论,探索了一个新问题。因此,置疑与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进入更高层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化学教学中能够巧妙设疑,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学会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研究、发现、掌握和运用规律,以求获取新知。下面就巧妙设疑的作用和技巧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设疑就是提出疑难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善于学习,首先要善于发现问  相似文献   

17.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南宋哲学家朱熹也说过:“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学习中的“疑”的。学贵有疑,学则知疑。质疑——提出问题,即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释疑——解答问题,即在认真思考的前拖下,破解疑难。学会质疑和释疑,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环节,因为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生疑、释疑的过程,学生“因疑而学,因学而疑”,循环往复,从而使认识不断深化,并逐步学会学习;善于质疑和释疑,是学生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表现之一,因为“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通常可采用以“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发现新问题——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体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只起点拨作用,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强化自学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如下几个环节加以实施.1.创设学习环境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使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需要教师进行课堂创设,创设让学生能主动去观察、分析的情境,从而使其能够揭示和归纳问题.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欲望,往往需要对教学的内…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探索的精神。质疑——提出问题,即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为“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的理智情感状态,它既是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又是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所以,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则不进。由此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初步摸出了一点门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倡质疑问难,激活创造思维兴趣“为学贵知疑。”学习的过程就是知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或许在一开始发现不了问题,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可以采用“引导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