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画意田园     
在摄影创作中,要想达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主要靠两种手段:一是前期拍摄,二是后期制作. 两者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缺一不可.有时,是拍摄为主,后期为辅.也就是说,拍摄完成后,根据拍摄的结果来考虑后期调整方向.有时则相反,即作者在拍摄之前就已胸有成竹,拍摄其实是为后期服务的,最终的画面效果是通过拍摄素材和后期制作综合完成的.我比较喜欢后者.我创作的大多数画意效果的摄影作品,基本都是先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拍摄素材,然后通过后期制作来最终达到创意目的.这组"画意田园",就是这么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结构的调整1.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技术是指摄影器材知识及拍摄技能,艺术是对事物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器材为摄影创作提供了工具,拍摄技能为摄影创作提供了创作手法。摄影艺术必须掌握娴熟的摄影技术,并能正确地运用它们才能创作出完美的摄影作品。钱学森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作了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他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后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任何一幅…  相似文献   

3.
摄影,是一门观察的艺术,不会观察,摄影就无从谈起.只有运用观察,才能使摄影人对拍摄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通过抽象概括达到理性认识,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摄影作品的创作拍摄过程,基本是由发现有意思的画面、创造性地运用摄影技法捕捉决定性瞬间两步构成。在确定题材后,要迅速运用掌握的摄影技法确定  相似文献   

5.
陆峰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56-357
摄影作为视觉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新闻摄影是新闻学和摄影学相互结合的产物。新闻摄影作品提供给读者的是清晰可辨的具体形象,并且是对有形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务进行报道,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在新闻事实同步进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形象的观察,拍摄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本文将对新闻摄影作品的欣赏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6.
沙飞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开拓者.其人生历程可总结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爱国进步青年-革命战士三个阶段.沙飞的成长历程对其摄影创作影响深远,其作品的审美风格亦相应呈现出小资唯美-悲剧性审美-革命崇高美的演变历程.探讨沙飞摄影美学的演变历程,可以丰富和深化对沙飞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进行艺术审美创造的两个基本方面:摄影者心理的审美化和摄影作品的审美化。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指出,摄影者只有依据一定的审美观点、遵循一定的美学法则,并在摄影创作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赋予作品生命力,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构图和光线是摄影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构图关系到怎么选择并拍摄所选的对象,一幅作品画面的布局与安排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视觉效果好的照片,是既不违背自然形式,又力求高度简化,敢于大胆处理线条、色彩、形状并质感的那些作品,也就是说摄影作品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的本质就是用光来作画,光线也是摄影作品最本质的要素,光线能使画面体现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赋予照片视觉韵律感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摄影专业摄影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摄影创作能力不强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从欣赏摄影作品入手,培养镜头感、训练摄影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加强理论的讲授,让学生深入了解技术原理,提高设备的操控能力,以提高摄影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摄影被称为用光作画的艺术,创作中无处不包含了用光,而同一拍摄对象呈现出的光影效果千变万化。光影的变化可以诠释摄影师的摄影语言,而更为重要的是能更好地表达出摄影师的情感,可见摄影的用光无论是对作品的成败还是对作者情感的表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光的控制与颜色、影调的美感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静体转化为动体是文章建构主体静动互化的常用辩证技法之一。静体转化为动体,其一,建构主体常借用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和飞动式的建构技法来完成。其二,建构主体将静止的对象流动化,使静止的对象赋予动态感,静物动态化的审美效应诉诸于接收主体,其审美感觉上似是静物的活化。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材中,历史图片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承担一定的功能,这种作用和功能在高中教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可以分为空间类、历史遗迹类、人物活动直观展示类三种类型。历史图片具有传达历史信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证明历史的功能。教学过程中所选的图片必须具有真实性,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性和清晰度。  相似文献   

13.
This research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quality of children's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of photographs, observe so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this aesthetic domain, and study whether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dyadic interac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own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Parents and children (7-13 years; 40 dyads) individually completed measures of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and jointly selected photographs for a souvenir scrapbook. Parents' artistic experience varied widely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their own performance on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measures. Children's performance on the individual aesthetic tasks was related to age, but not to parents' art experience nor to the qualities of parent-child discussions of aesthetic concepts. Among both parents and children, artistic experience was associated with aesthetic preferences for photographs.  相似文献   

14.
生态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与自然的新感性塑造,以此重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彻底改变以往二者间的功利感性关系,建构双方之间非功利的审美感性关系。在人与自然双向生成的审美关系中,一方面,自然因去功利化而复魅,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审美形象;另一方面,人的物欲感官升华为审美感官,人因此而成为免于物化的审美人。在此意义上,美学与审美才真正回归其作为感性学的本位,人也因其新感性的塑造而成为人本质上所应是的自由之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文、赋、诗、词、曲、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的更迭替换,但意境美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这种美学境界所表现出来的文学魅力令千年以来的国人屡屡赞叹,为之折服。意境美所体现出来的审美内涵主要有"言有尽而意无穷"、"意蕴无穷"等,这种美学旨趣的形成与《周易》之取象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特殊的人类活动。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体,具有审美意识。高校辅导员工作可以审美化,即以审美的理论来审视辅导员工作,融合美的理念,从而在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实现对人的教育管理目的,使活动中的人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育的本质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审美和创造能力密不可分。美育的功能应该从德育的遮蔽中凸显出来,把艺术和审美还原为生命力的充盈与创造,把陶冶情操还原为自由游戏与自由创造,把道德判断还原为美的鉴赏力。在美育实践中应注重游戏的审美教育功能,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培养中学生的语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语教师在讲授学作品时,要注意使用优美的语言精心设计导语,创设审美意境;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发现作品中的美;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体味作品中美的内涵。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比较高的审美层次和境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电视艺术和审美文化相关论说的研讨和借鉴,借助中国电视媒介环境的分析,试图从多元、重构、审美生产、审美消费和审美批评等方面探讨新时期中国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建构,希望以此促进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播技术平台作为电影播放的物质基础,它的物理特性直接影响到了电影艺术形态的表达。特别是作为最主要播放形态的影院模式,使电影特别擅长于奇现性场景的展现,继而影响到了主流商业电影中类型题材和形式元素的选择。但这一经典模式,近年来受到了来自于数字电子技术传播平台的冲击。以计算机、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电子技术传播平台以个人化、便携化为应用发展方向。过小的屏幕极大影响到了奇观美学的表达。但数字投影仪的出现,使我们又重新看到了奇观美学依旧会是电影美学主流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