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赛季甲A联赛的一个大看点就是两名洋教练都“呛了水”。前卫奥神队美籍主教练麦克·麦比“下课”,另一位洋教练利马斯虽然没有下课,但在山东润洁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儿去,在协调与球员之间的关系、技术和战术运用等方面,遭了老鼻子的罪。本赛季结束后,尽管利马斯还想和俱乐部一起进行赛季总结,但  相似文献   

2.
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不仅与足协。俱乐部、教练及球员有关,而且还与球迷有关。可以说,中国男足水平不高,球迷素质亦不见得好到哪儿。当然、在球场里抛砖掷瓶砸客队队员的流氓球迷毕竟是少数,可心志浮躁。狂呼乱喊、信口雌黄的球迷则何其多焉。往年,甲A、甲B俱乐部炒教练成风之举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不可否认的是,随便炒教练与随口大喊大叫的球迷的浮叹惜培古学^位凡尔身见较有关的思而杆的髯湘徽伽就具“W。l课”。“下课”已成为球迷围剿教练的“尚方宝剑”。一l阵“下课”弹射来,不知哪位教练又要饮弹倒毙。$l来以后不穿“防弹…  相似文献   

3.
继男蓝决定续聘洋帅后,中国女篮也态度鲜明的擎起了“洋务运动”的大旗。洋和尚的全面入侵让人们为本土教练们扼腕惊呼:“狼来了!”然而透过对宫鲁明指导下课一事的沸反盈天,我们应该理智的认识到,篮管中心此次痛下决心挥泪弃宫导,将会是中国女篮重回世界之巅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4.
亚洲杯刚刚揭幕的第三天,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下课”声,没想到下课的却是曾经在亚洲足坛红极一时的法国人特鲁西埃,也许他的命真的不好,选择了炒教练犹如走马灯的阿拉伯地区球队,如果要是在中国,奥运会预选赛不出线都不换主教练,更别提一个亚洲杯了,所以特鲁西埃很冤。在亚洲,所谓强队的教练不好当,无论什么情况部得要用眼前的成绩说话。 (注:教练压力指数一栏中,数字越大,代表该教练的压力越大,反之则压力越小。)  相似文献   

5.
大致从1998年曼谷亚运会算起,中国军团中的洋教练就从“形单影只”开始渐成气候。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已经有一大串外籍教练的名字出现在中国代表团名单中。如今,洋教练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物,但他们仍在给中国体坛不断带来变化,而这变化背后的冲击与思索,更不曾停止。  相似文献   

6.
如今 ,克隆马牛羊不再稀罕 ,不少科学家正在研究克隆人。尽管目前法律、道德和舆论都不允许这样做。中国体坛也想“克隆”人———马俊仁放言 ,要培养100个“马俊仁”。姑且不论老马此话是否狂傲和能否兑现 ,但他的思路和胆识 ,还是不无可取之处的。教练人才难得 ,是体坛决策者和有识之士的共识。“土教练”欠佳 ,就引进洋教练。尤其像足球一类项目 ,到了不惜工本、非“洋”不聘的地步 ,最好是英超、意甲和南美的教头 ,或者是东欧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主帅 ,实在不行 ,韩国教练亦“价廉物美”。时下 ,一些足球俱乐部正在热火朝天地“选帅…  相似文献   

7.
“临时性”及其他──从殷铁生、余乐风的“下课”想到的阿仓随着殷铁生、余东风二位教练宣布“下课”,出国去“上课”,一个时代宣告结束。殷、余二位当然不是划时代的人物。但他们的离去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这个意义当然不仅仅限于从此甲A再没有自1994年职业化到现...  相似文献   

8.
足球教练的频繁“下课”、上岗,已成为中国绿茵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本赛季末、下赛季初的这一“区间”内,甲A甲B诸旅主帅易帜、教头变换更为频繁——“一年之计在于春”(冬春训);一军之魂在于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地方父母官”、俱乐部老板乃至球员、球迷,谁不想本地的球队引进一个优秀教练?!  相似文献   

