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周易>重业、建业的事业观以及<周易>中所包含的敬人、敬财、敬业的"三敬"思想.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周易>的事业观与"三敬"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周易》价值观的研究与分析是易学界经常讨论的一个课题。《周易》的价值观,可以从灾 异观、发展观、事业观、整体观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对《周易》价值观的研究与分析是易学界经常讨论的一个课题。《周易》的价值观,可以从灾异观、发展观、事业观、整体观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周易》以《说卦传》为理论纲领,《说卦传》的思想理路是使《周易》“经传统一”的逻辑始点。《说卦传》承诺了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其以“中和贯通”的思想理路和“说卦和中”的理论架构,使《周易》的历史与逻辑、形式与内客、思维方式与概念范畴实现了理论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周易》反映了中华先民由原始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化的过程 ,《周易》的成文及在占筮过程中使用的思维符号是“象” ;此“象”有四种形态 ,三种思维形式即“直观表象思维”、“象征思维”、“意象思维” ,本文立足于《周易》 ,结合原始人类学知识 ,分析论述《周易》中所存在这三种“象”思维。  相似文献   

6.
试论《墨子》和《周易》的节俭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和《周易》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献典籍,包含有十分丰厚的思想内容。《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周易》蕴涵了丰富的节俭思想,如有“俭德辟难”的训导,还专设了一个《节》卦,很重视节俭。《周易.节》是墨家节俭、节用、节财思想的最早源头,这一点,无论从卦辞,还是爻辞上都可得到说明。中国古代节俭思想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墨子》和《周易》中找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尚节、尚用、兴利等,在《墨子》、《周易》中皆可见其端绪。  相似文献   

7.
《周易·系辞上》提出的“制器者尚其象”理论,是中国科技思想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周易》论及的“制器尚象”,涉及中国科技思想中“器”、“象”等概念。古今对此的论述,反映了中国文化与科技思想的一贯精神,本文以此为题,讨论了《周易》中的图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周易》——中国古典哲学的鼻祖,中国美学的思想渊源“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为先”。《易》乃是中国文化之发端。相传伏羲作八卦,已开《周易》之先绪。据《周礼·春官》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日《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而《连山》为夏之易,《归藏》为殷之易。自夏易至殷易,再至《周易》,这说明《易》的思想源远流长,有一个丰富发展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三易同为卜筮之书,有大致类同的构架和方法,都有一定的哲学、政治的内蕴。而《周易》作为后出的作品,它无疑又是借鉴,吸收了其它二易的内容和方法,是对其它二易的继承和发展。《周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易经》,是殷末周初的作品,上面所说的《周易》就是指《易经》而言;二是《易传》,它是《易经》的最初注解。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易传》与《易经》的关系,二是《易传》成书的时间。这两个问题都关系到对《周易》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的估价。《易传》的成书应早于老、庄,而有的美学史著作把《周易》的美学思想放在老,庄之后进行阐释;《易传》与《易经》本有内在的思想联系,但有的美学史著作却认为“《经》本来是古代用以占卜的书,只有个别地方包含有一些原始的哲学概念”。这样,无形中就贬低了《周易》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贬低了它的哲学、美学思想在我国历史上的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易》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特别是育德思想独具特色 ,重视人的德性培养。《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三分之一是讲育德的。不仅在经文中明确提出“恒其德”(《恒·六五》)“谦廉君子”(《谦·初六》) ,“以杞包瓜 ;含章 ,有陨自天”(《·九五》)等重要观点 ,特别是在《易传》中提出了较系统的德育体系 ,包括道德目标、道德修养体系、道德修养的途径等。  一、《周易》重视人的道德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 ,“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周易·说卦》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和顺于道德 ,而理于义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相似文献   

10.
从《日书·艮山》中“艮山”“离日”的含义及其算法可以看出,其为日者借用《周易·艮卦》的八卦思想创造而来。日者利用天文历法的形式,使“艮其背”的思想更加具体化和生活化。这一现象表明,《周易》所含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已在民间有所普及,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包含《周易》思想的衍生品,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挖掘和剖析《周易》“卦”、“爻”中的范例入手,认为《周易》作为一部指导人们思维的工具书是以其独特的载体——“象”来概括事物,阐发哲理的,进而揭示和论证了《周易》的思想内容里蕴含着观物取象的思维特色。  相似文献   

12.
“当位”、“得中”作为《周易》象数体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儒家一贯的人文价值理想,使儒学思想在易象的外在形式下得到了新的诠释。同时,“位”与“中”又是特定时之下的“时位”与“时中”,因而,位、中、时便构成了《周易》密切联系的三个重要观念,并符示出深刻的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深刻影响着宋玉的创作意识、处世原则及人格修养。一般认为由宋玉开创的云雨意象与伤春、悲秋主题,事实上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原型与源头。而《周易》的“刚健中正”观念、“阴阳和谐思想、”“遁世无闷理念、”“进德修业操守”、“柔顺和悦人格”,也都深刻地影响了宋玉。过去由于人们没有洞悉《周易》哲学智慧对宋玉的深厚影响,因而对宋玉的为人处世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存在较多的误解与误读。  相似文献   

14.
一、《周易》是部什么书?《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古人把《周易》列入五经之内,名之曰《易经》或称之为《易》,又把它列为五经之首。可见古人对《周易》十分重视。那么,《周易》是部什么书呢?陈立夫先生在他的《天道、人道、道统》一文中说:“《易经》是中国一本最伟大的书。”王新春在他的《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中说,《周易》体现了“天人宇宙哲学”的内容。黎子耀在他的《周易秘义》一书中说:“它是披着宗教外衣而掩盖其革命内容的伟大著作。”李镜  相似文献   

15.
方东美(1899—1977)是“当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他对《周易》这部传承久远、玄妙奇特、意蕴深广的儒家经典极为重视,其《易》思想颇具新颖独创、积极有益的内涵。本文围绕东方美在《周易》经传创制及其意义。《周易》所具有之宇宙论精义及生命精神,《周易》所表现之思想智慧与美感价值等方面的论述,对方氏的《易》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并揭示了方氏《易》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先秦道家对我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体系,而这种辩证思维,考其源头,却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试从《周易》的“阴阳相抱”、“阴阳对立”、“吉凶转化”、“反复之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周易”的辩证思维及其对先秦道家“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物极必反”、“阴阳调和”等辩证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和《春秋》等上古三代文献。也是后世诸子百家的共同源头。五经并非一时之作,却是与孔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它内蕴着丰富的史学思想。主要包括《周易》的历史变通思想;《尚书》的历史借鉴思想;《诗经》的天命王权学说;《三礼》的因革损益史观和《春秋》的史义史法论。这些史学思想对于后世中国文学和文学思想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学和史学思想之民族特性的形成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其中,“顺天守正”、“天人和谐”等环境观以及“补过”、“趋时”、“天人交泰”等意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化转生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福”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周易》中离、坤、震、兑为“福”。《周易》中与“福”相近的概念还有富、嘉、庆、喜、誉等。  相似文献   

20.
《周易》虽是一部古代占卜的书 ,它却涉及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众多领域 ,深奥而玄妙。《周易》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蒙》卦上 ,无论卦序、卦形、卦象还是卦辞与爻辞 ,无不蕴含着后人一直沿袭而且还将继续传承的一系列诸如教学为先、启发教育、尊师敬教、德才兼备、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 ,进一步挖掘、整理和运用这些教育思想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