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梨园戏《陈三五娘》祖本的《荔镜记》,在思想内涵方面却深刻于《陈三五娘》。这是因为,《荔镜记》中黄五娘的“姻缘由己”的自由思想、“女嫁男婚,莫论高低”的平等择偶标准,在“陈三五娘”故事的演变过程中,被人为地淡化乃至消解了。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陈三五娘》思想层次降低,虽被闽南人奉为戏曲经典,却并未得到国内现在刊行的各种版本文学史的充分重视。因此,应该根据《荔镜记》来重新改编《陈三五娘》,使之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前人关于《荔镜记》《明刊三种》(《满天春》《丽锦》《赛锦》)方言归属的讨论,倾向于认为这四部作品都是泉腔作品;但《荔镜记》和《满天春》中有部分非泉腔成分,应予以排除,再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许希哲的小说《荔镜缘新传》对梨园戏《荔镜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重新创作”,从而产生了一些原作所没有的“新意”:在思想上,小说表现出崇儒与逆儒二元杂糅的特征,形成小说复杂多元的思想意蕴;在艺术技巧上,小说的心理活动描写、叙述方式和结构设计、文字风格、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别致之处。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文字学角度对明嘉靖本《荔镜记》校文用字进行辨析,选取古今字、异体字、正俗字等,提出8项可商字例,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5.
潮调作为地方戏曲声腔,在明代就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剧目、唱腔体系,拥有《荔枝记》、《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剧本。该文对这些剧本的潮调性质进行了考析。明清以来,潮调流传于粤东、福建、台湾的潮剧、梨园戏、白字戏、竹马戏等剧种,它们都继承了明代潮调的剧目、剧本。  相似文献   

6.
《镜宫》以“镜子”和“迷宫”的双重隐喻,讲述了主人公在青春成长过程中透过“他者”之镜,成就“自我”认同的故事。小说为主人公设置了四组镜像,分别是勇气、信任、爱情和死亡。主人公在每组镜像中经历的人生,都是成长中的一次蜕变,在看似虚幻的故事背后,却抵达现实深处,最终帮助其建构了新的自我,走出成长的迷宫。  相似文献   

7.
王度创作的《古镜记》作为唐传奇的开篇之作,在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无论是在小说的内容上或是艺术创作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有很高的学术意义。通过研究王度的《古镜记》,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小说叙事技巧的出现,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一路走来的印记。  相似文献   

8.
王度约生活于581—621年之间,为隋唐之际河汾(今山西河津市)王氏家族的重要作家,曾两次任隋御史,并兼任著作郎、芮城令等职,撰写过魏、周《春秋》及《隋书》等。《古镜记》中的“奉诏撰国史”,当为“奉诏撰周史”之误。《古镜记》作为唐传奇的第一篇作品,具有如下特点:以统一的中心意象连缀成篇,以优美流畅的古文作为叙述语言,以自序传的手法容纳中心人物,体现出了丰富的伦理内涵等。这些唐传奇初始期作品的特色,对后世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明嘉靖本《荔镜记》不仅是明代早期优秀的闽粤地方戏剧曲目,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对丑角李婆的塑造亦不一般。较万历本《荔枝记》中脸谱化的李婆而言,嘉靖本中的李婆具有观念先进、个性鲜明的特征,在情节结构上穿针引线、贯穿全文,同时她的出场紧密把控剧情、贴合剧情的言语打诨兼顾了舞台演出的实际需求,具有其独特性。相较于万历本注重舞台效果却不重视文本的粗糙描摹,嘉靖本则兼顾双方,将李婆性格、举止立体化,人物性格饱满、富有意趣。  相似文献   

10.
受过初中教育者,大凡难忘富有哲理与诗意的抒情散文《荔枝蜜》(以下简称《荔》)。作为当代散文大家杨朔名篇之一的《荔》文,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很有些年月了,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下称新《语文》)依然收入(第二册一七课)。《荔》文虽为散文之瑜,但毋庸讳言,尚有几处细瑕。诚然,新《语文》编著者明言“有改动”,仔细对照1988年版初级中学课本《语文》(正式本)第二册中的课文(三一课199页)后,我们不难发现,新《语文》仅将错误明显、争议最多的“每只工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相似文献   

