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的颜色     
胡木仁 《学语文》2009,(3):20-21
小白兔天天看见太阳,他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小白兔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是绿色。你瞧,太阳照在树叶上,绿油油的。”  相似文献   

2.
【问题呈现】《“番茄太阳”》教学片段 《“番茄太阳”》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故事:腿有伤残的作者在菜市场认识明明一家,知道他们全家到城里来给双眼先天性失明的明明医治眼睛,并和他们相处了一段开心的日子,后来有人为明明捐献角膜,明明临走时告诉作者,她长大后要把自己的双腿捐献给作者。故事真挚感人,小女孩明明那纯真的心灵特别令人感动。但是,有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联系社会现实,竞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奇怪的脚印     
吴菀薇 《新读写》2008,(4):19-19
早自修的时候,雯雯走到青青身边,神秘地说:“你知道吗?学校出怪事了!” 青青抬起头,一脸茫然:“一大早的能有什么事?” “刚才我经过健身房,看到几个老师围在那儿,过去一看,雪白的墙上竟有好几个泥脚印!”  相似文献   

4.
150年前的一个圣诞节,一位美国男孩到商店选中一双深蓝色袜子,作为礼物送给母亲。可是母亲接过礼物后,脸色突变并气愤地说:“你太无礼了,你难道不知道清教徒禁忌这种颜色吗?”“禁忌深蓝色?”小男孩奇怪地问。“你买的明明是红色的!”母子二人争执起来。小男孩去找  相似文献   

5.
5岁的青青正在画小太阳,大家都说太阳应该是圆圆的,于是青青画了一遍又一遍,可青青的太阳总是没有那么圆。画了一个又一个不太圆的太阳以后,青青不乐意了,把笔一摔,翘起小嘴巴嘟囔着:“臭太阳,坏太阳,那么难画,不画了不画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半途而废的情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怎样才能让你的孩子和“半途而废”说再见,成为意志力坚强的坚韧宝宝呢?我认为首先是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意志行为环境。比如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一架飞机模型时,大人不要包办,也不要随便改变孩子的意志,在孩…  相似文献   

6.
下课后,明明嗔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亮亮解释说:“我想举一反三。”明明奇怪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亮亮说:“因为已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想举手把他们‘反’下去。”“那你怎么又把手放下来了呢?”“我举了好半天,老师也不喊我,我的手都举酸了,举不胜举了。”“看来你这一举还蛮举足轻重的嘛!”“我可没举‘足’,脚怎么能举呢?”亮亮反驳说。明明笑着说:“你一定听过‘举国上下’这个词,‘国’都能举,何况是脚呢?”这时,灿灿正好走来,听到他俩的谈话,感到好笑,就说:…  相似文献   

7.
不爱动脑豆豆走进杂货店,店员问:“小朋友,你要买什么。”豆豆:“买10个3角钱一块的泡泡糖,加3袋5角钱一袋的方便面,再加1根5角钱一根的铅笔。”店员说:“共5元。”“假如我给你一张20元的钞票,你应找我多少?”“15元,快一点,我可没时间跟你磨蹭。”豆豆高兴地说:“这是老师要我明天交的作业,谢谢阿姨。”要用智慧一次,豆豆和明明一同骑车出去玩。突然明明惊叫:“哎呀,已经八点钟了,快回家吧!”豆豆:“不要紧,慢一点好。”明明:“为什么?”豆豆:“如果现在就回家的话,一定会受到大人的责备,说我们回去…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它有两条线索:一是明明的笑;二是明明的笑对作者的感染。教学中,我抓住描写明明笑的句子一次次感悟,一次次回到主线,引领学生逐步明确“番茄太阳”的含义,让“番茄太阳”永远挂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9.
笑笑糖     
放进肚子妈妈买回一些水果,叮咛明明“:你把水果放到谁的手都够不到的地方。”明明说“:妈妈,那就放在我肚子里好了。”牙齿钢琴的“妈妈,你知道谁牙根是黑色的,而牙是白色的?”“不知道,娜佳。能说说看吗?”“钢琴。”老鼠生病彦彦“: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这是老鼠药。”彦  相似文献   

