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怡 《学周刊C版》2014,(8):150-150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小镇的早晨》的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小镇刚被唤醒时的景象:这时的小镇是如此安静.一派浑然天成的水乡景象。然后.作者用文质兼美的语言以动衬静.这意境仿佛“鸟鸣山更幽呀”!这一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是:(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水乡小镇的早晨的安静。(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相似文献   

2.
〔教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小镇的早晨》师: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这个“热闹”体现在哪里?请边读课文边做批注。生:河埠头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这说明船多,可以看出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生:路不宽,人很多,这里可以体现出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生:沿街有很多农副产品,有各种蔬菜、鱼虾、鸡鸭等,这也能体现出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生:从卖各种小吃的摊子多,可以看出小镇很热闹。师:你觉得最热闹的地方在哪儿?分小组试着表演一下。(学生有的做摇船的动作,边摇边喊:“大妈,吃早饭了吗?搭我的船去买菜吧。”有的提着篮子和小贩讨价还价。有的…  相似文献   

3.
和雪花聊天     
李锦轩 《作文》2023,(1):8-9
<正>下雪了,我想和雪花聊聊天。我问一朵落在我手里的雪花:“你为什么只在冬天出现呀?”雪花回答:“因为冬天寒冷,我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能从天上落下来。”哦,我明白了,只有冬天才能见到雪花。我继续问:“为什么你是白色的,而不是其他艳丽的颜色?”雪花回答:“因为我是由水变成的呀。水是无色的,难道我还能变成其他颜色吗?”哦,我懂了,原来它们因为是水变的才是白色的。“那你在天上飘的感觉怎么样呢?我能体验一下吗?”我继续追问。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我们常用酸和碱来分辨物质的性质,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有什么主要特点,如何来分辨酸和碱?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面对以上问题,我和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1.结果一:老师,我的手为什么变成蓝色了?铃……上课铃响了,我问学生:“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最近老师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然后出示一张白色的面巾纸,用滴管往面巾纸上滴“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赏读是我的语文教育理想,它意味着学生对语言文字中美好的“人情物理”的认同与接纳、欣赏与享受;意味着情感上、心灵上、思想上的沟通与对话;意味着对文本中内容与形式上的“美”的链接与体验……《小镇的早晨》上完了,学生早已蹦出教室游戏了,而我心中却仍然回味着课堂“赏读”的一些细节。现场:今天的赏读是从我的这段谈话开始的:“小镇的早晨多美啊,作者最后说,确实,《小镇的早晨》如同一幅风景画,只是作者不是用色彩、线条,而是用语言来描画的,这样的语言不仅有色彩,还带着深深的情谊。我们读书就是要有一种本领,能够将文字还原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哈哈笑     
《红领巾》2002,(4)
猜谜老师:“同学们,请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种东西,浑身都是漂亮的羽毛,每天早晨它能叫你起床,那是什么东西?”乐乐很快举手回答:“鸡毛掸子。”“为什么?”“因为每天早晨爸爸都用它叫我起床。”  相似文献   

7.
正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小镇的早晨》的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小镇刚被唤醒时的景象:这时的小镇是如此安静,一派浑然天成的水乡景象。然后,作者用文质兼美的语言以动衬静,这意境仿佛"鸟鸣山更幽呀"!这一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是:(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水乡小镇的早晨的安静。(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以下教法与学法。一、以"动"入境法,衬托安静在学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时,木  相似文献   

8.
[教例1]苏教版五年级第九册课文《小镇的早晨》生:(课文快要学完了)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师:噢,什么问题,说说看。生:课文的第一段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段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恬静的”和“热闹的”不是互相矛盾吗?  相似文献   

9.
你有没有见过眼睛一只蓝色一只褐色的猫呢?我想,你一定没见过。我的钢琴老师家里就有这么一只特别的小猫。因为那只猫很调皮,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小调皮。小调皮全身都是白色的茸毛,摸上去让人感到柔软、舒服。小调皮的耳朵尖尖的,只见它的耳朵外面呈白色,里面呈粉红色,并有星星点点的红色“梅花点儿”呢,可好看了!至于它的两只眼睛为什么颜色不同,听妈妈说,那是因为它是“混血儿”的缘故。猫很贪玩,一个乒乓球,一根绳子,都是它的玩具。它还特别喜欢“弹”钢琴。在猫的小主人房间里,有一架珠江牌钢琴,猫可喜欢在那儿睡觉啦。瞧,它正趴…  相似文献   