11.
秦榕 《闽江学院学报》2002,22(1):20-21,41
本文试图以《古镜记》为参照和枢纽,梳理镜子文学意象的发展脉络,初步分析镜子的三个基本意象层面:幼惩、镇邪和闺怨象征,指出劝惩和闺怨是传统的镜子意象功能,镇邪功能的出现则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古镜记》是这一交融的产物,而《红楼梦》将镇邪和劝惩功能有机地结合,熔铸成包孕文化底蕴和哲学意蕴的“风月宝鉴”。  相似文献   

12.
唐传奇《古镜记》在叙事上具有鲜明的器物叙事的特点。以器物叙事为视角切入《古镜记》文本,可以重新发掘《古镜记》的艺术特征和艺术价值。器物叙事作为一种尚未被学界深入阐释的叙事模式,实际上已在中国小说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颇具民族特色和研究价值,应当给予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黄金时代》中陈清扬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宏观上更好地来把握这篇小说。由此新的视角也可以看出,《黄金时代》中的人物都处于一种荒诞与孤独的生存处境中,“狂欢”、“戏谑”、“玩世不恭”不过是一种“面具”,一种身处荒诞、无法抗拒却又不得不面对,从而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故做旷达与超脱。而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陈清扬在面对那个荒诞的世界时,其生存态度也经历了一个由逃避、自欺到承担的复杂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祝福》写于20世纪20年代,老舍先生的《月牙儿》写于30年代;前者的主人公是农村妇女,后者生活在城市。尽管作者以及时代社会背景不同,这两篇小说都是文学巨匠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不朽的悲剧作品,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也有相似之处。首先,《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和《月牙儿》中的主人公“我”有着相同的社会地位,同处于社会最底层。作为农民,祥林嫂处在社会底层;作为农村妇女,她深受封建思想的压迫、束缚和毒害,处在底层的底层。作为城市贫民,“我”处在社会底层;作为城市中孤苦无助的贫民女性,“我”处于被侮辱被损害被玩弄的地位,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路遥著名小说《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和近年来涌出的乡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主人公谢永强,都生活在农村,都不满足于生活现状,为事业和爱情不懈奋斗,同样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却有着不同的结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农村青年完成了由“高加林”到“谢永强”的嬗变,其爱情观、事业观也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6.
《名人传》的主人公纪昌为了成为天下第一射弓名人先后两次拜师分别学习“射之射”与“不射之射”。而下山后的他却又悟出了“射之不射”。这篇作品中蕴含了浓厚的幽默。本论拟通过分析《名人传》中的幽默来阐述其内涵——主人公纪昌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解体。并进一步剖析自我否定与自我解体的内部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包括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三个层次。中国古代小说尽管有个别采用倒装叙述的(如唐代李复言《续幽怪录》中的《薛伟》),有个别采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如唐传奇中的《古镜记》、《游仙窟》、《谢小娥传》等都用“余”、“予”的口吻叙述)和第三人称叙事的(如唐初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也有个别以性格或背景为结构为中心的(如《聊斋志异》中的《婴宁》和《山市》),但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视角,在叙事结构上以情节结构为中心、以连贯叙述为主要方式,在叙事语言上的典雅的文言发展到既有书面的典雅、又有口头的活泼。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又是一首前无古人的最值得欣赏的长篇叙事诗,因而人们称它和《胡茄十八拍》为汉乐府诗中的“双壁”。在中国文学史上,以家庭悲剧为题材的作品不少,如《诗经》中的《氓》固然是一首“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好诗,感情又极为细腻而真挚,但女主人公的形象未免显得单薄一些。《钗头风》作者的不幸遭遇,几乎和《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是一模一样的,他的悲愤冲天的情绪表露于文字,足以激起人们共鸣,可它毕竟只是一首抒情的小词,在内容、情感的展…  相似文献   

19.
《硕鼠》新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风·硕鼠》是《诗经》中的名篇之一,现今的各种《诗经》选本、古代诗歌选本无一不选,全国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也选录了这首诗。古今学者对这首诗都十分重视,著文亟多。但其中有些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臆说,以就教于各位专家。诗中的“我”为农奴,“女(汝)”为魏君;诗作于西周厉王时期。诗中的主人公——“我”是何身份,与“我”相对立的“女(汝)”又是何身份?《毛诗序》云:“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  相似文献   

20.
《古镜记》作为唐代文言小说的开山之作,在叙事艺术方面有突出的特点。《古镜记》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叙事角度和叙事时间两个层面。从叙事学研究理论出发,通过对叙事角度和叙事时间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对作品所蕴含的叙事艺术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