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论文为3D打印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提供新思路。对传统服装定制产业的制作流程进行分析,探讨3D打印技术在服装加工、面料选择以及创意设计的实现,在结合3D技术的应用特点上分析服装制造行业的改革,同时,肯定了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完善了技术本身的体系构建,更是革新了服装定制产业的生产流程与管理模式,促进服装定制更加契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最佳的服装体验与服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体感技术的3D相机的设计方案。方案的实现是由Kinect体感设备和3D打印机这两个硬件的组成。利用Kinect体感器对人体进行三维扫描,采集深度、RGB等数据,然后通过三维建模将其生成3D图像,并将其保存。将其传输到3D打印机中,打印出3D照片。本文将对其设计理念,工作原理,软件的编写进行论述。本方案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可视化技术、AR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三维打印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并快速渗透到传统的制造业、医疗、数字娱乐等行业。这一背景下,对快速有效生成三维模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工业应用中,通常要求模型多边形数量经过优化,顶点稀疏,结构清晰,传统上通过使用3D建模软件可以达到这一要求,但是效率很低,在需要生成大量三维模型的应用场景,传统方法已经无法适应。使用单张以及多张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是经过广泛成熟研究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从图像中提取出深度信息,但其生成的图像并不包含顶点、模型等信息,仅仅具有三维的观感,无法广泛运用在3D打印,游戏建模等场合,缺乏实用价值。目前快速发展的点云技术,为生成网格模型带来新方法。激光扫描仪是较早用来获取点云数据的设备,但价格昂贵。其后,人们开始使用Kinect获取点云数据,其价格低廉。本文旨在通过实验,利用Kinect,提出简单可行的基于点云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流程,并且成本低廉,精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服装样板是服装从设计到成衣的一个重要环节,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是服装样板制作的重要手段极其方法,两者各有长处和短处。只有将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有机交融,才能够得到更加精准完美的服装版型。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科技条件下服装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交融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灿友  苏秦  赵丁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53-158
基于对3D打印技术应用和制造模式演化的梳理与总结,着重探讨3D打印对制造模式和组织变革的影响,阐述3D打印制造模式的概念模型,最后提出未来3D打印制造模式的运行框架。3D打印制造模式的核心在于“个性化定制”和“社会化制造”,将顾客全程参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价值链,通过重新定义顾客、设计师和企业的角色来实现资源整合、价值增值和知识创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实施大规模定制的适用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大规模定制的因素出发,确定评价因子、建立模型,通过综合评价值来判断企业是否适用大规模定制策略及适用程度.最后,通过某服装企业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常金源  沙鹏 《科技通报》2023,(6):68-73+118
3D打印技术因具有易成型、可复制、可定制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从3D打印成型原理出发,介绍可应用于岩体模型试验的2种打印技术及打印材料的性质;以含结构面网络的岩体试件制作方法、模型相似条件与试验步骤等为基础,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岩体模型试验的可行性和路径,可以为该类模型试验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体运动仿真是虚拟现实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对X3D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研究了利用Java平台和X3D技术实现人体运动的仿真。  相似文献   

9.
3D地理模型可以以一种更加可靠更加高效的形式显示出地理结构,但是很多用于3D地理建模商业软件需要特殊的技术或者复杂而昂贵的预处理。在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建立3D地理模型的简单方法,使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软件比如3dsmax,ArcGIS,和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这个方法可以建立准确的3D地理结构并且可以保证一定的复杂度。并且,最终的模型还可以进行交互操作。这篇论文演示如何使用这种新的方法高效的建立地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
徐志鹏 《内江科技》2013,(11):74-75
<正>本文提出了通过头部运动控制井下摄像头的方法。首先通过Kinect体感设备获取人体头部和肩部图像景深数据,并采用骨骼跟踪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建立各个关节的3D坐标;再根据3D坐标值计算出头部的摆动角度,控制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将其转变为控制信号传送给井下云台控制器,从而实现井下摄像头旋转方向和角度的控制。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井下摄像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