10.
蓝种子     
蓝种子是一粒神奇的种子,他要寻找一个蓝蓝的家。 一只小鸟飞来告诉他:“到海边安家吧,那里有湛蓝湛蓝的海水,一定会让你喜欢的。” 一阵风吹来了,蓝种子跟着风来到了海边。“咦!海水怎么是灰灰的黑黑的呢?”蓝种子失望地说:“我最喜欢蓝色了,可海水为什么不是蓝色的呢?”大海伤心地说:“以前我是蓝色的,小鱼在我身边游戏,可现在有很多怪物嘴里吐出黑黑的水,把我搞成了这副模样。鱼儿死的死、跑的跑,只剩下我孤零零的。”大海说着流出了浑浊的眼泪。  相似文献   

11.
《小镇的早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我国江南水乡小镇——桃源,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景象,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小镇新貌的赞美。学习本课,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江南水乡的景象美,而且还能欣赏到课文的语言美和结构美。教学后的所得所思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第四只杯子     
班会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三只杯子,然后请学生们观察。第一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口有一块玻璃盖着;第二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底有一个小洞;第三只杯子完好无损,杯口朝上,但杯子壁上沾有一些脏东西。“现在,我要往杯子里加水。请大家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我抛出了问题。下面顿时议论纷纷。高博文说:“第一只杯子根本不可能倒进水,因为它的口是被遮住的。”王一程不甘示弱:“第二只杯子会出现边倒边漏的情况,最后也没有多少水存在。”“那第三只杯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追问道。“第三只杯子里面应该有水,但却是脏的,因为杯壁上有一些脏东西,…  相似文献   

13.
2000年3月,一只手提箱来到了一个小博物馆——东京大屠杀教育资源中心,箱子上用白色油漆写着“汉娜·布莱迪,1931年5月16日,孤儿”。参观的孩子们很好奇,汉娜是谁?她遭遇了什么?她还活着吗?让我们顺着《汉娜的手提箱》穿越到1939年,来到捷克斯洛伐克的麦期托小镇。汉娜长着一头金发,可爱的圆脸上,蓝色的大眼睛清澈、明亮。汉娜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家里经营百货店,住在  相似文献   

14.
爱情 爱琴海 我去过地中海的突尼斯.有个小镇叫西第不撒一,聚居着艺术家,所有的建筑都为白色,所有门窗都是蓝色的.这个建在山坡上的临海小镇,人们叫它蓝白小镇.因为去过那样的小镇,当我来到希腊的圣多里尼岛时,便不像其他游人对这里的蓝白色系那么震撼了.那么,是什么,空间是什么还让我被它深深地感动了呢?  相似文献   

15.
飞起的蝴蝶     
因为喜欢蝴蝶,所以我总会在某个花开的季节拿眼睛寻找它们.早晨起床,走过小花园,我忽然发现一株盛开的金盏菊上停着一只蝴蝶,我悄悄靠近了它,也许它没发现我,也许它睡着了,所以它仍静静地伏在花上.这是一只很常见的蝴蝶:黑色的翅膀上点缀着些规则的圆形花纹,有白色的,也有蓝色的.我轻轻用手碰了一下它,可它仍没飞起, 直到我发现它那丝绒般的翅膀上闪烁着露珠光芒时,才明白它没飞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很流畅”地“穿梭”引发的思考课文: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带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相似文献   

17.
1“一桶水”和“一水桶”“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学生才会有一杯水。”理解这个比喻,先得把教师想象成一只有着容积的水桶,否则,水往哪装呢?我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我是大水桶还是小水桶?是的,我属于小水桶。那么再问自己:我这个水桶的桶板是否一样整齐?因为取水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钟惠芬 《辽宁教育》2006,(12):52-53
一、“很流畅”地“穿梭”引发的思考 课文: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带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相似文献   

19.
赛车竞技星     
(一)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队长,有电话找你!”大宝又用他那老古董式的麦克风对我大喊。我用最快的速度接起电话:“我就是‘蓝色枫梦’的幻恒炫,你是哪位?”对方用生硬的口气说:“我是‘T B R’车队的队长,我的车队想和你的车队较量一下。”一听有人提出挑战我就高兴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20.
我和学生进行了一次鉴别物质酸碱性的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老师,我的手为什么变成蓝色了?”上课铃响了,我问学生: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最近老师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你们愿意看吗’然后出示一张白色的面巾纸,用滴管往面巾纸上滴“水”,结果颜色马上变了,学生感到很惊奇,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我指导学生用紫甘蓝或紫萝卜自制指示剂。按学生带紫甘蓝的多少,分小组挤紫甘蓝汁或紫萝卜汁。我提醒学生注意几点:尽量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紫甘蓝撕的块要小一点,紫萝卜要切碎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