9.
安杰依没能摆脱信任危机,终于“下课”了。我不吃惊,但我列出今年“下课”的一连串名单时,却大为惊诧,维尔纳、陈熙荣、崔殷泽、殷立华、肖笃寅、安杰依、刘国江……到底怎么啦? 据说目前各队主帅,除个别一二,其余都有随时“下课”的可能。徐根宝就坐在“火山口”上;李应发也聆听到“下课”的声浪……到底出什么事啦? 我向足球圈的专家讨个明白,答复要点如下:一,各俱乐部豁出性命要赢球要名次,已承受不了失败;二,炒教练不仅在中国,就在国外也实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 有道理,但我还是特不以为然,提出几点质疑,但愿与各位交换一下脑筋,免得走火入魔。  相似文献   

10.
也许是炒教练太出格了,中国的甲级联赛已引起国际足联的注目。只是以这种方式获得重视,是不是太悲哀了点? 在职业化的第5个年头,中国的教练员这碗饭不好吃,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是今年的换教练,有了一层特殊的含义。去年末随着殷铁生、余东风两位“不倒翁”的“充电”再学习,标志着中国足坛要有一场大的革命。各俱乐部不满足于现状,纷纷举起“改革”的大旗。万达队以迟尚斌“升迁”为契机,请来“激情大师”徐根宝;泰山不但易帜为鲁能,且请来前韩国队主帅金正男;余东风“西天取经”,全兴为的是请来“007”米罗西,欲重振西部雄风,老将、少帅、洋教练纷纷粉墨登场,中国足坛一片换帅声。一个教练从认识队伍到执教形成风格,只给他们一百天的时间是不是短了点?洋教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怀着帮助中国足球的想法,最终命运凄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好人”金正南的再度下课,又一“教父”式的人物——国作金走马上任,开始执掌青岛海牛颐中队的帅印。在外籍教练雄霸甲A,国产名教头要么含恨下课,要么苦撑局面的今天,像张引和国作金这样既是“严师”又是“慈父”的角色,能否在天下大乱的甲A赛场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将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可以说,他们的出现是中国足球职业赛发展到今天,出现的又一“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12.
开动“外脑”是眼下人们越来越着重的一种资源。作为时尚用语,它的流行只是近几年的事,然而,作为加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中国体育借用“外脑”的历史,却能一直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和东欧教练项上“洋脑袋”的摆渡,使体育运动的现代理念、训练方法乃至成功经验,源源不断地融入古老的中华文明,使中国体育得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起步,到今天借助大批外籍教练的加盟,全面拓展突破点,加大飞跃力度,  相似文献   

13.
兔死狐悲     
今年的联赛格外残酷,打过七轮.已有五位教练黯然下课。面对中国足坛的强劲“下课风”,众教练兔死狐悲。 科萨帮乔利奇说话:“联赛没打几轮就急着换教练,所以有的人只盯着比分和名次,这在欧洲和其他足球发达国家是无法理解的。这种做法并不能在实质上帮助球队。” 彼德洛维奇为张引鸣不平:“如果输一两场比赛就要计主教下课,就等于把一把匕首架在教练的脖子上。” 李章洙觉和不可理解:“这种现象会给在任的主教练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什么不给他们时间呢?在韩国这种现象是极少见的。要搞好一个队,不给教练时间是不行的,当足球教…  相似文献   

14.
下课与下岗     
很少有人能想到四川人不经意喊出的方言“下课”很快成了风行全国、老幼皆知的普通话。如今一说教练下课就是下台、下岗,绝无被领会成小学课间休息、或放学的误会。仅仅在几年前,中国的足球教练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几十年都不会换一换的。而且还地域性特强,上海队的教练一定是上海人,山东队的教练决不可能是来自山西的··那时如果哪个教练下课了,那一定是犯下无大的错误。要不就是相F“它升”了丕刚县不会动的,一句话下课难。当然.下课难上课也难,谁都别想动。当时由国的9钱钟红山巾助可怜耶著丰橹就数得付来辽宁是李应发,上海…  相似文献   

15.
希望聘请一名一流的德国教练担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目标是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预选赛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日前正式致函中国足协,把请“洋教练”这一热门话题重又置于中国足球决策者面前。 A 从1980年末到1992年初,中国足球队打了十大战役:三次亚运会,三次世界杯预选赛,四次奥运会足球赛,结果“九死  相似文献   