10.
管住自己     
不只一次,在某些公开场合听到过这样的对话:“你要是有某某贪官那样的权力和条件,也会腐败吗?”“会的!”问者直截了当,答者毫不含糊。也许是玩笑。但明明知道是一条危险的路,还是想去冒险!可见:邪恶有诱惑,人性有弱点,不抑制不得了,“管住自己”这个人生课题是多么重要啊!  相似文献   

11.
理想老师:“明明,我想知道,你长大后想当什么?”明明:“很简单。我只想整天坐着汽车兜风,而且口袋里装满了钱。”老师:“噢,我明白了。原来你想当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  相似文献   

12.
时下,“许诺”在教育中也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课堂上老师常常会说“这个问题我们在课下解决……”、家长也经常告诉孩子“只要你这次考好了,我会答应你……”、活动前老师经常宣布“如果这次活动中谁不遵守纪律,下次我们就不再……”学校教育是以天真无邪的孩子的工作对象的,育人者的诚信对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家明明都知道许诺的关键是践诺,  相似文献   

13.
小女孩有个奶奶。她可能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奶奶了。她学会了预言。“去把房顶上的鸟笼打开,要下雨了。”天上明明还挂着太阳,哪会下雨呢?可是不一会儿,风吹来了乌云,乌云变成了雨水。“你怎么知道要下雨呢?”小女孩问。“书里。”奶奶翻开一本本书,把书里划上红道儿的句子给小女孩看。  相似文献   

14.
一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青青突然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刚才看见旦旦摘小树叶了。”老师说:“那你是不是告诉了他那样做不对?”青青说:“我告诉他,如果再摘小树叶,就把他的衣服脱下来给小树穿。”把衣服给小树穿$湖南省农业大学@周娜!老师  相似文献   

15.
刷牙     
《学前教育》2006,(10):38-39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完脸,刷完牙,而且每次都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候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了”。只不过他的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思明只好张开嘴巴让老师闻,张老师闻后说:  相似文献   

16.
童心解析     
怕洗手东东问幼儿园里的伙伴明明:“你长大以后干什么?”明明:“当医生。”东东:“傻瓜,可别当医生!”明明:“为什么?”东东:“当了医生,你就得一天洗好几遍手!”(山东文登市于昌伟)成人看到幼儿对事物的一些看法,往往觉得好笑或惊奇。为什么幼儿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不一样呢?在这里,东东对当医生的理解,就是“一天洗好几遍手”,而成人对医生的理解则是治病救人。其实,东东的理解是符合幼儿语言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幼儿在学习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初期,往往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而以一些次要的、表面的特征作为…  相似文献   

17.
刷牙     
《学前教育》2006,(5):35-35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漱完毕。而且每次都是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地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明明。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过了。只是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  相似文献   

18.
沈虎根 《家庭教育》2004,(9B):26-27
先介绍一下我的外孙:沈青君,小名青青,五星幼儿园的学生。说他聪明吧,聪明得有点淘气;说他笨吧,又笨得很可爱。这种特点,早在他进幼儿园之前就有了。举个例子:妈妈特别喜欢他的时候会唤他“青青是妈妈的好宝宝”,他在特别喜欢妈妈的时候也会学着说“妈妈是青青的好宝宝”——他不知道“宝  相似文献   

19.
马燕 《四川教育》2001,(6):21-21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看图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每幅图的意思写出来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一段。 1.抽读一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理解词句。 (1)“忽然”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明明一听蛐蛐的叫声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3)“草丛”指哪儿? 3.如果你是明明,你又那么喜欢蛐蛐,你会想什么?看图说说明明的表情,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抽读) 4.齐读思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吗? (二)学习二段。 1.明明这 么喜欢蛐蛐,当 他发现一只好 蛐蛐的时候,他 会怎…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8岁的明明问好朋友兰兰:“你知道人一共长多少颗牙吗?”兰兰说:“爸爸告诉我大人有32颗牙,我们小孩只有20颗。”可明明却说:“为什么我爸爸只有28颗牙,我只有18颗呢?”兰兰摇摇头说:“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