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语     
顾字东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三(2)班中国人说话历来讲究含蓄。不能说的,一句"你懂的",避免了尴尬;不好说的,一句"你懂的",消除了距离;都知道的,一句"你懂的",大家心领神会,仿佛找到了知音。"你懂的",仿佛说话艺术中的留白,让听者回味再三。陈欣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三(2)班可爱、迷人、天真、无邪、童真、童趣、卖萌……似乎人们都开始捡拾"童真",发现"童心",发掘"童趣"……每个人都无法无视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虽是一门重要学科,其"颜值"却并不高。数学在很多人眼中是枯燥的、干巴巴的、无趣的。这在小学阶段其实已初见端倪。笔者一次与学生就话题"你喜欢数学课吗?"聊天,所得答案毫无悬念的不乐观。再问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说要好玩,要有趣,要做游戏……所有这些恰反映出学生的"童心"所追求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有"童趣"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贴近了学生的数学课堂,才是学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在童年生活中,你们肯定结识了不少伙伴,还有同学、邻居、亲友……你是不是很了解、喜欢他们?和他们一起做过的有些事是不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怎样才能把童年趣事记录下来,怎样把童真童趣再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4.
李宣 《少年科学》2008,(10):10-11
石油对于现代社会,就像血液对于人体一样。离开了石油产品,你可能"寸步"难行;你可能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你无法通过电子网络眼观六路、放眼世界……没有了石油,整个社会就会瘫痪。那石油,这个黑色的金子到底能够做什么?为什么人类如此离不开它呢?  相似文献   

5.
毛雪军 《新教师》2020,(2):25-25
为了让学生在习作时说真话、诉真情,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在日常小事中发现不平凡,发现美好的东西。巧妙的导语运用,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为写好情感打下基础。1.煽情式导语。如笔者教学《难忘的"第一次"》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在生活中经历过无数的‘第一次’,这一个个‘第一次’:或许曾经让你怅然若失、辛酸流泪;或许曾经让你欣喜若狂、欢快不-已;又或者曾经让你心生安慰、无比感动;……也许:只是一刹那"也许只是那一刻"却永远烙在了你的脑;海里。静静地回味那人、那事……"随着笔者动情的:导语"学生的情绪在生成"情感在积淀"为下笔作文;做了良好的铺垫。如学生在习作中写道:一路上"我:无时无刻不在想那件事。  相似文献   

6.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你听到了吗?我曾经的好朋友,我在为你唱这首<隐形的翅膀>,你曾告诉我,它是你最喜欢的歌,你说,它可以激励我们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奋进;你说,它是人生坎坷道路上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割舍不了对你的牵挂;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母亲,是那个陪你成长,伴你走过最艰难路程的人;是那个永远给你力量的人;是当你累了、倦了时,为你打开家门的人。如果我们因为平时学习太忙、作太累或是太粗心,忽略了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母亲节这天买上一束康乃馨,或者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或者为妈妈做点别的事情!我知道,不管我们怎么做,都无法报答母亲对我们的爱,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母亲节,我们拿什么爱你,亲爱的妈妈?  相似文献   

8.
似乎在"飒飒西风满院载"之际,我遇到了你;好像在"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之时,我认识了你;仿佛在"频来语燕定新巢"之际,我熟悉了你;而在"轻罗小扇扑流萤"之际,我似乎又读不懂你…… 你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说你是"清香自  相似文献   

9.
林柯韩 《初中生》2007,(1):71-71
我望了一眼电话屏幕上的数字,握着电话的手有些发抖.爸爸在电话那头竭力地大吼:"你别向我提你妈,有事你找她去!"天空中飘着小雨,缠缠绵绵地粘在头发上,我顾不上用手拭去晶莹的雨点,顾不上掩盖一脸的悲怆,喃喃地说:"爸,你怎么了?""怎么了?问你妈去!问她怎么了,你说……你说这是什么话……"我的心又开始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10.
哥哥,我爱你     
在丹麦历史上有一对很有名的科学家兄弟,哥哥尼尔·波耳是物理学家,外向,善言;弟弟哈洛·波耳是数学家,内向,拙于言辞。他们是好兄弟,一条藤上两个出色的瓜。一天,哥哥尼尔建议他俩来个互相揭短,他觉得这很好玩。弟弟哈洛说:“噢,那我可做不到!”哥哥说“:难道你不想让我快乐吗?”弟弟只好说“:那你先说吧!”哥哥开始批评弟弟:“你总是口齿不清,不会说爱的话,没有人知道你的细心,你的关怀……现在你可以损我了!”弟弟还是笑着平静地说:“我做不到!”哥哥急了,便说:“你讲话不算数!”弟弟这才“嗯嗯”地开了口:“哥、哥你的衣领上有一根线头…  相似文献   

