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学者对《用间篇》格外重视,而且很有研究心得。日本不少研究学者甚至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一以贯之的就是孙子的用间思想。他们在着意挖掘《孙子兵法》情报思想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其与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实践相结合,并对日本的军事学术和军事文化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孙子兵法.计篇》中一句有争议的话入手,通过互文、比较、例证等各种手法来探讨其真实意义。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孙子兵法》的文本意义,领会和运用其中的军事思想都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文简要分析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第五篇《势篇》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孙子兵法》重要战略概念"势"的含义,同时简析"势"作为篇名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通过比较中外两个颇具代表性的译本对《势篇》篇名的翻译,进一步分析之后,就"势"的英译提出了笔者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时代,情报与战争主动权的关系日益密切,对战争的结果也更加关键,而《孙子兵法》作为现存最杰出、最重要的兵书,在《军争篇》中也深刻体现了情报与战争主动权的关系。文章首先概述了情报、战争主动权和《孙子兵法》的相关内容;其次以《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为对象,分析该篇中体现的情报与战争主动权的关系;最后总结全文,对《孙子兵法》做出简要评价,得出情报与战争主动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竹简孙子》和《魏武注孙子》一系的现行本《孙子兵法》加以比较,特别以《形篇》中"守"的解释为中心展开讨论,认为实现不战屈敌、保全本国为目的的国家战略,是符合孙武本意的。因此《孙子兵法》原本不存在"善攻者"三字,并非脱字、误字,这样文脉贯通,是《孙子兵法》本质意义上的字句。  相似文献   

6.
对《孙子兵法》中的某些文字进行新的解读,一改《虚实篇》中"越人之兵虽多"一句中"越"字解释的旧说,将其释为分散、离散、不集中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孙子兵法》贵势、造势思想的研究,得出《孙子兵法》的核心之篇是《势篇第五》,进一步延伸到二战以后,分析了当代的军事竞争特点,最终得出当今国际军事竞争的主流是科技竞争、高级人才竞争、时间竞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写作角度对以《计篇》为代表的《孙子兵法》的写作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孙子兵法》写作目的的社会效益性、思想观点的创新指导性、文章结构思路的逻辑性、语言的朴实精练性与形象性等写作特点,分析了其借鉴意义,为学习《孙子兵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滨州学院学报》2018,(3):27-35
陈任旸译注的《孙子十三篇直讲》是清代孙子学文献中较有特色的兵学读本,其译注具有提要以将领用兵之法为旨归;内容不乏具有时代特色的创见;译注与原文联成一贯,拆解原句并重新标点后成一新句;以直译为主,辅之以意译;多次使用口头语体译注《孙子兵法》;偏好运用设问的方式译注《孙子兵法》等特点。《孙子十三篇直讲》对民国时期的孙子学研究产生一定影响,在近代孙子学史上也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和《管子》中都有一篇题为《九变》的文章,两篇文章篇名相同,都有着齐文化背景,但两篇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有所不同。对两个《九变》篇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孙子兵法》和《管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毫无疑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出土的兵书竹简之学术价值是不容低估的。仅仅就竹简本《孙子兵法》的发现而言,它对于破解历史上两孙子之谜、判断《孙子兵法》成书的大致时代、厘定《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篇章次序、对勘《孙子兵法》传世本的文字内容、释读《孙子兵法》的某些疑难章句、阐明《孙子兵法》的相关军事原则、深化有关孙子所处时代社会变革性质的认识、梳理《孙子兵法》与"古司马兵法"之间的渊源关系,都具有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与《孙子兵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史记》并未明言《孙子兵法》,而只有《孙吴兵法》之称;而《孙吴兵法》应当是《孙子》、《吴起兵法》的合本。《史记》中描写了许多著名的战争,这些战争对《孙子兵法》有继承也有补充。司马迁对《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进行了发扬光大,尤其是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谋略因现实的变化进行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王嵘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123-125
民国至今,研究宋本《玉篇》的专著有两部,论文有十三篇,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学界对此项研究却缺乏总结、归纳。总体来看,宋本《玉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一、宋本《玉篇》校勘、版本研究;二、宋本《玉篇》音韵、文字研究;三、宋本《玉篇》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4.
电视连续剧《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播出以后,许多人都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孙子兵法》为孙膑所著,而“三十六计”则是孙膑总结出的三十六条计策。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先说《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年的孙武所著,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和《孙武兵法》,共八十三篇,图九卷,今存本十三篇。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它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作战经验,包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法,历来被称为“兵经”,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有英、日、俄、法、捷等文译本。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把《孙子兵法》作为学员的必修课程。据说,海湾战争时,美国士兵人手一本《孙子兵法》,一位美国士兵忘了带,便赶紧打电话让家人寄来,可见《孙子兵法》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篇题木牍,应有十五个篇题。其中,大题两个,小题十三个。两个大题分别是"六□(形)"和"七势",十三个小题则对应着《孙子兵法》十三篇。所谓"行□"属于大题,应释作"六□(形)"才是。整理小组释作"行□",即小题"行军",可能有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搜集了本世纪以来《玉篇》的研究资料,分专题综述了《玉篇》研究的过去和现状,指出《玉篇》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十三篇研究取得很大成绩,但篇章结构却被长期忽视,成为短板。忽视篇章结构必然导致断章取义式的误读,使整个研究基础不牢。篇章结构总体研究大体遵循实际应用的理论重构、现代学术的理论解析和本体研究的理论回归三大范式进行深入探讨;各篇研究也积极运用精细阅读、框架理论、语篇研究、隐喻象征等方法认真分析,均取得显著成效;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入不仅解决了许多疑难,还以其创新精神和颠覆性成就突破传统,占领制高点;各篇分析的关键是明确理论框架、认清结构模式和注意表达方式等。构建《孙子兵法》篇章结构的良性解读系统,对于开启孙子研究新的篇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徐向前兵学艺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徐向前军事文选》是其最好的见证。《徐向前军事文选》不仅多次征引《孙子兵法》,而且,徐向前热情地鼓励年青一代的指战员注意研究《孙子兵法》。除此之外,《徐向前军事文选》还见证了徐向前应用《孙子兵法》的实践历程。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徐向前注重应用《孙子兵法》分析一些战役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二是徐向前注重应用《孙子兵法》提升作战指挥艺术。徐向前青睐《孙子兵法》,是我军领导高层注重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9.
《玉篇略》作为受到中国《玉篇》影响的系列字书《和玉篇》的其中一个代表版本,通过对其反切用字的梳理和对比,可以初步考察日本《和玉篇》与中国《玉篇》以及周边其他辞书的关系,进而从中日字书传承的角度对《和玉篇》和《玉篇》作出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20.
对《孙子兵法·行军篇》题解的五种观点进行了探讨和批评,指出"行军"便是"执行军务",具体而言就是"执行指挥职务"。因此,《行军篇》是孙子写给战役或战术指挥员的战地指挥条令,且是国际军事史上最早的战地指挥条令,是实用型军事著作的鼻祖。之后依照条款式应用文写作中"章断条连"的写法,对《行军篇》原文进行现代汉语翻译,从而更为直观地证实了其作为战地指挥条令的判断。按照这种判断对曹操将"取人"注为"厮养足也"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指出"取人"有"正确运用兵力"与"教化、管理好士卒"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