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金英 《科技风》2023,(18):100-102
工学一体化课程主要采取的学习模式为任务引领式,学习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多个方面,例如:工作对象、方式方法、工量具、劳动安排及不同的工作要求等,是按照教育教学性要求对实际工作任务进行修正的工作。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要基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是针对企业的整体特征并通过详细分析所得。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UML教学中采用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边做边学,即学习了理论知识,又累计了工作经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工学结合要求、兼顾UML课程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液压传动技术》培养目标及岗位能力的支撑作用,明确该课程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内容,并转化成相应的学习情境,将该课程开发戍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  相似文献   

4.
《模具CAD/CAE/CAM》是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课程建设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宗旨,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培养实用、好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讲、练、训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教育推广“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了很多学校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体现商务工作过程中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中"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岗实习是满足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要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分析"顶岗实习"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实习过程心态的变化等,探索了工学整合式的岗位学习的必要性.提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生源素质较低、教材实践性环节不足、学生被动学习等困境.开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电子技术项目课程教材是化解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项目"的设计要基于工作任务,教材的开发要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基本原则,遵循"领域分析--确定学习领域内容、学习项目分析--确定学习项目内容、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学习目标"等开发思路,课程实施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改进评价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取舍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是以职业教育链支持素质能力创新链,素质能力创新链带动就业链,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就业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工业分析专业铝生产分析一体化课程开发及实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开发与传统的学科化专业基础课不同,应体现"为了工作而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学习"这一理念,是以典型工作任务的汇总分析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的。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针对的是煤矿生产的一线工作人员,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安全培训一体教学从一体化教学计划、组织管理、一体化教学课程、一体化教师的聘用、考核评价等方面综合实施,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思和安全生产技能。  相似文献   

11.
祝虹  吴汉强 《科教文汇》2014,(36):75-76
本文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基于工学结合的一体化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再从改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实训的方法和目标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基于工学结合的一体化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再从改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实训的方法和目标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蒋玉秀 《大众科技》2010,(6):177-178
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与项目课程开发的思想有机结合,进行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形成了"工学结合、能力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的开展全面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从事与汽车保险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本文结合电子类专业的一门基本课程电子元器件进行了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探索了项目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教师在评价环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机械零部件识读与绘制》课程是在原《机械制图》的基础上结合普遍存在于高职机电类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开发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课程的特点是将教学过程和具体的工作任务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图纸的识读及绘制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识图、绘图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而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考核方式、考试内容、考核效果等三个方面,着力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商务英语函电课程考评体系,力求增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2)
机械制图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们对于机械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其较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挫败,其较大的学习难度也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是,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此种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如何有效利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此门课程的核心实用内容,是当前教学工作所需要做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杜晓晗 《科教文汇》2014,(4):62-62,68
讨论了“化学品合成与试验”项目化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工学结合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实施的办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和重要切入点,而项目课程则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改革趋向,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和结合点,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的扩展点,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付丽文  昌永红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98+202-198,202
针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高职院校土木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工学结合模式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地基与基础》课程的开发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