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技风》2016,(3)
烹饪职业化专业人才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是从市场配置、政策激励和合作运行等机制入手,以"基于典型岗位核心能力导向、多层次工学交替"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团队意识、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烹饪职业化专业人才,构建"专业基础能力+社会方法能力+专业特色方向"的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校企协同在专业技能培养、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地方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当前高校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政府政策相扶持等方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胡丰春 《科教文汇》2012,(2):50-50,60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教育界和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笔者通过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中职教育与管理的实际,从适应市场需求、考虑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软件学院应以实施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建立软件工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等措施,努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普遍按国家统一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信息化要求,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用人单位反映高校毕业生需要再培训才能上岗。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高起点地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和CAD/CAM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本文就高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基地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工程专业的根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材料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导师制的执行过程中,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载体,引导研究对象全程参与研究项目,通过分级管理、阶段推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探索一条适应新工科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上海和韩国现行的主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挖掘韩国人才培养政策可借鉴的优势特点,为上海人才培养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启示。研究发现,二者在政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价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人才培养政策可以在扩大培养对象范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综合培养体系等方面进一步考虑。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不同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影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之间既有差异也存在共性。本文主要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对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从国外产学研成功模式中得到经验和启示,以促进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适应"新苏南模式"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海力  廖瑛 《科技与管理》2008,10(3):102-104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该使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甚至能超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针对"新苏南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最后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春玲 《科教文汇》2010,(15):26-27
本文通过对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标准进行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方法与途径,提出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人才需求的特点,高职院校必须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断转变观念,培养出时代所需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