11.
晓芝 《大学生》2012,(22):16-17
有人问云南省保山市市长吴松:"你做过云南大学校长,那和做市长有什么差别吗?""有啊!"吴松笑了:"做校长,你说得再对,教授们也可能说你错了,因为真理是相对的;做市长,你说得再错,他们也肯定说你是对的,因为权力是绝对的。"这番对话一直被人传为美谈,觉得说出了高校校长和行政官员之间的最大区别。然而,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有些课堂上的课中操简单重复。比如从幼儿园起,孩子们就做的"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点点头,我就跟你点点头;请你跟我弯弯腰,我就跟你弯弯腰……"一开始,孩子可能还会有些新鲜感,可是时间一长,就会渐渐提不起兴致,课中操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而流于形式了。那么,什么样的课中操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13.
妈妈说:“你小的时候总要哭,怕生。别人给你吃糖,你也哭……”妈妈说:“上幼儿园时,我送你去报到。到了学校,别人的父母都走了,你硬不让我走……”外婆也说妈妈的童年,而且也说得滔滔不绝,似乎一切都刚刚发生。也许我根本猜不透,一个母亲的心里为什么总珍藏着子女儿时的无尽童趣!也许只有到我做了母亲的那个时候才会真正懂得父母对子女的良苦用心。母亲的脑海不正像一架质量最高,有效期最长的照相机吗?它记录着儿女们成长的历程……母亲的照相机$浙江省桐乡市南日初中菊苑文学社@朱晓琴  相似文献   

14.
<正>傍晚路过篮球场,丘小苒听到有人喊她:"小苒,有人脚伤了,你来顶替!"还没等丘小苒反应过来,殷盈盈就要拉她上场。"我……我不会打……"丘小苒话还没说完,殷盈盈的球就传了过来:"投篮!"  相似文献   

15.
一次课间 ,漫步在教室前的走廊上 ,初一学生在尽情玩耍 ,做着一些少儿游戏……“你拍一 ,我拍一 ,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二 ,我拍二 ,两个小孩……”清脆的童音 ,轻快的节奏 ,把数字赋予在儿歌童谣中 .两个初一的小朋友唱得是那么入神 ,令我也“停车坐爱枫林晚”,心旷神怡 ,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初一学生童趣未泯 ,利用数字化的儿歌童谣有效地辅助教学 ,迎合了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 .我采用了一则儿歌《青蛙》,展开初一数学第三章第一节“用字母代表数”的课堂教学 .师 同学们 ,你们在小时候都唱过儿歌 ,我这儿有一则儿歌想请一个同学来唱…  相似文献   

16.
读书,知上海     
黄隽言 《新读写》2021,(4):14-14
"十里洋场"曾是你的骄傲;"东方巴黎"曾是你的美誉;"远东第一大都市"曾是你的头衔;如今,"卓越的全球城市"是你为之奋斗的将来——上海,我想了解你每一个过往,想要揭开你每一处神秘,想要触摸你每一寸肌肤……于是乎,我缠着爷爷奶奶为我讲述你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7.
<正>"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这话你一定说过吧!短文中都有谁说过这话呢?他们的体会是"妈妈是一种最美的称呼",你体会到了吗?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过,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库切在颁奖晚宴上的简短致辞中,自始至终所谈论的,都是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要是活着的话,该是九十九岁半了,"他说,"……不管怎么说,我们在通往诺贝尔奖的途中所做的一切努力,若不是为了母亲,又是为了谁呢?"他想象着,如果他把获奖的消息告诉母亲:"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母亲一定会这样说:"哦,太棒了!亲爱的,现在你该把胡萝卜吃完,不然它们就凉了。"  相似文献   

18.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你听到了吗?我曾经的好朋友,我在为你唱这首《隐形的翅膀》,你曾告诉我,它是你最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一项必考的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多阅读、多积累等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外,对于平时的二次作文的如何修改,应该从哪些具体的点入手也是学生们心存困惑之处.下面将以一次作文训练为例,谈谈如何进行作文升格. 一、作文原题再现 与父母同行,家庭会充满温馨与牵挂;与一本好书同行,美好的品行会悄悄地生根发芽;与宽容同行,人间会开遍幸福之花……人生路上,你又愿意和谁同行呢?请你以"与____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20.
最近听了几节课,有几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语文课上课伊始,屏幕显示: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具体内容略),学生浏览屏幕上的内容,教师要求道:"给我提炼一下重要信息……""给我"听着特别不爽…… 还是语文课上,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个同学做错了,教师强调道:"我让你填的是……""我让你"听着特别不舒服…… 学生填好了,但是有的填错了,教师又强调道:"我要求的是:总写了什么,分写了什么……""我要求"听着特别震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