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比较<唐语林>与纪传体史书<旧唐书>的异同.<旧唐书>叙事风格朴实,<唐语林>叙事活泼,更注重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案例教学引入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体系中必要性的讨论,对财经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体系配套改革提出将案例教学引入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体系,并建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应编入案例教学的内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应是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的综合,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同属农村题材的<白鹿原>与<创业史>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并以大量的笔墨对女性的形象进行了探索,但在表现妇女解放方面却各有侧重.<创业史>中的女性虽然有一些新的精神气质,却始终未能突破封建男权话语的框架,未能突破封建旧伦理、旧道德,大都融入了社会的洪流之中;而<白鹿原>中的女性大都被封建礼教束缚着,但其形象却让人真切地看到争得妇女解放的光明之路.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研究者在研究<雷雨>所受外国戏剧影响时,从妇女命运、妇女解放问题着眼,把<雷雨>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或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人群鬼>作比较.其实从塑造"忏悔人物"角度考察,<雷雨>受易卜生<社会支拄>的影响更大.作家在塑造周朴园这一"忏悔人物"时,既借鉴了易卜生塑造博尼克的某些手法,又有所创新,使周朴园的忏悔更加符合性格发展逻辑,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5.
<桃花人面>又名<桃源三访>,今存<盛明杂剧>本和<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本.<盛明杂剧>本题名作<桃花人面>,<柳枝集>本作<桃源三访>.该剧两版本的语言皆具浓厚抒情性,注重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但<桃花人面>较精致蕴藉、形象生动,<桃源三访>则曲辞容量更大、更整饬,带有叙述性,文人色彩更浓.通过比较<桃花人面>与<桃源三访>的曲辞和宾白,探讨孟称舜杂剧语言风格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6.
开课与结课是课堂教学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开课与结课也是一种艺术和创造.好的开课如以石击水,涟漪四起;好的结课,如仙乐佩音,余音绕梁.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秋天的怀念>,就让我饱受了一次这样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省会计管理条例>与<会计法>的比较,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辽宁省会计管理条例>与<会计法>的差异,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窦桂梅老师<晏子使楚>的课堂实录(<人民教育>2006年2月)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她精巧的课堂设计,还有她丰富、广博的知识,以及她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拓展.短短的一课在窦老师生动的组织下显得流畅、翔实、深入,着实让人佩服,正如编辑在刊首的按语所说,"她总能把一篇短小,甚至略嫌寡淡的课文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故事".窦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围绕教材兜圈子,而是要把教学内容拓展到更为广泛的空间,"语文是做加法的艺术",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做的是什么样的加法?  相似文献   

9.
<玉台新咏>序跋论(玉台新咏>与<文选>,一为缘情、专题的,一为诸体毕备的;<玉台新咏>的古诗有枚乘之名,诵诗论诗宜取二者并观;<艺文类聚>"赋"类作品有不以"赋"名者,为亦诗亦赋的交叉文体,<玉台新咏>以其为诗而录,<文选>不录,是因为限于类别体例.从<玉台新咏>所录而<文选>多有不录者,及<文选,有序而(玉台新咏>无序者或(玉台新咏>有序而<文选>无序,可知<玉台新咏>与<文选>之间没有承袭关系,但收录作品有同一出处者.  相似文献   

10.
<周易>历来被奉为儒家群经之首,其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深刻而广泛,贯穿始终,起于<原道>,终于<序志>.文章拟从<原道>篇略论<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材说明]<让我们学会合作>选自<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二单元课题三的第一课时,本课题教学时间为两课时.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中的曹操是卓越的政治家、出色的军事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他为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清代宫廷大戏<鼎峙春秋>则抹杀了曹操的一切功绩,对他的罪过浓墨重彩、大加挞伐,还把他打入地狱,让他备受酷刑和煎熬.之所以如此,因为在于:<三国志>与<鼎峙春秋>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不同,"反三国"倾向对<鼎峙春秋>有重大影响,<三国演义>为<鼎峙春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心理学>和<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是继<教师实用心理学>和<心理学原理>之后,由北京教育学院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组织撰写的、供中小学教师及校长继续教育使用的系列图书之二.  相似文献   

14.
向俊芳 《考试周刊》2008,(4):172-173
<死水>与<帆>这两首诗歌是中西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们都是诗人矛盾的人生开放出来的心灵之花,使读者在静观之中看到诗人对希望之光的渴望.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死水>与<帆>,从而领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更深刻地理解诗人.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分析指出,<史记>援引<周易>条例有三种方式:一为<史记>中关于占筮的记录;二为直接引用与化用<周易>经传原文;三为著述易事阐发易理.从而揭示出司马迁对<周易>的熟练运用,这对于全面把握<史记>创作思想与<周易>精深哲理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越南有部汉文小说<传记摘录>,共收录<书痴传>等十三篇故事,过去曾被视为深受<聊斋志异>影响而又不失原创性之作;本文最新发现<传记摘录>全书其实是直接抄袭自清末顾氏的<后聊斋志异>,降低了它在越南汉文小说史的地位,也重新厘清了清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后聊斋志异>与越南汉文小说<传记摘录>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想尔>对<老子>"自然清静"的基本教义是承继不违的.只不过,<老子>是超俗的,哲学地讲;<想尔>却是绝对入俗的,宗教地教.它以低解高,以实说虚,企图将东汉以来被奉为修身、养生宝典的<老子>哲学,积极地转化为宗教俗世之教理.他为了他的宗教目的,尽其所能,就俗世素材,度信徒之所能知,论信众所关切的议题,坚持要让<老子>的玄深哲学,成为普罗教众的生活规范.撇开对玄学的坚持,从<想尔>对<老子>义理切合的注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宗教理论家深层的苦心与基本能力.细读<想尔>对<老子>为人诟病的"浅末"转化,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宗教家宣教的艰辛与苦楚.<想尔>其实是在用老,而不是在解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八十七神仙卷>的介绍,来展开对其线描的分析.<八十七神仙卷>与宋代作品<朝元仙仗图>极为相似,尺寸略小,通过对<八十七神仙卷>和<朝元仙仗图>中的线描比较,阐述<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临摹佳作.  相似文献   

19.
万俐华 《江西教育》2005,(14):53-54
<品德与行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品德与行为>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我的具体做法为: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开放评价方法,让学生乐于践行.  相似文献   

20.
吴樟洪 《文教资料》2008,(16):144-145
本文主要探讨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困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讲述了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困生的主要特征,学困生形成的心理原因,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让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