16.
甲A教练难当。赛场犹如开水锅,教练就是那釜中豆,球队成绩稍不如意,球迷就要你下台,相煎何急也。 四川全兴前几轮成绩欠佳,球迷高呼余东风“下课”,随后,“下课”之声随着频频出现于报章而蔓延开来,此起彼伏,这边刚停那边起,用个大家都熟悉的电视剧片名,叫:“东边日出西边雨”,几家欢乐几家愁。 天津三星连吃败仗,蔺新江心力交瘁,饮恨“下课”;北京国安状态时好时坏,客场尤其疲软,对那不勒斯一役,丢盔弃甲,工体球迷倒戈,也喊出“金志扬下课”来;夺冠热门成为平局大师,陈亦明不无“下课”之虞,连他自己也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吉林虎变成板上肉,人见人咬,李虎恩更有“下课”之忧,但他表示坚持到底绝不下课;“下课”之风甚至波及国家队,亦有球迷和舆论把大戚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开放改革,不少身怀绝技的洋教练在中国得到了一显身手的机缘,他们之中许多人为中国体育得以长足进步立下了功劳,可谓用足了心血。但是,现实的体育界也的确出现过一种怪现象,即某些被邀至中国执教的“洋”教练处境尴尬,心情郁抑。细究其由,大都因不适应与某些中国同行相处所致。试举例: R国某君,被请至中国某地任游泳教练。令其不解的是,本地同行那么别扭。自己的一套方法因“不适应”同行的“行情”而难以实施。此君于是“萨由那拉”。无独有偶,G国一位带出过世界冠军队的先生,也遇到了同R国某君类似的“待遇”,只好甘于寂寞,等待如约回国,如此等等。此类现象绝非偶然。据分析。出现这种令人不快事件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足球改革取得的成绩与其巨大的付出并不相符,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失调。对此,固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倘若将这个观点用在我们聘请洋教练的得与失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随着松日队成绩的不断下跌,维尔纳被炒鱿鱼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也并未在足坛引起多强烈的震动。这至少说明,公众和舆论界对洋教练的聘与辞,巳经有了一种成热的心态,一种正常的反应。这是好事。 但如果仅此而已,则实在无法抵销我们为此而付出的一笔又一笔昂贵的“学费”。 自80年代以来,中国足坛的“洋务运动”方兴未艾。在我们聘请的外籍教练中,“中央”的有施拉普纳(国家队)、鲁迪、拉德(国奥队)、内波姆尼亚奇(国少队),“地方”上有维  相似文献   

19.
霍 顿还是霍顿。尽管他从中国国家队主帅“沦”为上海浦东俱乐部这样的甲B队教练 ,仍然“不失时机”地推出“新思路”。其中之一是“不特别练体能”。霍氏认为 ,作为主教练 ,其精力应该是抓队员战术、技术的训练 ,不必花很大的精力去要求队员练体能。对于这个“新思路” ,笔者不敢苟同 ,故加了引号。在国家队执教时 ,霍顿就有不少“新思路” ,但没有能给中国队带来多少“新变化”。所以 ,尽管有不少人在盛赞霍顿给中国足球带来新理念 ,肯定这位大牌教练的带队才能 ,但霍顿还是“下课”了。这也许符合情理———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霍领导…  相似文献   

20.
继男篮决定续聘洋帅后,中国女篮也态度鲜明的擎起了"洋务运 动"的大旗。洋和尚的全面入侵让人们为本土教练们扼腕惊呼:"狼来 了!"然而透过对宫鲁明指导下课一事的沸反盈天,我们应该理智的 认识到,篮管中心此次痛下决心挥泪弃宫导,将会是中国女篮重回世 界之巅的历史转折。 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决定了我们在甑选各运动队教练时必须摈弃一 切人情因素和所谓的人文关怀。在女篮2008奥运必须获得奖牌的隐性 指标和任命主帅唯实力马首是瞻的前提下,宫鲁明的黯然下课和汤姆 梅尔的意气奋发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